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群黑进美国核弹实验室的高中生,改变了计 [复制链接]

1#

来源:环球科学

三十多年前黑进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少年黑客NealPatrick。图片来源:PatrickFamily

以研发核武器而闻名的国家实验室,被一群青少年黑客黑了进来:这个看似好莱坞的情节,确确实实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美国。

撰文

AlexOrlando

翻译

郑蕴仪

编辑

魏潇

来源

科研圈(ID:keyanquan)

在年的科技惊悚电影《战争游戏》(WarGames)中,一个不知情的年轻人以为自己黑进了一家电子游戏公司,但他实际上是在和一台军用超级计算机对决。“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电脑问道,带着不祥之意。在影片随后的情节中,他们间的对决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倒计时。

影片上映同年,一群来自美国密尔沃基的年轻人正玩着自己的游戏。就像电影里的角色一样,这些来自乡间的“技术专家”给自己起了个名字——“s”,他们还黑进了知名组织的大型联网计算机系统,想找找新乐子。和电影的走向相似,一开始的无害乐趣造成了一些非常“真实”的后果。这个小团体最终因为突袭了十多个政府和行业系统而被FBI抓获,其中包括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后者是二战期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核武器研究基地。

尽管s的小把戏没有导致核冲突,但他们确实引发了一场关于计算机安全的全国性对话——这比网络战成为头条新闻,朱利安·阿桑奇(JulianAssange)等现代黑客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要早得多。此外,该组织所引发的舆论狂潮提醒了美国立法者,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来打击计算机犯罪。

最终,s为向全国普及电脑互联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及问题提供了巨大帮助,其中之一就是暴露了草率的安全保护问题。在这个小团体被曝光后,成员NealPatrick在NBC的“今日秀”(Todayshow)中被问及是否有任何遗憾。

“事后看来,我真的希望访问这些系统不那么容易。”他回答道。

聪明的小孩

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文化正迎来一个重大时刻。年,第一台IBM个人电脑问世,使“PC”一词流行起来;第二年,Commodore64问世,它后来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计算机型号;到了年,无论是技术发烧友还是比较谨慎的潮流玩家,都对PC的潜力产生了兴趣。同年,《纽约时报》通过第一台新闻编辑室计算机实现了数字化。

然而按照今天的标准,这些简单的机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件事最值得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