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年7月25日、26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播发国际锐评,一篇是《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一篇是《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
两篇评论全文如下:
1、《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
美国一百多名所谓对华强硬派人士最近污蔑中国推行“扩张主义”,“利用综合国力欺侮和恫吓他人”,声称“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政治是常态,战争是例外,而中国恰恰相反”,这一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
中国最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反观美国,自年建国至今,多年里有90%以上的时间在打仗。年美国军费支出超过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是排在其后8个国家军费的总和。
美国如此好战,却反诬中国“不是和平政权”,如果美国某些政客抱着霸权思维不放,奉行强权政治、到处欺负恐吓他人,充当“搅屎棍”,那么迟早要被21世纪全球化文明社会所抛弃。
2、《美国是全球合作发展的绊脚石》
美国一百多名所谓对华强硬派人士近日发表联名公开信,妄称中国以经济利益“诱导”美国盟友和其他国家,扩张全球影响力,反映出美国某些人对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羡慕嫉妒恨”。这些怀着“怨妇心态”的美方人士,看人发展就心态失衡,使出各种损招阴招扎“轮胎”。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操控多家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断供”,叫嚣与中国“科技脱钩”,阻止他国采用中国公司的5G技术。这种不惜代价阻滞全球科技进步发展的做法,堪称当今世界卑鄙勾当的样本!
中国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源于中华文化里有兼济天下的情怀。这是那些奉行“美国优先”的政客们难以理解的。他们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竟然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污蔑为“债务陷阱”,满嘴跑火车。其实,美方政客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才真正是全球各国合作发展的绊脚石。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美国一些人虽然痴迷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幻觉中,但根本成不了气候,人类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是任何力量挡不住的!
两篇文章的标红部分,本是当代鲜活用语,经过“国嘴”康辉的播报,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央媒评论变脸,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引发了笔者撰写此文的兴致。
媒体语言理应与时代同步,遗憾的是官话、套话、空话一直充斥在各类报道之中。曾记否,每到新春佳节时总能听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这样的词汇,年年如此,事事如此,这就是典型的传媒“八股”。此前,笔者曾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不说人话”。说人话,看似一个简单的命题,实则很难做到。平常人要说人话,说人话别人才愿意跟你交流;媒体人也要说人话,说人话读者才愿意看,观众才愿意听。
在这方面,领袖们早给我们做了示范。年2月8日,毛泽东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演讲中使用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将一军”“瘪三”等鲜活语言。整个演讲娓娓道来,质朴自然,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以下略引三段,与诸位欣赏。
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上面所说的那些,一方面是由于幼稚而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责任心不足而来的。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与毛泽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他的讲话中,经常有一些生动形象的词汇。以下是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段落: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些词汇多形象、多贴切呀。
写文章、作报告要用鲜活的、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平台,更应该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绝不能拿“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这样不走心的语言糊弄观众,媒体表达“不走心”,观众听了自然不会“入心”。前些日子《中国青年报》有篇评论张扣扣案的文章,笔者就深不以为然。文章看似正义凛然、法理昭彰,但总感觉缺少了些媒体应有的温度与深度,这样的文章很难引发全社会的民意呼应。笔者历来主张,媒体评论代表着各自媒体的意志,一定要有态度、温度与深度。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话”字。
说话是一门艺术,但“讲人话”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语言艺术的前提。30年前,笔者在大学教书的时候,讲的主要课程是《应用写作》,应用写作的语言要求是:准确、简洁、生动、朴素。准确,是基础。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简洁。生动,是较高的语言要求,语言做到生动才更感人。朴素,是语言艺术最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正如苏东坡所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历史上,一些大文豪都是朴素语言的高手,小说界的老舍、孙犁,散文界的朱自清等等,他们的语言鲜活、形象、平易近人,是真正的语言艺术大师。
离开了“讲人话”这个前提再美词汇也没有意义。在文章最后,笔者援引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的一段话与诸位共勉:
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的。“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假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总之,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
刘继锐金文书法:日新其德
作者简介:知名媒体人,文化学者刘继锐。时事快评,说闻解字。游历五洲,感悟生活。独特视角,一家之言。
(壹点号·锐视角)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