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与世界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缺失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目前,年世界强和世界品牌强2份榜单均已发布。上榜世界强的中国企业有家,比上一年增加了10家,上榜企业数量超过美国(家),名列榜首。

而在世界品牌强中,美国以家位列第一,法国48家,日本46家,中国44家,英国37家。从这2份榜单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中国企业在榜单中,家与44家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事实上,这两份榜单充分显示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真实写照。

自年突发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制造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最有力的支撑,全球抗击疫情的需求和中国所能提供的各项保障说明,“世界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了”。

尽管中国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占比接近30%,年制造业产值已经相当于美国的2倍。如今中国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并大量销往欧美国家,中国制造已经被世界各国所了解和接受。去年,由于中国运往美国的货物在洛杉矶进港受阻时,甚至影响到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消费。

欧美国家民众虽然对于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十分依赖,但大多数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了解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因为欧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消费渠道,基本上都是从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商处购买商品,他们只认这些渠道品牌,并不了解中国产品品牌。调查结果显示,94%的美国公民连一个中国品牌的名字都说不出。

这说明,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认知度不高,要成为世界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随着全球消费趋势已经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阶段,品牌在消费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那么,与那些世界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缺失了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两者之间的差距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品牌不太注重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对消费者的承诺,因而难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世界级企业的标准是在世界范围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而世界级品牌的标准,则是在世界级企业标准的基础上,还要求该品牌在全球用户中的认知度达到10%以上。

品牌建设的指标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占有率、品牌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等。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品牌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键桥梁。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感情越深,其品牌忠诚度也越强,使得这一品牌的价值就越高。

然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往往总是以我为主,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去定位自己品牌的企业,少之又少。尽管大多数企业也都在强调“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满意就是我们的成功”,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大多数企业仍然采取“以钱为本”,采取“向钱看”的经营观念,每天盘算着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不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造成许多中国品牌,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获得消费者信赖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有的品牌已经在一个小的领域做到了世界5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世界品牌,如打火机、微波炉等。但是,它们都不注意去维护自己产品的品牌形象,为了获取订单,对于消费者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满足,而当企业无法达到产品标准或降低消费者的需求时,其品牌的价值就自然会降低。

这也是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之间存在的一个很大差距,实际上,品牌就是一种承诺,也是企业的形象和面子。由于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的承诺不专一,企业形象会在消费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因此很难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二、品牌缺乏个性和风格

经过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现在中国已经产生了许多优质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缺乏个性特点和自身的风格。一个国家的品牌是在本国经济、人文、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民族习俗下形成的。

它深深扎根于本国的文化之中,可以说,文化就是品牌的灵魂。一个品牌的产品如果离开了这一切,就没有文化根基,很难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笔者认为,品牌个性和风格方面的不足,正是导致中国品牌与世界著名品牌之间,产生巨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成功的品牌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和风格,并且以某种方式将品牌的这种个性(差异化)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连接起来,从而将品牌定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使其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个位置。

例如,已经进入我国多年的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虽然它们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也作出过多次更新和改变,从设计、包装,甚至食品配方都发生过变动,目的是为了更新差异化,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其基本风格没有变,这是为了确保其鲜明的品牌个性和品牌风格。

三、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实际上,品牌建设需要的周期较长,投入也很大,即使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投入比例也是偏低的。

四、缺乏国际化的人才和经验

从中国企业的整体现状来看,大部分中国企业都缺乏一支熟悉国外市场运作规则、了解外国客户需求、拥有既全球运营经验又熟悉本企业文化的管理团队,这是目前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最大的瓶颈。

五、缺乏创新和科技含量,是国际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普遍认知

由于中国近代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现代工业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属于后发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产品存在明显差距,尤其在引领国际消费潮流方面,更是落后于世界品牌。在此情况下,许多企业认为,与其耗费大量时间与资金去搞研发,不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更省事。

在这种思想驱使下,许多企业习惯于跟风,发现市场什么产品卖得好,就立马模仿生产,搞一些“短平快”项目,这样见效快,很快就能实现利润。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资金,小的初创企业来说,这些收入相当于它们赚来的“第一桶金”,与没有成功把握的创新研发相比,山寨模式更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六、对于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品牌经营的正确模式

在海外,有一些品牌源自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原产地的身份被刻意隐瞒。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商人已经养成了,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