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电讲座北京电影学院贾樟柯导演道与 [复制链接]

1#

年5月30日,贾樟柯导演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道’与‘术’——从理论到实践”的学术讲座。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贾樟柯导演回顾了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求学生涯,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实践,强调经过系统学习形成的美学共识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电影学系将讲座整理成文字版,现将讲座内容分享给大家,供大家阅读、学习。

贾樟柯论电影

道与术:从理论到实践

贾樟柯(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贺红英(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系主任、教授)

电影理论学习中建立的美学共识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很高兴回到母校跟大家见面。在刚刚播放的电影学系宣传短片里出现了非常多让我感到惊喜的元素,比如西土城路4号的门牌,还有王志敏教授等等。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时,王志敏教授是我们的主任教员,对我们关爱有加,他不仅把我们接到学校,还在他家招待我们度过了很多周末。

贾樟柯导演讲座现场

我的老家是山西汾阳,电影资源非常少,唯一跟电影有关系的便是我的写作还算可以。北京电影学院作为国内当时唯一的电影学院,年在我看到招生简章的时候发现电影理论专业考写作和影评,因为喜欢电影,就选择了电影理论专业,但其实当时我也不太了解这个专业究竟会学什么。直到入学以后,我才进入到了对电影理论逐渐理解的过程,并且电影理论也开始支撑并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之中。

《世界》()贾樟柯

直到今天我都会在很多场合讲,北京电影学院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我们当时除了公共课以外,有几门很重要的电影通识课(编者注:贾樟柯导演指的是电影专业的基础课)就放在我们大学的前两年学习过程中。比如,电影摄影课我们就上了两年,当时授课的是穆德远老师,他在教我们摄影理论基础后,我们都要去拍照、进暗房、放大照片。到了大学二年级,穆德远老师带我们去了很多摄制组看现场,我觉得受益很多。电影技术课的老师是李念芦教授,她用一年的时间做了整个电影流程的讲学,周登富老师也是通过很多案例讲述了电影的美术工作。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同学,所谓“术”,即电影制作方面,基本上就师傅领进门了。

因为我学的是电影理论专业,所以对这些电影通识课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深度也不一定跟其他专业一样。比如虽然我们学电影美术,但我们不会去画素描,也不会去写生,老师会大概讲电影美术的分工、流程,还有古装片的置景、搭景等,也会做相关的大师研究和电影研究。我不知道北京电影学院是不是现在还保留了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其实促成了后来常常被大家说的电影学院表演系、管理系、摄影系等很多专业都出导演。通过大学前两年的电影制作、电影基础学习,普及了电影的工艺知识。只要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只要是有心人,电影制作流程在课堂上都可以学到。

在我所学的课程里面,我觉得有一门全年级一起上的《影片分析》课非常重要。每个老师都会拿他最擅长的、喜欢的一两部电影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和讨论。当时汪流教授还在,他便会讲《*断蓝桥》。这门课重要在哪儿?我觉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集体观看电影以及讨论电影,他们会在争论与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在美学上的共识。

《*断蓝桥》()茂文·勒鲁瓦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当时看了一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电影,叫《爱情故事》。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变焦镜头特别多,这在上世纪60、70年代很流行,从全景推到人的特写,或者从特写到全景。《爱情故事》中便充斥着大量的变焦镜头。当时影片分析课的老师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焦距镜头实际上是光学镜头才能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视觉特点,它跟我们的眼睛不一样,人眼是不能变焦的。我就提出来要慎用这种镜头手法,因为它跟我们感知现实世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这样的视觉模式。当时所有的同学都在,我们就依据这点在讨论中形成了共识。

我们电影学院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工作以后的伙伴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同学。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如果想使用变焦镜头就有了基础,一般我们会在这里停顿一下,讨论究竟应不应该用,会互相提醒这样会不会太人工,或者会不会太做作。课堂中不同的电影都会给我们带来讨论,它逐步形成了我们在美学上的统一认识,成为我们日后工作的基础,而后实际上形成了阶段性的美学热点。我们常讲强强联手,为什么强强联手?因为很多基本的问题,都是我们在学校里通过影片分析等不同课堂上的讨论有了基础,在高起点的讨论中降低沟通成本。

电影史视角下的“电影是什么”

进入大学二年级,我们逐渐开始了电影理论的专业学习。在其中所学习到的电影史知识直到今天我都相当受益。我们学习电影理论有一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电影?我们要理解它,就要从电影实践看,因为电影实践有一个脉络性、框架性的构成,就是电影史。

为什么会产生电影?我们在学习电影理论之前不会问这个问题,就像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互联网,等他们长大也不会问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互联网,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有互联网。我们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有电影,从很小就看电影,所以也不会思考电影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电影这样的问题,但这其实是电影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在电影的早期发展阶段有这样的疑问,电影是艺术吗?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电影理论家解决了,不过后来又继续出现了电影史背后的技术又如何推动了电影美学的变革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细致的电影历史学习才能得到解释和感悟。

电影是什么?其实没有终极答案,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电影意识、电影素质,建构起自己理解电影的框架。当你日后在创作的时候,是成为一个有知识体系的创作者,还是一个完全依靠感性的创作者,二者的差异很大。电影生涯是漫长的职业生涯,我们无时无刻不会遇到新的文化思潮,还会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学会判断社会。如果我们有严谨的电影理论积累,便会沿着人类的各种思潮,掌握各种理解人世间万物的角度与方法,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它们能让我们作为突破口去理解这个世界与社会。

《小武》()贾樟柯

你掌握的电影史脉络实际上会形成日后非常重要的创作起点。这里的创作起点即你在电影方面的见识,在电影诞生的这一百多年时间里有着无数的创新与实验。如果我们没有广阔的电影史学习,没有见识的话,很可能我们会陷入自以为是的境地里。但是,你的创作起点如果能够掌握电影史基本的前沿脉络和纵向发展脉络,其实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或者找到了一把梯子,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找到了推陈出新的支点。正如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形成的规律对我们理解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为什么会产生电影,这个元问题的回答就需要我们学习历史、学习电影史的内在。造型艺术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开始,到绘画、雕塑的产生,它就一直希望把人类社会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这种内驱力最终推动了摄影术的诞生。不过,摄影的问题在于它是一个决定性瞬间,而人类的现实状况是时间里的运动,于是又发展出了活动影像。之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早期色彩还原不逼真的染印法到可以更加逼真还原世界颜色的伊斯曼柯达胶片,再到现在的3D电影,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技术都在逼近真实世界的还原。VR电影产生于我们在现实世界可以自主进行的观看,环形、多角度的观看方式增强了我们与影像的互动性。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任何新科技的到来,当你掌握了技术推动艺术发展的脉络,就能够从容地拥抱它、使用它、拓展它,你都能理解电影发展的总体内驱力、媒介形式都是在朝着逼真还原世界的本来面貌在推进。

我觉得电影史的学习还会让我们接触更多元的电影风格和类型。我们最近在筹办山西电影学院的过程中走访了很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标放每周都在放映随着课程进展而出现的电影原作,使得我们能在大空间里看画面、听声音,各专业可以透过大银幕学习电影史,从技术、美学等层面了解前人的工作。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是通过电脑观看电影,那种空间感以及视觉印象都是不对的。

论电影理论

我们学习的电影理论分为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经典电影理论大多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包括爱森斯坦、爱因汉姆等人的理论;现代电影理论结合了很多文化分析的方法,比如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我个人对经典电影理论非常着迷。经典电影理论看起来很枯燥,但实际上它带有电影发明期创作者、实践者的疑问和畅想。最早的问题是电影是不是一种语言。爱森斯坦借助于音乐、建筑思考并界定电影可以是一种语言,由此产生了蒙太奇美学,即利用镜头组接(所产生)的神奇化学作用。

在我们这个年代,电影媒介已经非常成熟。就像看一个人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可能从他小孩子阶段去观察,他没饭吃会哭就让我们意识到饥饿问题、吃饭问题对人类太重要了,但是当我们到了成熟阶段,根本不会有饥饿的问题,这就出现了我们意识不到的元问题。

为什么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历史学习要回到电影刚诞生的默片阶段?因为那个阶段的电影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和天性,对早期电影理论的学习不是过时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捕捉电影婴儿时期可贵的天性。电影理论只能分为经典的、现代的和当代的,但不能说经典电影理论就过时了,更不能因为不拍默片了就不去看默片时期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有一次我跟日本导演黑泽清导演交流,他说他现在剪片还保持默片的剪辑方法,虽然声音可以帮助电影解决叙事中的很多问题,但他在剪片过程中不带对白,希望即使不听声音看影像也能充满动作性,通过视觉影像把叙事完成。

经典电影理论与如何拍电影、如何形成自己的电影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电影理论更靠近文化分析,在学习的时候我觉得现代电影理论离创作较远,但是很快调整了这个想法,我觉得不对,它也非常重要。你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现代电影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怎么理解人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在90年代末开始活跃的导演跟前辈导演有很大的变化,即我们的电影表现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