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民主的技巧,竟是在地图上大办动物园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美国选举是一人一票,

为了这一票,每年又是超市门口摆摊催说,又是选票全程保密,

“vote!”成了最激烈的口号。

按照正常理解,获得票数最多的那个人,就会获胜,

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是否每张票的价值都一样呢?

其实不然,有时甚至相反……

这个问题恰好触及了最糟糕的美式选举真相:

选区划分。

在美国,无论总统选举还是国会选举,都是计算选区,而不是简单计算人头多少。

而选区的划分,就是一门大艺术了。

图中,蓝色占比高于红色,明显蓝色必胜无疑。

但在第2个选区布局中,蓝色赢得了所有5个选区,红色一个也没赢,

第3个选区布局犬牙交错,仔细看,红色赢得3个选区,蓝色只赢了两个,红色获胜。

奇技淫巧,运用得好,

反败为胜,不是做梦。

这种选区划分,怎么来的呢?

这还要从年的麻省(Massachusetts)说起。

当时的州长埃尔布里奇(ElbridgeGerry),签署了一项新法案,重新划定选区的边界。

理由很简单,为他自己的政党谋利,在参议院中赢得更多席位。

他当时是民主共和党(democratic-Republicparty),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重新划分的边界线,形状十分古怪,

有人说,形状像一只蝾螈。

《波士顿公报》第一次把“蝾螈”和“埃尔布里奇”组合在了一起,

于是,“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一词就诞生了,

这种策略很好理解,就是将选区打碎、重组,

将对手整合到数量少的选区里去,

再将把票投给某一个人的大型“投票集团”打散,分到各区。

这种做法削弱了对手选民的实力和影响力。

支持者的占比相对多了,自然票数也就多了。

来看个例子,

俄亥俄州就是典型的分散式选区,

主要支持自由派民主党的城市地区被一分为三,

每一块选区中都被“粘贴”上了多个主要支持保守派共和党的市郊选区,

三块选区都确保共和党选举人当选,

民主党不管再怎么投,也是沧海一粟,抵不过共和党的抵消。

政客深谙精髓,每过几年就会想出一些创造性的方法,重新划分区界。

蝾螈之后,蛤蟆、兔子、蠕虫、恐龙、狼……

各类千奇百怪的选区都出来了,活像个动物园。

北卡罗来纳州出现了“叶子海马”,把投票给民主党的非裔美国人划分到了一起。

宾夕法尼亚的猛兽在吃人。

深蓝的加州,也出现了九曲十八弯的图形。

伊利诺伊则将两块西班牙裔区域圈了起来。

稳居“万兽之王”宝座的,还是得克萨斯,

共和党在此州的发家史,归功于对杰利蝾螈技术炉火纯青的运用。

年,共和党在得州取得了州议会的控制权,想进一步控制,

最碍眼的城市就是深蓝选区——得州首府奥斯丁。

奥斯丁汇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高校,遍布着民主党和自由党。

共和党为了夺回控制权,将奥斯汀合并到了深红选民聚集的广大农村地区。

虽然民调显示,三年间两党的支持者对比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共和党还是拿下了一局。

得州由此被告上法庭,然而最高法院保守派当家,判定不需重新划分选区。

一直到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之后,得州人口增长,获得了重新划分选区的机会。

结果新选区是这样的:

黑框中的特拉斯维县,民主党具有绝对优势,

为了稀释民意,竟然全部被瓜分到了附近所有的选区,

奥斯丁的市区,依旧被郊区拿捏得死死的。

这就相当于0:5的民意,成了4:1……

最后,除了35选区民主党获胜,其他的四个选区都属于共和党。

原本深蓝的奥斯丁,被强行玩了艺术。

民怨高涨,得州又一次被告上最高法院,

不过,法院的保守派力量略高于自由派,5-4,

判决结果是得州不需要更改选区。

民主党前德州众议员彼特.加耶戈说:“现代的选区重划,意味着你挑选你的选民,而不是你的选民挑选他们的候选人。”

网友:这是把田忌赛马搞透彻了。

为了在划选区上抗衡,民主党和共和党前后脚成立了“全国选区划分基金会”,两边都是政坛风云人物。

民主党的网站上都是揭发共和党那边搞杰利蝾螈的黑料,

宣誓:美利坚最大的作弊体系,就是杰利蝾螈。

共和党也不客气,放上蓬佩奥的大头照,回应:

“民主党人将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杰利蝾螈操作,让民主党获利。他们还相信法院应该在选举中选出赢家和输家。他们任命极端自由派代表,进行激进的左翼议程。”

这一闹,最高法决定退出这个三角恋了,

“类似的选区划分争议,我不管了。”

仲裁也没法仲裁了,

事情也又回到了它的老套路:

两党互相扯皮,冤冤相报无时了。

你敢给我画个蚯蚓?

我就给你画个手枪……

现在,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美国各州又重新划分了选区,

得州又因为变相划分选区被告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两党关于区域划分之争还会进一步激化。

而从目前已经划分好的选区来看,优势倾向于共和党,席位远超过民主党。

预示着未来众议院的控制权很可能回到共和党手中。

这也将在未来十年,持续影响美国两党的国会格局。

美联社年3月民调显示,67%民众认为“杰利蝾螈”是美国选举制度的毒瘤。

8月民调显示,仅16%选民认为本州能够公平划分选区,44%认为不能,其余40%表示不确定。

美国民众也知道,停止杰利蝾螈体系,追求真正的一人一票,是艰难的斗争,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毒瘤”在当事人眼中,是一幅美丽的设计图纸,凡人看不懂。

“Whynot?”

其实,不仅美国在用杰利蝾螈模式,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用,

而且也不光是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在年的选举中,通过杰利蝾螈,执政党获得了39.64%的普选票,89个席位中却获得了49个席位,

反对方获得更高选票,但只获得了30个席位。

英国通过迁移选民的方法,将支持者大量移入固有选区,不少选区在选举举行前已经知道结果了。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也通过执政党设定选区地图,确保现任立法议会的执政党员都能分配到一个区域去竞选、连任。

爱尔兰为了对抗新政党,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将爱尔兰的选区从个增加到了个,导致得票率很高的新政党,只获得了10个议会席位。

德国在年选举时,社会民主党将左翼政党位于柏林东部的铁票区和柏林西部的人口更多更发达的地区合并在一起,稀释左翼政党票。

马来西亚自从年独立以来,就一直在使用杰利蝾螈,执政联盟(国阵)通过选举委员会修改选区边界,巩固政权。

年,国阵获得了马来西亚下议院60%的席位,尽管普选票只有47%。

此外,柬埔寨、巴基斯坦也在上演。

所以,下一次投票的时候,除了速度与激情,更要多长个心眼,

周围有多少选区?自己被划分在哪个选区内?

最重要的是看看,选区是什么形状,

是不是像个蝾螈?

不得不说,如此操纵民众,枉为“民主”二字,“票主”还差不多,

而在这种基底下,政客拼命给穷苦百姓画大饼,自己则代表精英阶层转身疯狂割韭菜的事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