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象深度丨美国社会结构性问题之金字塔尖 [复制链接]

1#

“黑人被杀”事件持续发酵,在抗议种族歧视之后,美国民众已经开始将目光聚焦到贫富差距等问题上了。从5月31日开始,部分骚乱者闯入洛杉矶顶级富人区比华利山(BeverlyHills),高喊着“吃掉有钱人”(EattheRich)等口号。

从黑白之争到贫富较量,美国社会正一步步被撕裂,而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被再一次公之于众,就连前总统奥巴马都发出了“审视自身结构”的声音。

6月3日,奥巴马首次就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发表公开讲话,表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全国动荡,这是美国人认识并解决“挑战、结构性问题”的机会。

但这位前总统也仅仅是就事论事而已,美国社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他并没有深入提及。他只是呼吁美国人共同努力应对种族歧视等问题,与它们斗争,敦促地方执政官员与民众一道重新审视执法中动用武力的问题,并做出改革。

但除了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美国社会还有诸如毒品、教育、医疗、失业、枪支等等问题。

那么,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源在哪儿呢?一起来了解其中一个——置身于美国社会金字塔尖的权贵阶层与他们之间“互哺”的权钱游戏。

支票大于选票的政治选举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年,美国加州州议会领袖杰西·安诺一句不经意间的话,如今已成为谈论美国政治的名言。

据中国人权研究会年12月26日发表的《金钱政治暴露“美式民主”的虚伪面目》显示,21世纪以来,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总统候选人的选举费用从年的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年的10亿美元、年的20亿美元。年,包括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在内的美国大选总共花费了66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政治选举。

除了4年一次的总统大选,美国中期选举费用也在快速升高。年到年间举行的4届中期选举分别花费21.8亿美元、28.5亿美元、36.3亿美元和38.4亿美元,年则达到57亿美元。

今年的大选亦是如此,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网站年12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年美国总统选举的所有参选人已筹集超过10.8亿美元竞选资金,已花费5.31亿美元,选举筹资竞赛日趋狂热。

而这些还仅仅是总统竞选。据中国人权研究会的报告,在年的中期选举中,赢得一个参议院席位的平均成本为万美元,赢得一个众议院席位的平均成本超过万美元。

高额的选举费用大大提高了参选门槛,排除了绝大多数人参加竞选的可能。只有少数有能力筹集大量竞选资金的人,才能加入美国政治选举角逐。

有分析指出,金钱是美国政治的驱动力,美国庞大复杂的政治机器,只有在金钱燃料的推动下,才能持续前行。金钱是美国政治的润滑剂,离开金钱,美国政治根本无法顺畅运行。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马丁·吉伦斯研究后也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过去40多年的经济政策,“强烈反映了最富裕阶层的偏好,但与美国穷人或中等收入群体的偏好几无关系”。在支票大于选票的美国政治生态中,政客口中的民意化为了资本的遮羞布。

富人把持的美国政治

在年特朗普当选后,有媒体曾列出他创造的“8个史上之最”。

其中之一,特朗普是历任总统里个人财富最多的一位,具体数额有不同版本的估计。《福布斯》的说法是37亿美元,他本人的说法是超过“亿美元”。

另一个最——最富有的内阁。据统计,特朗普内阁成员的个人财富加起来,总共有亿美元,超过玻利维亚的国内总产值。财政部长姆努钦曾在高盛干了17年之后更是买下了一个银行,据悉他的财富超过万美元。

有意思的是,在特朗普组阁时,提名人选的钱包之鼓胀还曾招致民主党的讥嘲,他们说,先总统林肯所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看来要变成一个“百万、亿万富翁拥有、百万、亿万富翁治理、百万、亿万富翁享受”的政府了。

其实,不光是特朗普和共和党,前总统奥巴马的内阁也很富有。据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数据,奥巴马全部内阁成员总资产值仅为27.5亿美元,并且其中95%以上源于两位成员:当时的商务部长、凯悦继承人普利茨克(25亿美元)和国务卿克里(1.5亿美元),其余众阁员身家总和约1亿美元。

这些在美国“公开秘密”网站上也曾有过爆料,据悉,在年时任美国国会议员的多人中,有半数以上净资产超过百万美元,最富有者身家过亿,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富人俱乐部”。

与阳光并存的阴影:政治献金

聊完前面两个话题,就不得不产生一个问题,钱从哪儿来?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给纽约州长送巨额献金后,医疗业高管不必再为养老院高死亡率担责。其中提到了“献金”。

何为“献金”?其实就是政治献金。公开资料给出的解释是指,对于从事竞选活动或其他政治相关活动的个人或团体,接受了来自外部对其无偿提供的动产、不动产、不相当对价给付、债务免除或其他经济利益。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无偿”与“不相当对价给付”,简单理解就是你给的这些钱是白给的,且不要求即时对等利益的回报(这点有些像期货)。

真的是这样吗?不是。举几个例子......

历史上,共和党的里根、老布什、小布什,这三位总统都接受过石油及能源公司的捐款。作为回报,里根放开了石油和能源的价格管制,布什父子则发动伊拉克战争控制中东石油。曾经为了环境保护而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小布什总统也拒绝执行,很显然,这其中少不了能源集团的影子。

除了这种直白的利益输送外,还有一种。年小布什成功当选总统,政府三分之一的职位被金主瓜分,其中多为驻外大使。

奥巴马也这么干过。年奥巴马上任后,提名约翰·鲁斯担任驻日大使,此事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此人只是一名职业律师,并没有处理国际事务的经历和经验,但事情一反常态。其中就不免让人联想到,约翰·鲁斯曾捐给奥巴马的50万美元,当然这个50万还只是官方数字,实际数额不得而知。

特朗普就更不用说了,内阁成员中的很多人都曾经是他竞选时的金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33家中资机构被列入“实体清单”幕后:作祟的美国金融寡头》,文章“特朗普内阁中的商界精英及隐藏幕后的寡头”部分有较详细的介绍。)

讲到这儿大家可能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近年来的选举费用越来越高?

这就不得不说此间的法律问题。其实之前关于“政治献金”是有诸多限制的,但从年开始,就一步一步的被放松了。

到了年,联邦最高法院在“麦卡沃恩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的裁决中大幅放宽了对政治捐款的限制,在保留个人对单个候选人捐助上限为美元的情况下,取消个人对全体联邦候选人及政党委员会的捐款总额限制。

这意味着,富人可以同时捐助很多联邦候选人,更可以无限制地向自己支持的政党捐款。换言之,富人有了更多赌注,他们可以“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

“直达天听”的游说集团

除了政治献金,还有一点在权贵游戏中是不得不说的,因为,他们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距离国会山不到5公里左右便是著名的K街。这里是说客们的大本营,云集着职业游说和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以及大公司的公关和政府事务办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K街说客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华盛顿的游说公司约有多家。

那么,什么是游说?游说是金钱政治的重要实现方式,它是一种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其法理依据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据中国人权研究会发布的数据,年,美国仅有个注册说客,到年增加到2个,年又增加到个。

这意味着,平均每位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身边,有20多名说客出没。连年来,利益集团在说客身上的花费与日俱增,年为14.4亿美元,年已狂飙至33.3亿美元,14年间增长幅度达%。

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这些说客们主要干什么呢?举几个例子......

高额游说投入带来巨大回报。年,医药业的年游说费用为3.25亿美元,但从布什政府通过的有关法案中可以受益亿美元。年,当国会准备制定针对烟草业的限制法案时,各烟草公司投入万美元游说费用,大肆开展游说活动,最终阻止了这项由亚利桑那州共和党议员提出的议案,保住了烟草业的庞大利益。

此外,我们较为熟悉的谷歌、亚马逊、波音以及最近被特朗普狂怼的推特,在游说方面都非常舍得花钱。

有媒体报道,亚马逊、微软、甲骨文和IBM四家公司为竞争美国国防部“云计算服务合同”(这项业务总价值亿美元),均在去年一季度大幅提升了游说支出。其中,甲骨文游说支出为万美元,同比增长近9%。微软在游说上花费了万美元,比一年前增长了21%,而IBM花费了万美元,同比增幅超过35%。当时的结果是,花钱少的两家公司出局。

看到这儿,诸位应该明白了吧。金字塔尖上这些金钱与政治的“互哺”游戏,才是美国社会最大的结构性问题。

最后,引用国新办今年3月发表的《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中的一句话作总结——愈演愈烈的金钱政治扭曲民意,使所谓的民主选举沦为了富人的游戏。

作者:万象之昼夜观察,图片源于网络,欢迎留言探讨。

注:如不慎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