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房地产带盐人”的第篇文章,前一段时间连续在写不同城市,以及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今天我们恢复到大视角的话题,关于房地产市场未来若干年,提供一个视角来分析。
这个视角就是人口结构问题,这个角度不新,但容易被人忽略,人们总爱从市场供需、金融和*策乃至国际环境来分析楼市,虽然我们是个典型的带有*策影响的市场,但不可能脱离开基本面去谈市场。这个基本面就是人,人口结构是个可以展开的话题,包括年龄结构、就业、收入、学历、消费能力和倾向等等都是结构问题,是人口结构的展开。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一来是因为看到有专家学者在对经济发展预估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估计在0%-1%,未来3-5年是困难期”这样一个观点;二来是疫情之后跟旅居日本的朋友的一番讨论。今天的话题不单纯说房地产,也不单纯说经济,我认为目前我们除了眼前的疫情实际上中长期的挑战是综合的问题,它不会仅仅因为某个方面解决而迎刃而解,未来因为人口结构而带来的持续变化是值得重视的,将深刻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很多人问我接下来房地产会怎么走,我想你看懂了这篇人口的文章,也就知道了。
我先提纲挈领:房地产深层次的基础是人口,人口结构是经济的本质。
人口结构的第一个维度对照:年龄和学历
年龄和学历的结构对比实际上是判断是否“未富先老”的参照,年龄和学历的分布意味着我们国家有多少人有机会去获取更高收入,在城市里谋生(享受城镇化受益也贡献经济红利)。
这两个维度中越是年轻且学历高的人,越有可能生活在产业基础聚集的城市,有收入且相对有保障(对贫困的压力小),同时有消费的意愿;我们简而言之,这个群体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可以抚养他人,无论是抚养子女还是通过交纳社保来养活领社保的人,同时为了抚育后代有购房和其他消费的需求。
反之则意味着不足以有收入和福利来养活自己,或者缺乏必要的保障,这种情况下需要他人(社会福利)来养活。
中国与目前发达经济体的一个显著差异在于,我们拥有14亿人,但是学历、收入总体不高,并正在加速老年化。下图为中国年龄结构的一个预判,当然这个数据依托是本世纪初的时候做的。
其实无论上面那张图,很直观的,未来20年我们即将迎来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人口结构,并且,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并生现象就是,老龄化的人口收入并不高,且福利不足以覆盖他们的生活保障。
截止年末的统计数据,我国总人口超过了14亿,当然由于一些原因统计可能仍有尚未包括的部分,但与实际差异也没有那么大。我们来看下当前的各年龄段的人口占比:
0-15岁人口为24,万人,占总人口的17.8%;
16-59岁人口为89,万人,占64.0%;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万人,占18.1%,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万人,占12.6%。
与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9万人,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万人,比重上升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好了,你也可以不必细看这些数据,知道总体的趋势是什么即可。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斜率上升,“十四五”期间中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届时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以年起算,再过3-5年,中国人口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再过7-10年,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我们再来看一下联合国对年中国人口结构的预估:
再看学历分布情况,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截止年末:
博士研究生:80万人,0.%;
硕士研究生:万人,0.6%;
本科生:万人,3.98%;
大专生:1.89亿人,13.5%;
高中生:6.01亿人,42.92%;
高中以下:5.45亿人,38.94%。
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81.86%。
我们过去几年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中国本科生只有4%,看数据假设研究生,中国本科以上人口略超过4%,如果加上大专学历,我国18%左右的高等教育覆盖。这起吗意味着在教育基础上,这部分人去获取一份更理想的收入的可能性大于其他72%。
在这里我不否认学历低的人在过去30几年改革红利中创富的大有人在,甚至一开始敢冲敢闯的往往学历并不高,我也不否认收入和就业不能“唯学历论”,如今大量本科毕业生慨叹工作不好做,只能做社畜,收入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之类的观点。我只是说大概率,基本情况上来看学历还是收入的一个普遍保障。
粗略地说,到年,一个72%左右学历在高中和高中以下的庞大人口国家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而且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少子化和老龄化,以及福利尚未充分覆盖人群,这几件事将同时到来。
再来看看我们的储蓄、收入结构
央行年5月份数据,住户部门存款增加了亿元,今年前5个月,住户部门存款一直在增加,这意味着居民正在抓紧存钱。截止年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余额达到了87.8万亿元,人均存款6.27万元,户均存款16.93万元,储蓄率高达到43%左右。
央行数据还显示,目前中国14亿人口中,约有5.6亿人银行存款为0。这意味着有高达40%的中国人,过着没有存款的日子,其中每5个人里就有2个中国人无钱可存。央行数据继续显示,这5.6亿没有存款的中国人,主要以年轻人、低收入群体和购房者为主。据某银行年储蓄客户年龄结构分析,40岁以上储户占比约55%,30岁以下储蓄客户占比约15%。
我们简单一句总结——财富聚集的马太效应,以及因为收入结构导致的消费分水岭,将极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我们看以下几件事:
1、过去几年拼多多的崛起,你左看右看周围很少人用啊,但是拼多多市值一路暴涨,成交量数据也力压京东,仅次于阿里,创始人*铮现在是中国富豪榜第三,仅次于二马。这恰恰说明更多人需要的是便宜货,而不那么在意品牌和品质,更在意价格,这说明我们的消费力水平实际上没有媒体整天鼓吹的“中产消费”那么高。
2、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元;
3、招商银行是我国私人银行和零售业务做的比较好的商业股份制银行,其公布的客户存款分布图显示,1.8%金葵花卡(含钻石卡)客户拥有80%存款,而另外98.2%客户只有20%存款,说明2%左右的人可能拥有全国约80%财富。银行的客户结构是大同小异的,可以推算,按照8.3亿存款人口,88万亿的存款余额总数来切分,1%左右的人群,也就是万人的富人群体,拥有了近70.4万亿的存款,这部分人的人均存款余额为万元;剩下的8.14亿有存款人口,人均存款也就2万多元一点。
根据年数据,按照全国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划分,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月均收入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月均收入元。
少数人掌握大量财富,大多数人逐步走向相对贫困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由于财富的聚集效应,但是占比大量的低收入者消费不足以拉动经济,而高收入者的消费在国内市场还是有限,因为高收入数量实在是太有限了,他们通过支出拉动经济得看投资,可是当消费不足的时候,投资也是缺乏动力的,所以资本流动效率就不高。
重点提示:房地产行业与经济一样,既需要消费、也需要投资拉动,无论是普通人的消费,还是高收入群体的投资。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人口分布
提示一句:如果觉得以下数据太繁琐,可以直接看下面图片及后面的文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年前三季度中国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9.78万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长6.2%。按三大产业来看,前三季度完成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43,亿元,同比实际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亿元,同比实际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亿元,同比实际增长7.2%。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6%、39.82%、54.02%。
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年末,我国就业人口规模稳定在7.7亿左右。二三产法人就业人口3.8亿人,从事二三产个体经营户人员接近1.5亿人,二三产总体吸纳就业人口约5.3亿人。
与年比较,第二产业法人从业人员为.8万人,减少2.0万人,下降10.4%;第三产业法人从业人员为.7万人,增加.2万人,增长28.9%。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大幅度上升。
我们来看下作为对照的美国,同样年,美国就业人口约为1.5亿,第三产业贡献了美国80%的就业,约为1.2亿人;年,中国就业人口约为7.7亿人,第三产业贡献了中国47.4%的就业,约为3.65亿人。那么我们国家能不难在服务业上也提供80%及以上的就业呢?如果能,则我们的第三产业将直接养活超过6亿人口,与现在的情况比差距是2.5亿人。如果不能,我们如何给这些人创造就业和收入,如何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这就是是个问题。
很多人提到中国是世界工厂,的确,我国制造业规模效益在扩大,但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提升,包括技术在不断提升,导致制造业的用工规模总体是下降的。今后,还将有大量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其中,金融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两个行业不可能大量吸收就业人口,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劳动力学历要求通常大专以上。包括房地产开发行业,也是资金密集型的服务业。所以这些高大上的行业的特点就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低学历就业人口(高中及高中以下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要大量解决就业还得靠这些行业。
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住宿和餐饮业都是低收入水平行业,而由于前面说的人口结构问题,只有低收入水平行业能吸纳足够的就业人口。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继续发问,既然我们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我们未富先老,我们大量的人群收入不足以支撑养老和福利,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将面临未富先老。那么就没有什么其他可能性吗?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房地产行业来说。
我的回答是:方法和机会当然有,我认为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除了提升经济收入、女性就业、鼓励婚育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将福利保障向低收入者倾斜,解决他们的教育和生活所需,这长远看会释放需求,增加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2、坚持城镇化的同时,产业分波段转移,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中西部产业承接,而不是让投资都跑到越南这样的国家去,越南的人口结构非常年轻,而且劳动力成本低,最近又刚跟欧盟签订了自贸协议,这类国家在跟我们的中西部抢产业。保障我们中西部城市产业聚集、发展规模,就能提升城镇化,有助于提升福利保障。
3、走出去,无论是市场、技术、投资还是其他方方面面,建立产业优势获取跟发达经济体一样的高利润空间。
这样的发展机会在当前世界上我们有这种地位和机会,也有这种挑战,房地产的投资实际上也是对国运、对所投资城市的发展的一种判断。
更多地产专栏文章和行业资讯,楼市分析,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