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宫记者海伦数落美国,折磨过9位美国总统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湿疹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一位常客。

这位女性记者长相有些“凶”,她长着方脸、大嘴、鹰钩鼻,一双细长的黑色眼睛放出犀利的目光,严肃地盯着美国总统或者白宫发言人。

这位记者是后来每一位美国总统的噩梦,她的问题尖锐,直刺人心,多位总统曾表示过对她的恐惧,她就是号称“总统折磨者”的海伦。

海伦在美国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她是“全美记者协会”的第一个女性成员,也是第一位白宫记者团的女团长。

在她出现之前,女人在美国记者界处在鄙视链底端,只能去采访一些街头趣闻。

从二战时期进入新闻行业起,海伦后来在美联社、合众社等新闻机构里任职,60年代后专门负责美国白宫记者会。

她对总统的严厉态度在新闻界成为传奇,第一个和她打交道的肯尼迪曾说:“海伦是个好姑娘,只要她别当记者。”

海伦曾坦诚:“我对总统抱有敬意,这是我对美国的尊重,但我对那些当总统人则没有任何敬畏。”

那么,海伦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她都有哪些刁难美国总统的传奇段子?美国总统和美国新闻界又是怎么评价她的?

一、海伦.托马斯,新闻界的破局者

在网络上搜索海伦.托马斯的名字,点击图片,相信很多人会皱起眉头——眼前的这个女人实在谈不上好看,甚至有一两分凶相。

海伦自己对自己的外表也心里有数,她回忆在40年代找工作时,几个餐厅都在她短暂工作后将她辞退,因为她长得太凶,而且不会笑,客人们都害怕她。

海伦全名海伦.托马斯,一看她的外表就知道她不是欧洲裔,海伦的家庭是中东黎巴嫩的移民,父母于20世纪初来到美国东部定居。

年,海伦出生在美国的肯塔基州,当时大量的亚洲移民在这里落脚。

后来,海伦全家搬到了密歇根州的底特律,父亲在工厂里找了份工作,母亲在社会上打零工,养活着十几口人。

很多资料显示,海伦的父母是“文盲”,事实并非如此。海伦的父母其实都有点文化,但是只会阿拉伯语,不会英语。

海伦的父母在美国艰难求生,但是他们非常注重儿女们的教育,海伦一家有9个孩子,海伦排行老7,这些孩子基本都在美国受了系统教育,其中的优秀者如海伦还上了大学。

年,美国正在二战中,国内的年轻男性大多应征入伍,社会上出现了劳动力缺口。

海伦当时年仅22岁,刚从底特律的韦恩州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她的父母希望海伦能留在底特律,和家人在一起,但是海伦却希望去首都华盛顿闯一闯。

作为英语系的高材生,海伦的心里有个记者梦,只有在首都华盛顿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海伦毅然决定去华盛顿找工作,但为了糊口,她先干起了服务员。

每当海伦回忆起那段日子,都会自我检讨道:因为自己不太善于微笑,引起客人不满,服务员的工作干得不太顺利。

幸好,她后来申请到了在《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社的实习机会,但说是实习,其实就是打杂。

海伦每天的工作就是帮编辑们买铅笔,泡咖啡,准备开会时的糖果和甜甜圈。

在打了一年杂之后,海伦从《每日新闻》辞职,在合众社找到了一份总工作。

海伦虽然是个女生,但是文笔犀利,眼光独到,在合众社里很快受到了重视。

但当时美国还是个男女严重不平等的社会,女性新闻工作者受到歧视,无法参与国家要闻的采访和撰写,只能写一些无关紧要的趣闻、时尚新闻、家庭琐事等等。

海伦对此非常不满,一直要求追更一些“硬采访”案件。

一直到50年代中期,海伦终于实现了抱负,她开始负责对美国*府的采访和报道工作,最早打交道的是美国司法部和卫生部。

海伦不仅自己去采访美国*府,还带着几个女性同僚一起工作,这对美国新闻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女性第一次坐在了美国官员的对面,对他们进行访问。

二、“不,不要海伦,其他都行”

年,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访华,海伦和其他女记者抓住机会,第一次参与了美国新闻俱乐部的午宴新闻会。

这次采访是美国女记者第一次站在国家领袖前面,在此前的历史上,女人只能站在男记者的后面充当背景板。

年,海伦全程跟踪报道了美国大选,并在肯尼迪当选后成为合众社派驻白宫的记者,这是美国史上第一位进入白宫记者团的女性。

在白宫的工作里,海伦总是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纸和笔,总统刚上台问完好,海伦往往就第一个提出问题。

肯尼迪在对古巴的猪湾行动失败后遭到了海伦的质问。

——为什么这次行动一直对美国社会保密?

——总统不会害怕此举把古巴推向苏联吗?

这些问题之犀利让肯尼迪汗流不止,在评价海伦时,肯尼迪说:

“海伦是个好女人,这毫无疑问,但前提是她得放下纸和笔。”

后来上台的尼克松也被海伦追问,当时海伦已经是白宫记者团的团长。

海伦坐在记者席中间,向尼克松询问越南战争的细节,尼克松每次都顾左右而言他,不敢和海伦的视线交汇,这张照片后来成为海伦回忆录的封面。

卡特总统是美国70年代末的“好人总统”,但是海伦也没放过他,她对卡特的外交方式发出疑问,让卡特浑身不自在。

里根总统是演员出身,以幽默和善辩闻名,但是里根面对海伦也丑态频出。

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之后,里根在新闻发布会前就知道海伦要来,他紧张到一个人在办公室发呆。

后来在白宫新闻室里,海伦一上来就发问:美*进入格林纳达是保护侨民的行动,还是一次处心积虑的侵略?

里根顿时无地自容,他闪烁其词,把白宫写手写好的答案反反复复念了几遍,又说了点苏联威胁的陈词滥调,眼睛不断瞟着海伦,希望她能放过自己。

海伦晚年回忆:里根这场新闻发布会是足以载入美国史册的尴尬,最后她看了看表,决定放过这位“尴尬的伟人”。

里根完成任期后,老布什成为美国总统,但布什是里根的副手,早就领教过海伦的犀利,对她心有余悸。

老布什上台前许诺要提振经济,但是上台后他却开始了一场海湾战争,反而让*费高企,财*赤字高涨。

在海湾战争结束后,老布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维持美国*费。结果他又在记者名单上看到了海伦,老布什不得不跟白宫顾问们说:

“能不能换个人,除了海伦,谁都行。”

在会上,海伦果然炮轰老布什,问他:“世界上哪还有美国的敌人,那些*费要花在哪儿?”老布什涨的脸红,却说不出话来。

三、“我们是美国唯一能让*府战栗的部门”

作为一个记者,海伦一生都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正义,当这份正义和美国*府的所作所为相冲时,海伦也会毫不犹豫地维护它。

年,海伦已经80岁,她在白宫担任记者团团长几十年,冷战期间美国的各大人物都要在她这里“过一遍”。

而在小布什上台后,海伦终于退休了,至此她一共“折磨”过9位美国总统。

此后,海伦成为专栏作家,专心写作,并为美国的女性平权事业摇旗助威,至于美国白宫的新闻,她交给了更年轻的记者们。

但是很快,美国爆发了事件,小布什接连掀起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规模是越战后前所未有的。

在白宫外,听着那些记者问着无关痛痒的问题,海伦痛彻心扉,她反对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美国没有正当的理由就出兵灭国,这让他想起了当年的格林纳达战争。

年,海伦得以和小布什总统正面交锋,在白宫记者会上,海伦连珠炮般抛出一连串问题。

“伊拉克战争造成大量的美国人和伊拉克人伤亡,很多孩子终身残疾,请问总统先生为什么要开战?您说不是为了石油,那是为了什么?”

小布什满头大汗,他开始解释美国在里遭受袭击,美国现在面临全球威胁。

但是海伦仍不满意,他追问小布什,阿富汗战争是解决基地组织的战争,但我问的是伊拉克。

小布什只好扯一下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说一下恐怖主义。

海伦打断了他,问道:“是因为以色列吗?”

小布什有点不满地打断海伦,说:“请让我说完,女士。”

这是海伦最后一次让总统难堪。

年,海伦因为对以色列问题发言不善,被美国媒体抓住了把柄,海伦被迫写道歉信后隐退。

这时候她也近90岁了,身体虽然还好,但是几十年的读书写作伤害了她的眼睛,海伦已经难以继续写专栏。

海伦晚年写过一本书,名叫《民主的看门狗美国华盛顿白宫记者团》,海伦在书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总统发言人不应该是重复稿件的机器人,白宫记者团们不应该是总统的传声筒,他们应该是强大的质问者,让*府战栗,保卫美国的民主。”

现在来看,海伦的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家独大,原来在冷战中保有的一点操守也彻底丢掉了。

海伦所代表的是美国旧式精英的思想,他们依然坚持最传统的价值观,怀疑*府,制约权力,只是现在这种思想没有人呼应。

年7月,海伦.托马斯去世,享年93岁,她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新闻界对她表示了哀悼,还在世的总统们也纷纷怀念这位女强人。

但在她之后,按照现在的美国的情况,新闻界可能再也不会诞生下一个海伦式的“总统折磨者”了。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海伦·托马斯:坐在白宫前排的女人》,延世

2、《海伦·托马斯:让总统们头疼的女人》,马树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