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原楼评比房地产更重要的几件事人口粮 [复制链接]

1#

太原楼评张明

业内视角

篇/文字/阅读20分

见字如面,大家好,我是太原楼评君。地产行业如今的热度似乎是明显降温了,但细想之下,是怎样的逻辑让地产行业在社会资源上要做出“让步”?部分房企处当下于融不到资,卖不出房的现象中,潜在根源会是怎么样?哪些事比房地产更紧要?

影响中国楼市最深远的开发模式当属香港,楼花预售,分期付款,公摊制度,征地做补偿,土地集中竞拍,借助金融杠杆,控制城市用地供给,建筑高容积率,热衷于建设高楼大厦彰显城市的丰功伟绩,冲击新高度,行业集中于寡头房企...

目光所及,皆是现象,所想所思,皆系地产!

本文内容构成概况速览:

香港模式转型新加坡模式端倪;

比房地产更重要的发展领域;

一:浅析地产开发“模式”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内地房地产行业发展和香港模式似乎越来越不像了。

(一)城区扩容,人均“富裕”

年我国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已达6.1万平方公里,住建部要求严控新建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米以上建筑;、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8㎡,内地城市里都随处可见的千尺“豪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房子并“不缺”。

8月初,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和搬迁,减少大拆大建的情况,对于老旧小区以修建、翻新为主,这也就是“限拆令”,旨在“三限四保”:限拆、限新区、限造城;保城、保人、保建筑、保房价租金。

随后住建部要求“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联动新机制,落实住房分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严控地价、管控资金,推进解决青年人和新市民的住房问题。

(二)公摊乱象,取消是趋势

年以前,全世界的商品房都是整栋出售。但是有能力买房的人少之又少,销售量也就很少,于是把一栋楼拆开卖,按一层一层的卖,但能买得起的人也很少,于是香港商人就把它拆成每套来卖,因为面积户型不一样,很容易产生纠纷,于是地产商们就想出一种公共契约,按比例分配,就形成了后来的公摊制度。

神奇的公摊:年,山东高密某楼盘的公摊系数甚至超过52%,买房子实际得房率不足一半;

年9月份,上热搜的青岛市民收房时公摊从31%变成46%。啧,又是山东!

早在年,《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作为改革试点,重庆先走了一步。虽然套面和建面的执行中存在双轨现象,不动产证仍是建面计(接轨问题)。

年住房公摊香港就已经取消这个制度。年1月1日起,香港住宅物业销售新规,要求二手房销售先行提供套内面积。当年4月29日新规扩展至新房。

伴随着公摊乱象的整治,预计公摊制度未来逐步会退出历史舞台;

(三)期房预售,优化趋势

预售制度下屡屡出现期房“停工”现象,细究一下行业发展史中,会发现很多的阶段“停工”和烂尾楼盘,大都是与预售存在一定根源。扩展阅读:

浅析房企当下如何“破局”——防微杜渐避免“停工”!

不说太远的,且说较近的,太原身边的,就有晋阳湖畔的院子泰禾,欲打包出售的苏宁,“保交楼”签署军令状的恒大,如果解析缘由,预售+杠杆是较主要的原因。

为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顺利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切实保障购房群众合法权益。9月22日重庆发文,对房地产预售资金的监管新规,调整了此前有关预售监督资金的规定。对预售资金首付款监管全部按照预售总额的35%核定。

伴随各地预售制度调控从严,未来地产行业的预售制度要么严控,要么会被优化掉;

(四)住有所居,税收调控

国新办召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闻发布会。新时代新阶段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住房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结构性供给不足;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乡发展不平衡等。

“十四五”期间,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当看到成都,上海、杭州、南京、西安、苏州等城市通过限售政策,2年延期改5年等政策措施,或者试点房产税,或限制公积金提取或使用额度,或调整房贷利率,其导向都是在结构性调整,优化住房资源的分配。

如果把以上这些事件都结合起来,似乎地产行业走向会更接近新加坡的模型:政府承担了“居者有其屋”的义务;让房价收入比始终维持在5-6的合理水平;市场组屋为主,私人住宅为辅;严控组屋转售,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一生只有两次购买组屋,且住满一定时间方能转售,只能转售给符合条件的人。

太原楼评:地产总量充裕”,优化分配模式!

二:比房地产更重要的领域

放眼看去当下的时代,除了房地产,教培,饭圈,还有互联网行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年轻人买不起房,青年人生不起娃,男性“少年”部分在娘化,互联网高科技大厂“摆摊”卖菜!如果再往下思考一下,会有很多事比房地产更重要。

(一)人口问题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的人口红利助推,但时至今日,从年“独生子女”,到年的单独开放二孩,再到年的全面开放了二胎,当下的年开放了三胎,从计划生育变成了鼓励生育的逆转!与之相对应的现状是,出生率连年降低,结婚率持续下滑,人口高量流动,老龄化趋势严峻,退休时间逐步延长!

1,出生率连年下降!

七普查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万,比年下降了18%,比刚刚放开二胎的年下降了33%,几乎成为新中国有记录以来新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最低的一年。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年总和生育率1.53。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是内因的不愿意生和外因的不能生!内因影响生育意愿的三座大山是购房,教育,婚姻;而外因主要是环境,食品,就业压力导致的育龄妇女的不孕率增高。

高房价的购房压力自然是不必说,二线以上的城市基本掏空六个口袋,这也是对房产定调调控的原因;教育中也出现了“天价”学区房和教培行业导致的家长养育焦虑,有明显的抑制“避孕”功效,降低了普通家庭对二胎和三胎的意愿。

至于婚姻,先说个三个数字;

年我国结婚登记为.1万,连续17年降低。离婚登记.3万对,离婚率43.8%。

年30-35岁女性不婚率为1.35%,到年为5.35%,年达到6.95%;中国生育报告最新数据,不婚女性已经达到万。

-年的10年间,全国结婚的人中“30岁+”女性人群占比由26.1%升至37.7%。女性初婚年龄从年23.6岁到年上升为26.3岁。

如果做个总结,结婚率越来越少,离婚率越来越高,结婚越来越晚,孩子越来越少!分析原因,有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女性求学就业环境越来越公平,女性经济独立性更强,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弱,婚姻的容错率降低。尤其本科以上的女性占比更高,就业和收入与男性的差距基本被消除。统计中会发现学历越高的女性,选择不婚的比例越高。

外因方面:我国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率已经从20年前的3%,攀升到了15%左右,不孕人群约0万。这里面既有青少年的人流影响,更多是晚婚晚育的因素,当然转基因食品,和女性在职场的工作压力也有关。在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中,试管生育属于生殖科,目前尚不在医保范围内,动辄几万到十几万的试管医疗费,也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

2,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问题

不知不觉中,我国的人口红利成为了人口“负重”,老龄化问题开始走到面前。七普查数据,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趋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占比标准14%。

当老龄化,低生育,甚至不婚化趋势到来,隔壁的日本当下存在社会问题也就是前车之鉴了。从创造财富到财富消耗,社会适龄的劳动力减少,直接威胁到基础行业的就业,如农业,如基建,如装配,看一下日本招工的岗位就晓得我们未来需要的岗位,而中国体量远比日本更庞大。

其次人口流动问题,七普数据表明,中国实际流动人口的规模达到了3.7亿,这部分流动人口正是创造振兴民族的中坚力量。微观视角,再看一下人口移动产生的空心化农村,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求学工作在外,家中老弱妇孺在农村买着城市产品。

把视角继续放大,人口流动结构中何尝不是存在着,父辈努力,祖国培养,一批批精英分子出国留学深造,他们刻苦学习,创造最好的如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然后以技术专利壁垒高价兜售给国内。处理好“流动”人口何尝不是一个社会专题。

(二)粮食问题

我们的粮食安全吗?

年5月22日,袁老在长沙逝世了。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稻米,在汉语中,不只是一个名称,在‘高产水稻之父’袁隆平看来,这个词的重要含义只有一个:生命。”

年全球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7.90亿吨,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表观消费量大约为27.35亿吨,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人均.83千克每年,结合年全球粮食库存量,目前全球粮食库存量仅够全球人口吃天左右。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提出我国粮食总产要达到8亿吨左右,才能满足我国未来对粮食的需求。社科院《中国农村发展报告》预测,到“十四五”期末(约年)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美国3.3亿人口,农业人员约万人,一个美国农民可以养活94个人,粮食还能出口;中国有13亿人口,3.3亿农民,一个农民只能养活4个人,粮食还不够。

虽农业现代化方式不可同日而语,我国粮农户均规模仅7亩,粮食进口和出口却是实情,我们的祖国虽然幅员辽阔,但耕地有限,一直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粮食的安全底线。年我国粮食安全粮食总量缺口达32%,隐性自给率仅有约七成,主要是大豆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高达86%;其次我国肥胖人口高达2.5亿、粮食浪费、种子安全等问题,如果对转基因作物影响有兴趣,可自行搜索孟山都!

(三)环境问题

年中国达到碳峰值;年达到碳中和。其中碳达峰的意思就是当每年碳排放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碳中和中国这片国土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排出的部分,也会被植树造林之类的手段消化掉,实现零值。其中煤占能源使用率要从现在的62%降至4%左右,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均会大幅消减,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将是中国的主要能源。

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排序问题,同样也对于传统产业提出了转型倒计时,也是一次能源革命,放弃固有模式,开启新的道路。和大众较为密切的出行交通,油车逐步下线,电车登上历史,其次建筑领域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工艺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也有助于缩小南北方,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传统高碳的产业结构,钢、煤和水泥、石化产品拿“碳”约束,实现低碳转型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控制房地产的发展速度和城镇化的进程。这谋求到碳中和背后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重工业城市的振兴和转型,又是一个课题。

(四)产业问题

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剂VS“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很重要,但是未来需要有更重要的产业和领域;当中国制造已经走入全球贸易中的时候,大国战略的“中国智造”也在悄然进行布局。

中国工程院发布的——面向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长期挑战,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在“十四五”时期筑牢产业安全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重点领域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瓶颈技术、前沿跨领域技术等,构建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实现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年,我国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性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专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

当期形势折射出,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是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刻不容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努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安全基础,力争到年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助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其他问题

除了房地产,以及以上的几件事,对于疫情之后的当下的中国,既有内部的就业医疗的民生问题,对民间资本管控力度的贫富差距调节力度,及南北方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情况,祖国统一的大愿;也有外部的全球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国际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综合国力,中国的崛起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美争霸”。

想起邓公提出“稳定压倒一切”,在当下,房企步入承担社会责任的新时代,行业调控之下,让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譬如碧桂园的农业科技创新,房企多参与一些比房地产更有意义的新兴产业。愿每个中国人有共同的信仰——民族复兴!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参考决策!

张明原创作品文中的意见和内容仅供参考和交流使用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凭良心写作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END--

Copyright

作者:太原楼评参考编辑:张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前策咨询开发顾问/市场/策略/培训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