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k2eg36/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普遍存在,但是却一直被人们忽视,但是却人人都非常熟悉的生物,它们就是这个地球上小小的“搬运工”——蚂蚁。
一个有趣的观点是,很多研究者都表示,蚂蚁是一种“二维生物”,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人类是生活在三维世界之中的,而蚂蚁则是来自于二维世界,真的如此吗?
蚂蚁是二维世界的生物?
为何说蚂蚁是二维世界的生物呢?这个观点究竟由何而来?答案是根据爱因斯坦的一个比喻。
提到爱因斯坦,我们都知道,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聪明的科学家之一,在爱因斯坦生前,通过科学研究,爱因斯坦提出了很多的预言,比方说黑洞、虫洞等等,同时,也包括爱因斯坦在研究宇宙的时候,提到过的“多维空间”。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具有多个维度的,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这也是支持生命存在的最低维度空间,高维空间的生物,是可以控制和创造低维空间生物的。
因此,多年来就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世界,事实上可能是虚拟的,是由四维空间中的生物创造出来的。
而人类,作为三维空间的生物,也可以看做是三维空间(我们所在世界)的最高主宰者,我们也是可以往下创造二维空间和一维空间。
那么,爱因斯坦究竟是如何形容蚂蚁的呢?爱因斯坦认为,蚂蚁作为一种非常低等的生物,当它们被放置到一个球面物体上的时候,事实上,这些在球面物体上爬行的蚂蚁,本身是并不知道自己是位于球面物体上的。它们会认为自己就是位于一个平面物体之上,然后一直爬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不过是爱因斯坦所进行的一个比喻罢了,但是后世却有很多人根据爱因斯坦的这个观点,认为爱因斯坦在表示,蚂蚁并不是三维世界的生物,而是来自于二维世界中的,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在生活中,我们会像漫画书中的人物形象,称作“纸片人”,简单来说,就是这些漫画人物都是平面的,而并非立体的。
同时,漫画人物也被称作“二次元”,简单来说,就是它们属于人类创造出来的二维世界中的一员,由此可见,所谓的二维世界如果真的存在,那么,它们不过是人类通过漫画、小说等方式,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个平面世界罢了。
再让我们看蚂蚁,我们都知道,蚂蚁并不是一个平面生物,它们是活生生的立体生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蚂蚁并不是二维生物,而是和我们一样,都是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而且蚂蚁也是地球上生命一代代演化而来的物种之一。
那么,既然蚂蚁是不是二维生物的真相,如今终于搞清楚了,不妨再让我们看另一个问题:蚂蚁的祖先又是谁呢?
蚂蚁的祖先
根据多年前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蚂蚁,距今至少有1.4亿年-1.68亿年的时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蚂蚁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蚂蚁和黄蜂属于近亲关系,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好奇,我们都知道,黄蜂是会飞的,可是蚂蚁却普遍生活在地下,那么,为何在远古时期,黄蜂会抛弃自己的翅膀,从而选择进入地下变成蚂蚁呢?
一般来说,自然界中一个物种朝着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向演化,都是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比方说原有的生存方式,导致它们栖息地减少,再也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或者是竞争压力过大,天敌数量增多等等,这些都会让它们放弃原有的生存方式。
当然,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方说,在白垩纪时期,曾经有一种仅有几十厘米大的小型陆地蜥蜴,因为受到了恐龙的压制,导致它们走向了灭绝的边缘,最终没有办法,它们进入海洋,通过一代代的演化,最终变成了白垩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沧龙。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人类的祖先身上,如果人类的祖先没有来到地面,没有尝试着解放双手,那么可能一直到今天,人类也不会出现,由此可见,虽然放弃原有的生存方式,对于生物来说,前期的进化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就会为自己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蚂蚁的祖先想来也是如此。根据化石考证和DNA追溯,研究者表示,现代的所有蚂蚁物种,都是黄蜂的后代,而且从黄蜂变成蚂蚁的过程中,黄蜂也是经过了12轮的独立进化,最终才演化成了地球上上万种的蚂蚁,可以说,这种进化之路也是非常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地球上,仍然生活着非常原始的蚂蚁,它们被称作“火星蚂蚁”,生活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之中,全身金黄色,藏身于土壤之中,而且它们的身上,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特征,研究者认为,“火星蚂蚁”事实上就可以看做是黄蜂朝着蚂蚁演化过程中的证据之一。
了解了蚂蚁的祖先,不妨再让我们看另一个问题,既然蚂蚁不是二维生物,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三维生物,那么,蚂蚁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眼中的世界一样吗?我们在蚂蚁的眼中真的不可见吗?
蚂蚁眼中的世界长什么样?
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如果一个人站在了蚂蚁的面前,挡住了蚂蚁前进的道路,那么,蚂蚁并不会知道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而会认为自己是遇到了一座高峰,会爬上人体,然后想要越过这座“高峰”。
从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意味着,在蚂蚁的眼中,我们似乎是不可见的。真的如此吗?根据研究显示,蚂蚁的眼睛,是由上百个单个眼睛组成的复眼结构,这意味着,蚂蚁眼睛的分辨率,事实上要比我们眼睛的分辨率差很多。
研究者认为,蚂蚁的视力,大约只有人类视力的10%左右,这也意味着,在我们的眼中,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清晰的,而在蚂蚁的眼中,它们看到的事实上不过是一个个模糊的物体,所以,当我们站在蚂蚁面前,巨大的身高差距,再加上蚂蚁本身就看不清我们,自然将我们看做是一个个“高峰”也就在所难免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也会和笔者一样好奇,既然蚂蚁眼中的世界是模糊的,或者说,我们可以说蚂蚁就是一个自然界中的“盲人”,那么,蚂蚁又是如何寻找食物,并且找到巢穴的呢?显然,这非常令人不可思议。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虽然蚂蚁非常小,但是在它们的头顶上,却有着2根触角,这其实就是它们的“眼睛”,它们可以通过触角来寻找食物,同时也可以通过触角来辨认方向,这样一来,即使蚂蚁眼神不好使,它们也完全不会找不到食物,而且它们的触角还可以帮助它们和路上遇到的同伴打招呼,彼此之间团结起来,一同搬运食物回家。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蚂蚁事实上存在着属于它们的文明,甚至当人类文明消亡后,蚂蚁可能会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主宰,真的如此吗?
蚂蚁是否具有文明?
其实这个问题,人类是很难回答的,因为如果我们说蚂蚁并不具有文明,事实上我们也是无法证明不了的,这就让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死命题”。
毕竟,人类对于生命的了解实在是太匮乏了,比方说我们对于外星文明的想象,总会认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然而事实上,文明的发展是不同的,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并不意味着其他文明也是如此,蚂蚁也是一样。
说起来,蚂蚁虽然是一群不起眼的生命,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不可小觑的存在,有观点认为,蚂蚁可能已经实现了“低级文明”,只不过它们的文明发展过程和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并不清楚罢了。
只自然界中,蚂蚁是非常典型的社会性群体,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蚂蚁个体之间是存在着明确分工的,同时,蚂蚁还会照顾幼体和老年蚂蚁,并且会为它们建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同时会为它们提供食物。
此外,蚂蚁还是地球上的建筑大师,它们的巢穴事实上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个“微型城市”,里面结构复杂,但是却结构分明、功能性极强,这也是很多动物不具备的。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蚂蚁未来有机会取代人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