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心蚂蚁的人 [复制链接]

1#

来源:兽楼处

通往作品“神庙”的地面上,有一堆五彩斑斓的破旧垃圾袋,被放置成花朵般样子。每个垃圾袋上,都写了一个“会”字。

垃圾袋中间,埋着一朵粉色生日小莲花的电子贺卡。花瓣已经破损,但还顽强地传出电子贺卡中的音乐:祝你生日快乐。

这个由垃圾袋和生日小莲花组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名字叫《国际歌》。作品的作者,是80后艺术家戴莹。

戴莹年去纽约,在众多美术馆浸泡后,这个颜值不低的峨眉姑娘,决定把艺术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年,在美国做完个展后,她回到北京,在朝阳区黑桥村租了个工作室。黑桥村在一条紧邻东北五环的环形铁路里,到草场地和都很近,与望京产业园区相接。便宜的房租,让原住民只有两千的黑桥村成为了“飞地”:

不仅吸引六七万“蚁族”聚居,也吸引了上千位艺术家驻扎搞创作。

黑桥村很大。主路一侧是艺术家工作室,另一侧是村民和蚁族。两个群体几乎没有交集,除了城中村的生活琐事——垃圾成山、自来水污染、火灾、进村收费……

最终将他们变成了同一群体的,是拆迁。

戴莹回国的那一年,北京提出城市东扩。推土机在两年之后开进黑桥村,蚁族和艺术家如鸟兽散,暂住的家园眨眼只剩一地的碎石和断壁。

离开黑村年的冬天。戴莹在工地周边的村庄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有天她回废墟找材料,突然,废墟深处传来一阵时断时续的旋律。她顺着声音的方向挖,看到了一朵粉色塑料花,虽然几乎已经被压烂了,但还在放着微弱的“祝你生日快乐”旋律。

她觉得可能是某个小朋友刚过完生日,眨眼间,家被拆迁,化作一片废墟。在寒冷的傍晚,机械的乐音与萧瑟的天气交织,戴莹觉得心底一阵悲凉。她忍不住想创作点什么。

这位擅长在宣纸上挥洒色彩的小清新,艺术主题发生了剧变。她开始扎根劳动人民,时刻注视并感知着周遭的一切。从大动土木的城市街道,到现实中所有被遗忘的群体。她从偏重个人记忆的艺术创作,转向了更为深入群众的表达。

她在今日美术馆正在做的展览,名字叫:

为了忘却的纪念。

1

比戴莹更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