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罕见进口巴西玉米,看我国的粮食贸易和粮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gansulawyer.net/

近期,有外媒报道我国罕见从巴西进口玉米。当然,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国不是每年都在进口玉米吗?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因此,有必要向大家普及一下,70年来我国粮食贸易的变化以及从进口看我国的粮食安全。当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回过头来,你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的出发点及原因。

我国粮食贸易:70年增长近90倍

从建国至今的70多年时间里,我国的粮食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上世纪50年代粮食以净出口为主,60年代以后以粮食净进口为主。同时,粮食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年之前,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小麦为主,占据了粮食进口量的80%左右;年以后,小麦进口量急剧下降而大豆进口量迅速上升,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品种。

粮食贸易量增长近90倍

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贸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代以前,粮食以净出口为主。上世纪50年代,我国是粮食的净出口国,年,粮食出口量在.6万吨左右,到了年,达到了当时出口的峰值.8万吨。出口的品种以稻谷和大豆为主,稻谷的出口量大约占到了世界贸易量的26%左右。

第二阶段:~年,以粮食净进口为主。从年开始,我国从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总量也从年的万吨增加至年的万吨。其中,在60年代年均进口量保持在万吨左右,而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年均进口量出现大幅增加,至80年代,年均进口量达到了一千吨以上。在这一时间段,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小麦为主。

第三阶段:年至今,净进口和净出口相互交替。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进口量和出口量均出现增长,但进口增幅明显大于出口,进口品种主要以大豆为主。

至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了1.6亿吨,主要以大豆、玉米等饲料用粮为主。

进口食物相当于近11亿亩耕地的产量

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在资源配置和消费中存在很强的替代性,按播种面积当量法不失为有效衡量农业外向依存度的综合指标。按播种面积当量计算,年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量折合播种面积,大约接近11亿亩。

贸易主要品种:大豆为主

从进口的品种来看,主要以大豆为主。年我国共进口粮食万吨,其中大豆为万吨,占比58.66%。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大豆进口量表现比较平稳,年均进口量在22万吨左右,但从年开始,大豆进口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至年,大豆进口量达到了.9万吨,基本和国内大豆生产量相当。到了年,大豆进口量则迅速上升至万吨,年以后,基本接近1亿吨附近,年首次超过了1亿吨。

我国为什么要进口这么多粮食?

之所以要进口这么多粮食,和消费需求是分不开的。

消费量增长了%

我国是粮食净进口国,因此,粮食总消费量等于国内产量加上总进口量,年,我国粮食产量为万吨,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量几乎和产量持平。年粮食产量为万吨,进口量为万吨,合计消费量为万吨。70年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增长了%。

消费量之所以如此大幅度增加,是和我国的人口数量和收入增长有直接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量贡献50%

人口数量增长和结构变化是影响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年全国首次人口普查数据,当时大陆人口5.8亿,至今已经有14亿人口,人口增加2.5倍左右,增加了8亿多人,按照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计算,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增长贡献了50%。

另外,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加速,目前陈正人口占比已经在60%以上,这也影响着粮食消费的结构和水平,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后,饮食结构也会与城镇人口趋同,也就意味着对肉、蛋、奶等畜牧产品的消费比重增加,而这一变化将会带来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的增加。

收入增长对粮食消费总量贡献5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元左右。根据经验,收入水平与食物消费关系密切。

在收入相对较低时,主要以解决温饱为主,食物消费以粮食为主;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对畜产品的消费增加,而当恩格尔系数达到30%左右时,畜产品的消费稳定、停止或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对畜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趋于稳定。根据测算,收入增长对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增加贡献了50%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要进口这么多粮食,是因为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量主要是由人口增加和收入增加所导致的需求增加。从进口品种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种大豆、玉米和大麦主要用做饲料用量和工业用量。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其实,从进口结构中我们就完全可以看出,我国的口粮处于绝对安全地位,但饲料用粮剧增。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已经由口粮安全转向了饲料粮安全。

从进口来看,美国和巴西是我国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在我国的粮食进口来源国中,最多的是美国和巴西,每年从两国进口的粮食量占比达到了70%以上。

以年的粮食进口为例,从品种来看,大豆主要来自于巴西和美国;玉米则主要来自于美国、阿根廷;小麦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大麦主要来自于乌克兰、阿根廷、加拿大和法国;高粱则主要来自于美国和乌克兰。以下表格为详细的进口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进口来源国相对较为集中,不同的品种,来源国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在粮食进口市场,一方面在进口粮价格方面缺乏定价权,另一方面进口来源国的不稳定也加大了我国的粮食进口风险。

为什么要从巴西进口玉米?

在以往年份,我国的玉米进口主要来自于美国和阿根廷,但在年,乌克兰的玉米进口量占到了29%,这主要是基于乌克兰玉米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原因。

巴西作为继美国、我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1%,而出口量高达世界贸易量的26%。而我国一直很少进口巴西大豆,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巴西距离我国较远,船期较长且运费较高,和美国及阿根廷、乌克兰相比没有价格优势;二是巴西生产的玉米以转基因玉米为主,进口审核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多数企业放弃进口巴西大豆。

为什么在今年就峰回路转了呢?首先,是基于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我国的玉米进口依赖美国和阿根廷,在年拓展了乌克兰的进口渠道,但俄乌危机使得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风险加大,从饲料粮安全考虑,拓展巴西玉米进口,从一定程度降低对美国和阿根廷玉米的依赖风险。其次,巴西玉米相对国内玉米价格便宜,从巴西进口玉米符合两国的利益。

总之,随着国际风云变幻,由于我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量对外依赖度较高,风险在逐渐加大。在充分发挥国内生产能动性,提高自身粮食安全的同时,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应对国际粮价波动风险也是必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