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差点就买到了与中国失之交臂的经典战机之 [复制链接]

1#

(垂直起降的鹞)

在世界航空史上,鹞式战斗机毫无疑问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任何研究战斗机技术发展的人,都无法忽视鹞式战斗机在世界战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这么一款独特的战斗机,当年也曾经差一点进入中国空军服役。

(美国版鹞式战斗机——AV-8B鹞II战斗机正在进行垂直起降训练)

上个世纪60年代,冷战正处于激烈时期,欧洲是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重点对峙地区。而当时的苏联和华约集团无疑占据着坦克装甲部队的优势,而且当时的华约集团装甲部队从数量到质量都要优于同时代的北约集团。特别是当时的苏联集团还装备有大量的中短程地对地导弹,一旦爆发战争,可以在第一时间摧毁北约各国的前线机场,让占优势的北约空军陷入全面的瘫痪。

(早期垂直/短距起降的思路简单粗暴——给飞机绑上大推力火箭,然后飞机就这样飞起来了,上图为美制C-运输机在进行短距起飞训练)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当时的北约主要国家都研究过战斗机垂直起降技术,而英国人在年8月31日成功首飞的鹞式战斗机成为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典范。鹞式战斗机是英国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联合研制的一款独特的战斗机。鹞式战斗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该机具备垂直起降的能力。该机配备的飞马发动机有4个喷气口,而且,这些喷气口还可以进行90°旋转。当4个喷气口全部转向和地面垂直并打开发动机时,飞机发动机的气流就会向下喷出,利用发动机喷气的反作用力,即可把鹞式战斗机托举升空;当飞机上升到预定高度后,发动机喷口转向与机身水平,飞机就可以直线前进,这就是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基本原理。

(鹞式战斗机起飞动态示意图,发动机喷口向下时飞机垂直起飞(或者垂直降落),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发动机喷口向后偏转,飞机则向前飞行)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最终建交,英国和中国的关系也不断变得紧密。美国出于政治考虑,有很多武器和技术禁止对华出售,于是英国就看准机会大赚了一笔,出售了类似装备和技术给我们,这其中就有著名的斯贝MK型涡扇发动机、马可尼的战斗机航电系统、L7型毫米线膛坦克炮等等。正因为如此,考虑到我国当时需要对抗苏军的百万大军,因此鹞式战斗机在我国有独特的生存空间。

(安装了英制L7型毫米线膛炮的59式坦克,装备了L7线膛炮后,即使59式坦克也具备了对抗苏制T-72坦克的火力。在年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中,装备T-72的叙利亚军队被以色列坦克用L-7坦克炮打得满地找牙)

我国当时也和北约一样,直接面对苏联的军事压力和威胁,而我国当时的防空火力和技术水平则远不能和欧洲相比。再加上我国当时的基建水平落后,边境和浅近纵深的机场一旦遭到苏军火力突袭,那么大概率会当即瘫痪。在这种情况下,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鹞式战斗机就显得异常珍贵。这种战斗机不需要长长的跑道,只需要一块篮球场大小的空地,即可进行有效起降。这种独特的性能,让鹞式战斗机具备对抗大规模地对地导弹突袭的能力——即使是苏联的导弹把飞机场炸毁了,只要鹞式战斗机本身没有损失,就一样可以起飞迎战。而在当时,我国糟糕的交通状况也意味着各战区在战争爆发后,大概率是需要各自为战的。具备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鹞式战斗机,恰好是这种相对分隔的战场所最需要的空中支援力量。

(海鹞战斗机和竞技神号航母的组合,帮助英军打赢了马岛海战,不过在战争胜利后第二年,竞技神号航母就连同其搭载的海鹞战斗机,一起打包卖给了印度)

不过,尽管中英双方关于引进鹞式战斗机的谈判从7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并且一直谈到年,但最终还是以谈判破裂而收场,而鹞式战斗机最终也没能够进入中国空军的作战序列。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由于可以垂直起降,因此,哪怕是商船,也可以快速改装为航母,这是鹞式战斗机最大、也是唯一的优势)

第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没钱。做一番对比:年时我国空军从国内工厂采购歼-6战斗机,单价才60万人民币;当时还算不太落伍的歼-7战斗机,单价才万人民币。而鹞式战斗机,英国的报价是万英镑,按照年的汇率折算,相当于大约万人民币!从国产60~万的单价一下蹦到万的单价,空军的小心脏当然有些承受不起。而且鹞式战斗机是英国货,不可能拿人民币去买,需要使用外汇,但是年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仅有26.44亿美元,而随便一个技术引进项目,动辄上亿美元,没有经济就没有强大的国防,这一点大概是当时中国人最痛的领悟。回头看看今天人民解放军下饺子一般的军舰、世界一流的五代战斗机以及各种堪称逆天的独门兵器,才能够真正理解当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多么正确和有长远眼光的决策。

(正是因为看上了鹞式战斗机的垂直/短距起降性能,美国海军陆战队直接购买了该机的专利,然后自己研制生产,并将其命名为AV-8B鹞II战斗机)

第二,同样的资本主义、同样的不卖技术。和美国人一样,在鹞式战斗机的采购谈判中,英国政府也始终拒绝转让技术,仅答应出售成品。实际上这很好理解:如果中国学去了制造鹞式战斗机的技术,并且开始自行大规模生产鹞式战斗机,那么英国本土资本家自然也就无货可卖、无钱可赚了,这显然是资本主义绝对不能答应的事情。而且英国人不但拒绝转让技术,甚至连装配线也不肯出售给我们,而是要求我们必须买成品!这对于有志于独立自主的我们而言,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所以,不出意外,鹞式战斗机的采购谈判在进行数年后,最终还是彻底泡汤了。

(受自身性能限制,鹞式战斗机在年的马岛海战中,既不能阻止阿军攻击英军舰队,也无法为登陆英军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图为被阿根廷空军使用普通炸弹炸沉的英军护卫舰)

第三,促成我国放弃引进鹞式战斗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年的英阿马岛海战。虽然传统媒体普遍认为马岛海战中的鹞式战斗机大出风头,但是我国空军相关人员却发现,在整个马岛海战期间,鹞式和海鹞式战斗机既无法有效拦截阿根廷的攻击机,也无法有效支援自己的登陆部队。这主要是由于鹞式战斗机是第一代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由于发动机设计限制,鹞式战斗机无法进行超音速飞行,因此也就无法对于发现的来袭敌机进行快速拦截;同时由于垂直/短距起降设计问题,鹞式战斗机的载荷和作战半径小到无法接受,特别是其垂直起飞时作战半径仅有92千米(这已经不是腿短的问题了,这是从大腿根截肢了),而且鹞式战斗机也无法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鹞式战斗机严重的安全问题,也是该机一生都无法有效解决的,图为一架失事坠毁的鹞式战斗机,飞行员已经成功弹射)

第四,作为一代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鹞式战斗机极为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可怕的安全性大概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里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例,美国由于从英国购买了鹞式战斗机的专利,并在鹞式战斗机基础上开发了著名的AV-8B战斗机,绰号鹞II战斗机。

(印度鹞式战斗机坠毁)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多架AV-8B战斗机,没有1架在作战行动中被击落,但是却在事故中摔掉了多架!比海军陆战队装备鹞式战斗机总数的一半还多。以美国强大的后勤维护保障能力尚且是这么个结果,如果换成年代技术和维护保养水平都不及美国的我军空军部队,这个安全性就实在不好说了。

(其实严格来说,我国是有鹞式战斗机的,尽管只有一架……)

总之,鹞式战斗机和中国空军失之交臂,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因为事后证明,现代战斗机依然是以常规战斗机为主,垂直/短距起降虽然看起来拉风,但是会为垂直/短距起降付出太多的代价,目前仅有F-35B型战斗机依然采用垂直/短距起降设计,而在整个F-35家族中,第一个坠毁的恰好也是F-35B战斗机。对于中国现在的空军而言,我们早已不必担心开战伊始我们自己的机场遭到突袭而瘫痪,相反,倒是我们的对手应该好好想一想,设在我国周边的空军基地在我军连续2~3个波次弹道导弹的洗地打击后,还能生存多少?这确实是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