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肽价格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9287.html“赵蕊蕊只要能走我就要带她去雅典。”,年,23岁的中国国家队女排选手赵蕊蕊向陈忠和报告自己脚痛,陈忠和带她去队医那儿检查,得出的结论是骨膜炎,没大碍。
正是这“没大碍”三个字成了赵蕊蕊一生最大的“误判”,她被称作“玻璃美人”,“女排第一高”,健康的她被誉为“中国女排史上最佳副攻”,可当人们提及赵蕊蕊多数还是遗憾。
伤病是伴随着她职业生涯除了荣耀之外的另一个标签。
“哟,小郎平出世了,看这大脚丫子!”年10月8医院,一位接生护士说。赵蕊蕊出生了。
赵蕊蕊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父亲身高2米,母亲身高1米8,她注定了与排球有缘。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从娘胎里就开始接触排球。”
尽管很高,但父母认为她太单薄了,他们并不看好她的排球生涯,直到13岁她对父母说:“我要去八一队!我先在青年队打三年基本功,争取到一队,争取打主力,然后争取进国家队打主力,我还要拿世界冠*……”
年,年仅18岁的赵蕊蕊接到了国家队的入队通知,当时她的位置是接应二传,而在这个位置上还有周苏红、邱爱华,她和父母讲:“我不想去国家队。”
父母忙问原因。
她说:“我不想坐冷板凳,接应二传的位置轮不到我啊,我宁可不去国家队。”
她没想到时任女排主帅胡进将她的位置改到了副攻,结果训练时当队友发球后,她还站在原地,队友问:“她你一个副攻怎么不上啊”,结果她回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上。”
女排最佳副攻的国家队生涯起源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打副攻。
那年她随中国女排拿到了亚锦赛冠*,可一个月后,一次常规训练中,她突然觉得站不稳,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的关节半月板伤病复发,她第一次接受了大型手术——内侧半月板摘除。
当时她的母亲说:“恨不得把自己膝盖的半月板拿出来装在她身上,孩子真的不容易。”
为此她错过了参加世界杯的机会,当时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未来还有机会,养好伤她还会回来。没去世界杯,但她还可以憧憬年的奥运会。
但她没想到悉尼奥运会她还是错过了,做完手术一个多月她就开始跟队训练,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尽快跟上国家队的节奏”。
但在日本举行的落选赛,她没有入围最后的12人名单。
要暂别国家队,胡进问她:“你有没有什么情绪?”赵蕊蕊回答:“没情绪,没想法。”
走在回自己房间的路上她一路抹着眼泪,“尽管很不服气,但这个事实永远摆在你面前,你不可能永远去逃避。”
回到房间,她咬着浴巾失声痛哭,她说:“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心痛如针扎。”
在年,陈忠和接任女排主教练,年底的国际排联大冠*杯女排赛上,中国女排拿下冠*,赵蕊蕊是主力副攻,冯坤、杨昊、刘亚男、宋妮娜、赵蕊蕊等新一代崛起,中国女排进入21世纪初的*金一代。
年的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赵蕊蕊获评“最佳扣球手”。她和女排的目标都是奥运会。
“我那时刚接过教鞭,没有人看好我,队员们身体条件普遍一般,必须通过勤学苦练才能进步。那时我们一周练50多个小时,二传练7天,其他球员练6天半再加2个晚上的训练。”陈忠和的训练有效但残酷。
“当时陈导给我们制定的捆绑式训练——不管平时跑得快慢,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爬上顶峰,才算完成训练任务,如果有一个人没上去,那都不算完成训练任务。”
时光回到了文章的开头,陈忠和相信了队医说的,赵蕊蕊在场上并没有得到优待,那次训练到一半,赵蕊蕊胫腓骨骨折。
赵蕊蕊自己形容那一天是“像被宣判了死刑一样,天崩地裂。”她形容骨折的声音像硬的塑料片被掰断,当时很多人都听到了,包括在场边的陈忠和。
她躺在地上,一直不愿意睁开眼睛,她觉得这一切是不是是一场梦,上帝似乎又在和她开玩笑。
此时她是国家队雷打不动的主力,此时距离雅典奥运会开幕不到半年的时间。
“连续一周我就梦见自己去打奥运会。还梦见过拿冠*。”那一年赵蕊蕊还是梦想照进现实,尽管属于她的舞台只有3分钟。
奥运会女排揭幕战对美国,仅仅经过多天的恢复,赵蕊蕊执意要首发出场,开局3分钟,她在跳起扣杀一球后,一瘸一拐走下了场,而她的右腿还缠着厚厚的绷带。
但她渴望听到现场播音员念到8号赵蕊蕊的名字,她还想念赛场,想念在排球场上进攻或防守的样子。
她坐在替补席的凳子上,为了不影响队友她笑着说:“没事,医院拍个片子,很快就回来。你们接着打,不要管我。”就这样她被抬出了奥运会的赛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那届比赛中国女排逆转俄罗斯拿下了冠*,赵蕊蕊站在领奖台上,笑得灿烂也有些落寞,她抱着冯坤说:“谢谢你们送我一块金牌。”
年2月1日,赵蕊蕊赴美手术,由于骨头并没有长结实,赵蕊蕊还需要接受一次加固手术,一枚和小腿差不多长的钉子永远地留在了赵蕊蕊的右腿,作为普通人可能无法体会到她为了排球所要付出的代价。
“一枚打到骨头里的钉子,当时国内没有那么长的钉子,就在美国打了一枚髓内钉。”她接受采访说着这些事情,笑得坦然,好像是别人的故事,“我现在过安检的时候,有的时候还会响。”
当时她其实不想做这个手术,但她和陈忠和通电话,她说:“您放心,这个手术我会做,我赵蕊蕊不属于我自己,也不属于父母,我的头上印了两个字那是中国,我属于国家。”
为了年在家门口女排的好成绩,赵蕊蕊孤注一掷。
在北京奥运会的冲刺期,赵蕊蕊的状态不错,2月与古巴的热身赛她表现活跃,6月的瑞士女排精英赛她帮助中国拿下第二,7月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总积分第二。赵蕊蕊和队友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但进入到最后阶段,她的膝盖还是出了一些问题,但为了北京奥运会,她打了三针封闭咬着牙坚持上场,铜牌争夺战,随着在第四局赵蕊蕊的一击,替补席上的队友冲进了场内,大家抱在一起欢呼雀跃。
一金一铜8年磨砺女排干得不错,赵蕊蕊和四年前一样和冯坤抱在一起,两人都哭了,其实在赛场上,打了三针封闭的除了赵蕊蕊还有冯坤。“上北京奥运会不容易,没有拿到金牌心不甘。”
年在荣耀与遗憾交织中28岁的赵蕊蕊离开了呆了15年的部队,也离开了打了近20年的排球场,陈忠和治下的国家队有个特点是“高快结合”,而赵蕊蕊是女排的第一高度,她是少见的有高度还灵活的选手。
年40岁的赵蕊蕊依然没结婚,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曾经她父母也很急,母亲在她20多岁的时候经常给自己曾经的队友、身边的亲友打电话求给女儿介绍男朋友,而赵蕊蕊则很坦然,因为她有着更丰富的人生。
“我赵蕊蕊来到世上也不是为了找一个男人嫁了,生活还有很多要继续,还有很多美好在等着我。”她最想证明的是,除了排球之外她还能做很多事情。
从13岁自己选择去八一队接受职业训练,到18岁因为落选国家队咬着被子哭,再到23岁雅典忍着剧痛的3分钟亮相……赵蕊蕊的人生她有着自己的规划,那些和世俗、流言、诋毁都无关。
她退役后没有选择教练或者排球相关工作,而是成为了作家,写起来小说,年她的科幻小说《彩羽侠》发表,获得第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银奖。
她在社交媒体上晒着自己画画、学音乐的故事,赛场之外她有着一颗文艺且坚定的内心,她开玩笑说:“从小就喜欢艺术的我,愣是走上了大力扣杀,和地板长期打交道的女汉子道路。”
但她心里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排球,年,她推出自传《夜越黑星星越闪耀》,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篇小故事,那些经历串联成她闪光的足迹。
年她的新书《排球*》出版,她以采访者和记录者的角度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辉煌与失落的亲历者,从五连冠时期的袁伟民、郎平到奥运夺冠的陈忠和、冯坤等。
读了这本书,可能才懂“中国女排”这几个字一脉相承的意义,她说:“很荣幸我能成为排球人,也感谢每一代排球人付出的超人的努力。没有毫无缘由的命中注定,只有勤勤恳恳的默默耕耘。”
而在《排球*》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女排精神,其实就是毫无犹豫的第一步,更是持之以恒的无数步,是逆境中永不言败的斗志,更是绝境里永不放弃的意志。”
年,陈忠和与赵蕊蕊参加了一个座谈会,在会上陈忠和对着赵蕊蕊讲出了那句藏在心底里很久的话:“当时很多人说我的队员伤病累累。在此,我确实想做个检讨……真的对不起赵蕊蕊。”
在台上听到这句话,赵蕊蕊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年有太多的委屈,不甘,自责与失落藏在她的内心里,她没想到功成名就的陈忠实会向她道歉,在她心里陈指导依然是她尊敬的教练。
“曾经有人形容我,说我如同一支竹,本可郁郁葱葱,直刺苍穹,却在您手中被不经意间折断了。我说:做不了寒风中坚韧的竹,却意外有了被打磨的机会,或许成为一支笛,本该就是我的命运。”
或许成为一支笛子才是她的宿命。她可以去歌颂,可以去赞扬,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写成诗,谱成歌,不惑之年的赵蕊蕊,经历了那么多伤病,但她的内心却无比强大,40岁没结婚,但她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并以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