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发布一道新加坡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一位家长留言,“在中国也就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让我陷入了沉思,老婆是虎妈,对娃要求很严格,搞了一摞习题册/密卷什么的,要求我家娃一天必须做一篇。
娃她妈也不是乱买,也是泡论坛,混宝妈圈,综合了各家口碑精选的材料。可我却有异议,从难度上,中国学生做的题怕是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最难的了吧?可是难就是好,就有价值吗?
这些题册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相当刁钻,让我这个工程师爸爸也要挠头苦想,更何况是孩子呢。偏题、怪题成了出版社的终极目标,因为题简单了,宝妈们就会觉得水,没有价值,题册就没有销量。
娃在新加坡读书时,考试是可以带计算器的,欧美学校考试也是可以带计算器的。更夸张的是,听过还可以带“小抄”进考场呐!?在中国这是不可思议的,在上大学之前,都得笔算。在这背后,是不同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强调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欧美的老师更愿意启发孩子的数理逻辑能
而数学不止需要有计算能力和记忆能力做基础,更需要抽象能力、过程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欧美国家的数学老师们更愿意在后者多下功夫。他们认为,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花了太多时间练算术和死记硬背,放在数理逻辑上的时间就少了,得不偿失。
比算数能力,中国孩子和印度孩子都占优势,欧美孩子会输得一塌糊涂。但由此就得出结论,中国孩子数学好也有失偏颇。数学大师丘成桐就提过一个尖锐的问题,近些年中国为什么很少出数学人才?我们国家倒是给美加澳送去了很多合格的会计师、精算师。
类比一下乒乓球运动,中国有多少小孩自幼练习乒乓球,庞大的群众基础让中国乒坛独步天下。在数学上,中国孩子和家长的付出比乒乓球多多了,如此基数下,应该数学界就被中国人包揽的了呀。丘大师言语尖锐,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
说了半天,看看美国“小抄”长啥样,这是美国马里兰州教育部门的一份资料。这份资料是印发给当地的中学生的,上面有几何公式还有单位换算表。是的,你没看错,不用背,公式全有。
中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差异很正常,我倒觉得,二者都有些极端,基本功打不牢后续也走不远,只打基本功少思考只会成为计算机器。
说到这里,我偷偷地把娃题册中的“尬题”划掉了,告诉娃别在上面浪费时间。娃和我站在同一战壕里了,她会和我讨论哪些题出得好,值得练,哪些题垃圾,浪费人生。
有志参加海外留学考试的同学就把上面的材料收藏了吧,清晰可打印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