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新传,薪火相传。当新一批追梦者踏上研途时,上一届学长学姐的高分上岸经验和血泪教训会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随着20级同学的拟录取结果陆续出炉,木铎新传一年一度的栏目也重新开张啦。我们会邀请到今年各院校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为21级准师弟师妹们送上新鲜、详细、热乎的经验贴。
今天分享者是武汉大学MJC总排名第一名的九徽学姐。小铎希望你们收藏好这份充满诚意的经验贴,1.7W字的背后是九徽学姐过去一年脚踏实地,认真复习,最能代表百万考研生的故事。有这份经验帖加持,武大MJC的拟录取对21考生来说也会更近一步。
再次感谢九徽对学弟学妹对木铎的心意,爱你!!
作者
九徽学姐
成绩
武汉大学MJC初试分数分位列第二,总排名第一
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果,亦不致一手污泥
——武汉大学MJC第一名考研经验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呀!今年由于情况太特殊啦,最后的结果出来的时间有些晚,但是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且美好的。下面,我把我的经验写下来,希望学弟学妹有所收获!再表达一下我对武大的喜爱,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好的选择,经历了疫情后的武汉,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也期待着未来和这座英雄的城市见面!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武大新传专硕新闻学方向初试,专硕初试分数第二,复试专业课85.8,外语86,总分(是有公式的换算)82.46,专硕总排名第一,目前拟录取。本科是东北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三跨武大。选择武大的原因非常直接简单粗暴,可以用小语种考的新传院校只有武大、川大、南开,我在实力相对强的武大和川大选,我本身是四川人,喜欢新鲜感强的地方~我就选了武大。但是,后面的了解过程中也越来越喜欢武大,复习过程中也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后面再介绍原因,先上干货,怕大家觉得我是个太啰嗦的学姐,哈哈~)
友情提醒大家一下哟:经验贴是个人经验,大家要有自我判断,它适不适合自己,大家可以选择使用,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由于个人性格原因,我喜欢把事情安排好,提前完成,准备非常充分才有信心上考场,所以我考研开始很早,时间比较多,而且我背书的次数很多、我复习轮数特别多,我研友也有稳扎稳打一轮花很多时间,效果也不错,所以大家根据自己情况,也有很多人,不适合战线拉太长,容易疲惫,而且他们复习次数少,但是也很稳,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大家不要焦虑,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哈!
好的!言归正传!这篇经验贴分为五个部分。
Part1参考书目+阅读方法
专业课
参考书阅读法
:分其实这个分数不大理想,我预期可以上的,害,因为我的平常练习题还是模拟分数都是比好的,但是真正的考试出来了两个分数有点颠倒,所以有点意外。
今年的难度不大,和武大平常的风格不大一样,考完出来,我看到群里都在说今年题简单,心里有点慌,因为我是比较擅长做比较有难度的题的。
辨析题比往年简单,第一道:媒介即伦理。这个很好答,因为这两个概念很好辨析,结合现在的媒介伦理热点。第二道辨析题很常规,人找信息还是信息找人。这道题我日常训练做过几次类似的,也是新媒体时代下传受关系变化的一道题。大题第一道用户生产内容对事实审查制度的考验,事实审查制度很爱考的点,可以联系把关人、德国《明镜》、美国《时代周刊》,很常规。我个人觉得有难度的是第二题,结合风险社会、公共领域谈网络暴力。
武大喜欢两个理论一起考,这个在研究真题的时候可以看出来,但是第一次三个理论一起考,风险社会结合贝克的《风险社会》、中国的内生性风险、周小红教授的论文可以谈,公共领域,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是武大的常考点,请大家一定一定要吃透,这道题主要是要把三者结合起来,我的思路是风险理论做背景,网络暴力重点问题论述,然后公共领域是未来的建构方向。最后一道大题,50分是党媒的舆论工作,这个也是重点题型和重点内容,平常有练习到。(小铎感叹:九徽学姐把真题都分析出来了!!)
参考书及阅读方法
《新闻理论十讲》:初期用,跨考考生看,最初阶段看一两遍,我看了两遍,背了两遍,我很喜欢陈力丹老师在里面用很易懂的话语讲述的一些理论还有一些案例。《传播学教程》:整个过程用,超级超级超级重要,重要到背多少遍,看多少遍都不足为过,整个考研阶段不断看背,我看了至少五遍,背了至少七八遍,后期有默写它一遍。《新闻学概论》:整个过程用,新闻学重要基础理论,跨考生务必多看多背,我看了三遍,背了三遍《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女神的中期及后面整个阶段用,超级重要的一本书,仅次于传播学教程,热点前沿很多专题都有,前面章节和最后两章比较重要,中间讲新媒体实务的不大重要。我个人对新媒体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反反复复看了背了很多遍,至少五遍以上,最后熟练到看用白纸列框架,写关键词背
《批判学派》:中后期用,武大石义彬教授,被誉为新传考研神书,它比较难,但是相信我,它没有想象那么难,我第一次认真精读它是暑假六月(之前粗略看过),所以看它不要太早,精读一两遍,然后背笔记就好,不要直接背书,直接背笔记。我是看了两遍书,最开始一遍,考前一遍,背了五遍笔记,然后用白纸背框架,不断回忆内容,里面很多观点用在答题非常加分,文化工业、灵光灵韵等等。而且武大很有可能直接出里面的一些点.
《范式与流派》:这本书作为拔高非常好,它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学5w的框架,里面很多很棒的理论,在中后期作为答题亮点和深度完全可以!我自己看了两遍,是整理笔记背了两遍,然后写框架默写里面的亮点理论。比如之前武大经常考的那个交流的问题,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很好的理论可以用到。还有其他很多参考书,例如童兵老师的《新闻与传播学导论》、李彬老师的《传播学引论》等等,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现在看到我的经验贴时如果还没读这些书就不用读了,专专心心把我上面提到的书落实,我是买了武大所有参考书,三十多本,因为时间比较多,我是全部看了一遍的,所以入门就读了这些书,如果特别热爱文学的同学,可以读读李彬老师的那本书,很有意思,里面很多诗词,书中有一些中外跨文化交流的故事,甚至有个故事在我在俄罗斯交流学习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当时觉得特别奇妙,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读读。
:分这个分数超出我的预期,因为的题很新,第一题五选四,好多同学下来听别人说才发现不用写完,因为考场太紧张了,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我是写了第五题题号发现不用做。
其中第一题新闻和信息区别,基础题,背到就得分,但是在基础题上如何找到自己的不一样,这就是亮点。纪录片真实性和艺术性这道题我记忆中只在一本书中看到过,幸好我平常爱看纪录片,所以就结合实际看过的一些BBC纪录片、人世间、西南联大、海豚湾等等个人经验感受谈的。第三题,现代广告的传播类型,基础题,背到就得分。广告方向、广电方向我都是有自己做笔记,然后反反复复背的。4、5题都是交互设计,4那道题我背了很多遍,考场也想不起完整版,就按照自己理解答上去的,但是是关于流程,我记得当时背的时候还在想,我学会了是不是自己可以出去做了。5题是体验要素,去年是五要素,今年是其中一个要素,所以大家记住备考过程中不要放过一个知识点,身边有同学反押题,觉得去年考了交互设计今年肯定不会考,事实证明武大出题没有套路的,我当时是做了交互设计的专题笔记的,内容都有背到,虽然考场上也不大能够记起,但至少有印象,不会很慌。
论述题:舆论监督、短视频、5G完全是热点,常考点,这些题平常都做了很多遍了,而且我自己都做了专题,但是还是那句话,同样的题,怎样答出不一样的点就是比别人出彩的地方。比如舆论监督的可以用政府塔西佗陷阱、舆论背反等用上去,看起来就很棒的亚子(其实并没有,哈哈~)短视频用上身体的在场和离场、视频转向和社交货币等等,5G用上除了华为的例子,美国、韩国智慧城市的案例等等,这些都是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让老师给出高分哈!
实务题真的是印证了武大的题出乎你的想象,我是为实务准备了十个类型背了很多模板,但是没有想到考H5,但是,其实遇到新的题不要紧张,冷静下来,发现它和报道策划、产品设计、APP设计什么的模板可以套用,而且平常积累的h5案例也可以用了,我自己对新媒体比较感兴趣之前看了好多个H5产品,所以大概知道是什么亚子。答题的时候用上一些经典理论SWOT分析等等。
关于我有很多感想想说,其实我个人是很担心我的的,但是结果出来还不错。我身边很多一起考研武大的小伙伴,很多人都败在了这科上面,好多人多一点,所以大家要重视它,给它足够多的时间,比起知识点,方法更重要,因为题是做不完的,但是学会了方法遇到新的题也会做。
参考书及阅读方法
武大18年新闻学/网传/广告/广电四个方向合一了,所以就四个方向一起准备。我当时买了所有经验贴里面提到的书三十多本,(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不看心里会很难受,而且时间也够,大家要根据自己情况看,不要盲目),很多绝版书从咸鱼买的,买不到的打印的,很多书其实我就过了一遍,其实完全可以看重点书和笔记。
然后直接背笔记!!好的笔记真的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可以自己做笔记那是最好的了,用自己的东西最得心应手,但是如果时间不够了、跨考完全摸不准头脑,建议可以买一份笔记,我个人买了很多份笔记,对比下来差别还是蛮大的,大家不要花了钱又浪费时间,钱事情比较小,考研时间太紧了,不好用就不要纠结了,换一个。做笔记、买笔记一定要结合自己情况考虑,不要盲从!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块的实务,武大的实务是所有都要考,消息、评论、报道策划、采访提纲等等,所以都要准备,但是就算你所有都准备了,我今年是背了十种类型,武大仍然考了一种新的实务题,但是在自己训练这些过程中,是养成了能力,在考场上即使是新的题,我也会答。
实务暑假开始,如果跨考,可以报个班,然后跟着学,学长学姐帮忙批改。我自己木铎的全程班是包括了实务,同时自己整理了十种实务类型和模板,优秀作业示例,考前反复看反复背,这个很有用。大家也可以平常多积累,遇到就收集。
外语85分
我考的是小语种,对考英语的同学参考价值不是很大,但是有相通的一些地方。
我本身俄语学的不是很好,专四只是良好,所以我一开始有点担心它反而拖我后腿,但是事实证明小语种的优势真的挺大的,所以跨考用小语种的宝宝们,利用好优势。不是小语种的也没有关系,我认识有四六级没过但是考研英语很高的,所以大家只要用心准备,找到方法一定可以的。俄语真题历年所有真题、俄语语法
单词:每天背,从决定跨考开始到考完,每天坚持背,反反复复背。
真题:暑假听部分重点课+真题(一星期一套或两套)注意/留着不做,留着后面模拟做。暑假可以做完一遍。九月到十月中旬,三天一套,记得读背错题,做完第二遍。
翻译:很难,我之前没怎么重视,到后期有点慌,幸好考试的翻译除了最后一个有点难度,其他还好。
作文:准备模板,到十月的样子我开始准备话题,准备了二十个左右,每天读背,一天一个,后期拿出整天时间复习背。
模拟考:十月中到十一月开始模拟考试做题,一天做一天复习。十二月模拟/的题,我最后客观题只扣了两分。
政治79分
事实我给自己的估分在73到75之间,因为我的字很差很难看,出来结果比我想象好,谢谢肖秀荣大大,谢谢徐涛!谢谢研友!
肖秀荣全家桶:可以六月那个活动买,有优惠。事实证明它们就够了,我买了好多杂七杂八的书,结果好多看了没用,甚至有的没看,后期时间不够。
选择题:得选择题得天下!请记住这句话,我的客观题得了44还是42才能保证我考了75以上的,所以选择题很重要!前期就跟着做精讲精练,后面一定要好好精做八套和四套,它们是决定我选择题的最重要一环。然后有时间多刷刷其他的模拟题,我是有空闲时间就刷会,事实上太多了,我可能一半都没刷完。
主观题:不要慌!我是等到四套卷出来了之后才开始背的,很多同学有之前跟着徐涛的二十题,我个人更偏向直接背四套卷,十二月才开始背,背了三遍到五遍的样子,后期背到癫狂,每天五个小时都在被背,我甚至到了晚上也在背,有点回到高中的感觉,到考前还在背。虽然很多人说肖秀荣大大今年翻车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也还好,毕竟我答上去的除了抄材料就是背的四套卷的内容了,主观题有35或者37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我的字特别特别差,所以我打算的31、32左右,但是我没有听网上经验说的大题答题四分之三,我是发挥了文科生的长处,尽量多答,但是要条理清楚,让老师一下看到你的得分点,把知识点写在最前面,然后论述,然后结合材料,最后总结。
而且,智慧一点,分多的题多写几点,分少的题少写一点,这样排版看起来比较合适。满满的又不乱,有重点有排版。考前可以模拟一下答题,找一找感觉,我当时是打印了几十套答题纸,包括专业课、政治和外语,后面模拟用。
Part2时间安排+复习阶段
我大一大二就看了《新闻理论十讲》和新闻史内容,实际上没啥印象了,哈哈。(万一有22级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在康,可以看看拓展书籍,《乌合之众》《娱乐至死》等等,我是看了这两本还有《新闻学十大原则》我写了一些读书笔记,然后答题有意识用进去,让老师康到你读课外书啦!)
阶段一
5.23号之前
我是5.13回国的,之前在俄罗斯莫斯科交流一年,简直每天旅游逛博物馆玩耍安排起。所以之前是零零散散地学。
在国外课程比较松,长假一般就是出去旅游了,整个的假期和周末都是玩比较多,然后平常上课的时间学习,课程比较简单,国外课程作息不大一样,是上午9点到下午2点左右有课,所以除了上课的时间就下午开始和晚上大概每天最多学四个小时,最少学两个小时,不定情况。
在国外是把能够找到的的电子版都过了一遍,大部分都看了。然后自己带过去的纸质书《传播学教程》看了两遍,背了一遍。我背书特别早,也有很多人不适宜这个方法,大家根据自己情况判断哟!我是因为跨考,想要熟悉知识点,所以选择背书来建立框架和学科认识。
《新闻理论十讲》看了一遍背了一遍,《新闻学概论》看了两遍,背了一遍。我出国就带了这三本书,但是我找到了很多电子版的书,把的九本参考书全部过了一遍,其中包括《新闻与传播学导论》《传播学引论》《范式与流派》,对,那本神书《批判学派》我也看了,懂不懂不知道,反正是看了……
俄语背单词,政治不用管。
阶段二
5.23号至暑假前
从5.13回国到5.23我回家玩了十天,十天什么都没做,本来拿着书回去的,然而,在家全玩了——5.23到学校和研友一起占位置正式开始考研。
把书重要的再看一遍,新闻学专题笔记做出来,传播学教程笔记做出来,简单做一些课后题。当我回首看我做的题的时候简直不堪入目,其实正常的安排不用这么早做题的,我这个人喜欢把什么都往前安排半个月到一个月的亚子。
《传播学教程》,每一句每一个角落都背到。
政治开始看涛涛的视频,注意,每天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视频上面了,我看涛涛视频是每天最快乐的时光,每天都不想结束,但是一定一定只看半个小时最多一个小时,我是下午开始看,因为我睡了午觉起来状态不大好,所以安排在这个时候。
俄语继续背单词,看一些词汇视频,做笔记。
阶段三
暑假
黄金时间黄金时间!!之前看学姐们的经验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经历过了才会发现,这两个月真的是状态最佳,学习时间最充足的两个月,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基础。(但是,也有效率派九月开始,依旧上岸成功的,所以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说的普遍情况,暑假很重要!)
我的建议是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我身边也有回家的同学,认为自己够自律,或者学校太热了,回来后放弃了考研(两个案例!活生生!但是他们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所以大家也不要焦虑哈,每一条路都是很棒的。)
暑假第一个月我们实习本来有半个月的,但是天气太热了,所以就一个星期了。我选择了学校安排的,大家一起,比较近时间花的少,更多时间留给考研,除了实习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自习室。因为有其他事情,所以效率不高,就1)看看的书,听听网课视频,做一些题,这段时间我是把俄语和政治停了,毕竟专业课都没有时间。
剩下的三个星期,2)每天早上一个小时背新闻专题,的书重点一遍,没看的的书看第一遍(未看完)我的书买太多了,到后来发现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所以大家买重点就好,但是我反反复复看也加强了记忆。
3)政治:涛涛的课+精讲精练听一课做一课,标记错题。
4)俄语:单词+试着写题。
暑假第二个月第一个月前期还在机电馆,超级超级热,当时教室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和研友在上下层,我们都觉得熟人在一个教室会影响状态,每天一起回宿舍一起吃饭一起讨论考研),也没有风扇,后期感谢我亲爱的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在办公楼安排了空旷的地方给考研的同学,有空调,于是棒棒的环境有啦,状态也好很多了。而且周围都是考研的同学氛围也不错!
1)背完新闻学专题笔记+传播学教程及笔记,每一个角落都背!每一个知识点都背,因为我看的遍数太多了,已经很熟了,背起来很快。
2)《新闻学概论》背一遍,《网络传播学概论》背,背重点章节,而且学习彭兰女神的思维,她的答题框架、答题语言简直绝了,很多可以直接用!精读《范式与流派》和《批判学派》,整理笔记。
3)看书,整理笔记,分广告、广电、网传整理。网传里面很多热点,我有放在后面热点里面,新闻方向放在了新闻专题。
4)开始准备实务,听课+练习+批改+修改+学习优秀作业+整理笔记。
实务从消息、评论、报道策划、采访提纲、新媒体策划、广告策划、app策划等等,每一个一个的学,然后马上练习题,题练习了后给学长学姐批改,然后再做同一道题,实务要一题多做,然后借鉴优秀作业,把自己的精致成模板和优秀作业,就是以后可以直接背了上考场用!
这个阶段我是武大的真题分析了一遍,明白它出题的方向和重点,比如辨析题,那么就有意识去练习,武大的最后一道一般是新闻学的50分大题,那么自己要去找类似题多练习。武大特别爱考公共性、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等等,这些都需要自己的感觉,然后把18的真题做了一遍,因为19的十月中旬甚至十一月出,所以我就买18的真题,里面有精解的那种,很多很好的思路,我是每天一到两道认真写,其他列框架,写思路节约时间,大概每天两个小时花在这个上面。题的选择就是依托之前做的武大的题型分析,明白什么可能会出,什么题根本不会出,就有取舍地做。
5)俄语:背单词+做真题。
6)政治:听课+精讲精练。(我还傻傻滴自己做笔记,后来发现买的笔记上面什么都有……)我喜欢列框架,然后回忆学的内容,大家可以试试这个效率比较高的方法。
阶段四
9月
开学啦!这个阶段会焦虑。我身边普遍都会焦虑,因为这个时候开学了事情变多了,保研的同学渐渐定了,找工作的同学慢慢定了,然后这个时候有一批放弃考研的,刚刚提到暑假回家的两个同班同学,放弃了考研,他们成绩非常好。
这个阶段:1)继续背书,新闻学专题、传播学教程及笔记、自己做的笔记,买的学姐的笔记,背背背。不要死记硬背呀!我就是理解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开始觉得背书太枯燥了,后来背嗨了觉得很棒,而且你会发现自己不同于作者更好的思维!
2)做热点笔记,我是分专题做:媒介融合、数据信息、5G、媒介伦理、国际传播等等,我做了几十个专题,然后做完就背,大家不要做了笔记不背,放在那里,这样没有意义的。
3)实务继续练习。
4)做武大真题,真题是一道题多做,一开始做题会很慢很慢,我记得我暑假做第一道题“议程设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流变”我做了一下午,后来慢慢做题速度越来越快,慢慢2小时一道题,一小时一道题,45分钟等等。
5)开始大量看论文。其实论文贯穿我整个考研,开始晚上看一些简单的论文,暑假晚上会坚持每天看两篇,到这个阶段,看论文的感觉已经熟练,明白哪些值得看,哪些根本不需要看,尤其是在做热点专题、做真题的时候,用论文来充实非常重要。
论文来源:知网,每个高校都是免费的,可以下载,新传四大刊《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上面的质量很高,记得看新的!还有业界大牛的,喻国明、彭兰、邵培仁、胡正荣、胡翼青、陈力丹……还有武大的单波(他的论文有点难,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新体用观、“他者”还有一篇关于后真相的论文等等很有思维的启发,强月新(武大新传院长)新媒体/数据新闻/隐私方面他都研究。还有夏老师(新闻发言人制度)武大特别特别多老师,大家可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