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军自爆摧毁萨德秘诀只需一幅谷歌地图长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xftobacco.com/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防御项目高级研究员托马斯·卡拉科近期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陆军目前的反导系统必须用新理念加以改造,否则连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更别提超越中俄等国了。

这份报告通篇以中俄为假想敌,与前不久美国发布的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中,将中俄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不谋而合,被认为是为了迎合上述报告,为军方争取更多经费而作。

虽然是为美国政府造势,但这份报告却非常诚实地指出了美军反导系统的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年《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斥巨资打造升级版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遭外界普遍质疑,这些质疑也在卡拉科这份报告中被具体指出。

密集且笨重发射即摧毁

卡拉科指出,目前美国反导系统面临两大主要问题,就系统而言,“爱国者”反导系统以及“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过于笨重,后者即为“萨德”系统。

就部署这些系统的发射阵地而言,规模庞大、灵活性差以及难以伪装的高热量,会致使这些阵地极易被发现,“对手只需一幅谷歌地图以及足够的反辐射导弹,或者对地攻击导弹,就能将整个发射阵地瘫痪。”

以美国在韩部署的“萨德”系统为例,根据美方向韩方提供的设计资料显示,“萨德”系统实际使用面积仅为10万平方米,即便如此,韩国向驻韩美军提供的星州高尔夫球场总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

此外,从当初韩国青瓦台和国防部因“萨德”系统的环境评估产生的相持不下的分歧就可知其危害程度。虽然部署时已经通过调整地理高度来尽量减少雷达光束对人与环境的影响,但美国技术专家也坦言,即便如此,飞过“萨德”雷达上空的飞机的电子设备仍有可能受到干扰。

卡拉科在报告中提出将密集型反导发射阵地升级为“散布式部署”,即将雷达、发射车、指挥所等作战单元进行远距离分散,并利用地形将它们隐蔽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

攻击饱和防御单一

美国新版国防战略再次回归到“大国关系”上,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现役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成功拦截弹道导弹的数量和种类都相对较少。而与美国相同级别的对手,一旦采取攻击,那必将是丰富且多样的。

此外,卡拉科的报告还提出建议,建立“散布式陆基反导系统”、加快部署“一体化防空反导指挥系统”、“换装多管多功能发射装置”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其建设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应对苏联导弹威胁。除了陆地反导系统,美国目前采取了陆海空基多系统全程拦截方式,大致包括了六大类——

用于拦截洲际导弹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用于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宙斯盾”反导系统、用于拦截射程公里以内弹道导弹的“萨德”系统(THAAD)、用于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的“爱国者”(PAC)系统、用于击落处于助推段导弹的机载激光武器(ABL)、用于拦截战术导弹“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

一种反导系统通常只能拦截一定射程、一定飞行高度的弹道导弹。因此,美军也前后研发了多种不同功能的反导系统进行多层拦截。

“冷战思想库”

美国智库不但影响着美国公共政策,而且还对世界政治、经济的走向发挥着作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许多美国名人都经由“旋转门”而在智库领袖和政坛领导角色中来回变动。

卡拉科所效力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是美国的四大顶尖智库之一。该中心属于半官方性质,素有“冷战思想库”之称。其研究重点有三个领域,即全方位跟踪美国国内外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