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强5退役后,中国就不研发攻击机了,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 http://www.xuexily.com/

一代强者

随着歼20的量产,过去荣耀辉煌的强5攻击机也正式退出舞台。

正所谓一代版本一代神,强5的退场必然有其历史因素,以及现代战机能力的综合提升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种军用飞机,攻击机主要作用是进行空袭。

当进攻部队遇到更强大的空中压制力量时,这时就会派出攻击机上场。

这类飞机主要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以及海军空对地的任务,并且会与战术轰炸机的任务进行重叠。

攻击机在设计方面比较靠近重型战斗机,因此性能也十分接近。

但与战斗机不同,战斗机的目标主要在空中。所以攻击机不太注重高速飞行与运动能力。

将攻击机作为一个专用机型类别主要在于二战时期,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攻击机通常是以中型轰炸和轻型轰炸为主,有时候会携带更重的前射武器。

第二次世界战斗后,战斗轰炸机开始承担许多攻击任务,这一转变持续了多年。

由于早期喷气式动力并不成熟,所以美国海军也在自己的A系列战机重引入这一类型作为专用战机。

自年代以来,只有两种专用攻击机被广泛引入,一种便是至今仍在服役的A-10系列,以及在国内令人熟知的苏霍伊25。

国内的攻击机差不多也是在这时期进行了设计研制,强5作为第一代超音速攻击机,它以米格19战机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设计,但是两者在气动外形方面又有不同。

从50年代末期到年6月4日,强5原型机才成功完成试飞,最终在年进行服役生产。

作为70年代的专用攻击机,强5的表现还是十分优秀的,并且装甲改装型的强5还完成过氢弹投放实验。

强5的配置方面主要在于机炮和火箭弹,高速飞行能够有效提升基础武器的攻击能力,PL-2对空导弹则用于自卫。

不过强5虽然表现优秀,但也集成了旧苏联军工业的毛病,损耗太高,保养难度大。

另外当时由于技术原因,强5生产的也不多。

从强5的使用经历来看,国内使用强5的机会没多少,反倒是对外出口得多。

不过随着攻击机的没落,加之强5的设计理念较为过时,强5如今已经退役。

研制攻击机

强5的研发过程并不顺利,从米格19的衍生项目开始,到强5服役生产经过了好几年的时间。

同时期美国的A-7战机从设计到研发只不过3年时间,足以看出我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处于落后状态。

既然是攻击机,那攻击能力必须说得过去。

强5的低空攻击能力完全满足攻击机的标准,但是载弹量太小。

最早生产的一批强5载弹量只有1.5吨,苏联和美国的同类型战机载弹量都在4吨以上。

但强5的出现好算是弥补了空军在对地攻击能力的一个短板,至少在面对大规模的装甲部队时,强5的攻击能力是完全可以应对的。

至于强5的改装机,很大程度也是从原子弹研发项目开始,装甲改造并不是为了实战,而是出于实验目的,这一点就有些尴尬。

进入70年代后,美苏两国开始玩起了全新的攻击战机。

这一时期美国搞了A-10出来,苏联整了一架苏25,两架战机怎么看都比强5厉害。

甚至到后来制导导弹的升级改造,欧美国家的战机在90年代已经具备了激光制导的精准打击能力。

同时期的对地作战技术也毫不逊色,如此一来,强5的继续研发和改进甚至显得有点多余。

要说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我国喷气式战机的新项目,歼轰7和在苏联采购的苏30,这些战机在战斗能力方面更具备现代化作战能力。

强5的改进基本是氢弹项目实验那几年,例如强5-甲、乙等,不过改来改去,还是因为技术原因。

强5的改造还是有风险存在,强5-乙的性能又太差,几次原型机改造后,强5战机改造便放慢了脚步。

但至少在歼-10出现之前,强5的综合能力和颜值都是挺不错的。

其实从80年代来看,国内的空军发展就已经出现了变化。

国家对台海危机的担忧,最终选择了在重型战斗机这块下功夫。

强者落幕,后起新秀

重型战机能打能抗,苏27、歼11这样的战机已经体现出现代战机作战的一个缩影。

强5在过去50年的发展变化中,早期因为国内工业技术差,强5的研发升级进展缓慢。

强5除了攻击机的任务需要完成,还要承担战略轰炸机的任务。

随着其他功能型战机的研制,强5的表现也在逐渐下降。

攻击机对地任务是其作为特殊战机的主要原因,但在二战之后就不那么重要了。

事实上就连美国也并没有继续研制新的攻击机,反而是在新式的喷气战机和隐形战机中作文章。

同样也是装备重型火力打击地面目标,如今的武装直升机就要好得多。

从战术性方面来讲,武装直升机起降不需要跑道,可以跟随多种舰载战机直接出行任务,机动性方面更甚一筹。

攻击机作为对地作战,经常会面对重型火力,在满足防护的同时,还要搭载足够的火力十分困难,这也是国内开发攻击机的一个难点。

另外还有防空系统的升级,强5的主要能力在于低空打击,高速飞行尽管有一定优势。

但在今天的全面雷达系统中,强5想要躲避侦察完成有效打击十分困难。

如今的歼20、歼11这类新型战机,不仅载弹量高,飞得更快,并且能够满足多种任务需求,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隐形功能。

因此,类似强5这样的专用机型便不再重要。

事实上强5作为一款过渡机型,在7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为了填补空军纵深打击的能力。

当第四代、第五代战机问世时,作为过去的大将,强5也不得不服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