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独霸供应链,踩着巨轮碾压独立站同
TUhjnbcbe - 2024/4/5 23:38:00

“SHEIN(希音)在服装供应商处,已经掌握了部分收货定价权。”

一位快时尚独立站卖家向《蓝海亿观网egainnews》反馈,他向工厂拿货,基本上参照SHEIN的拿货价格,进行一定比例的提升,才能拿到货。

SHEIN已经是快时尚DTC品牌出海的风向标。

自诞生以来,SHEIN就裹挟着浓浓的“杀气”既让中国的快时尚独立站品牌看到了一条出海的明路,同时又以绝对的优势对竞争对手展开无情的“碾压”。

(图:SHEIN独立站产品)

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快时尚独立站卖家,正在被以SHEIN为首的一批头部品牌“牵着鼻子走”。SHEIN们从工厂以多少的价格拿到货物,其他中小卖家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往上加钱。

SHEIN是有这个实力。

最新数据显示,SHEIN在年的营收近亿美元(亿人民币),在一众跨境电商知名企业当中堪称一骑绝尘。

能够支撑起亿美元营收额的服装采购量有多大?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成为SHEIN的供应商,接下来一年哪怕没有其他人采购其衣服,该工厂依然能够活得有声有色。

然而,SHEIN低价、优先的采购,近乎“独霸”供应端,对同行服装卖家形成了“碾压之势”。

但凡做生意,同行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资源上的竞争。

货源上存在竞争,一件衣服省一元钱,万件衣服就省了万元的成本。热销产品优先供应权,早一天上架,就多赚一天的钱。

而SHEIN对中小卖家造成的压榨,也是赤裸裸的。

●SHEIN在采购价上对卖家的“碾压”

在这方面,深圳快时尚独立站卖家Wendy非常有发言权。

其公司的产品,跟SHEIN在同一个选品池。Wendy反馈,SHEIN从工厂拿货,平均每件衣服要比其公司便宜5元。

这5元钱看上去不多,实际上落到一件衣服的成本上,占比就很大了。更何况快时尚产品本身就以低价著称,别说成本上便宜5元,即便便宜1元钱,也能在成本上造成巨大的优势。

更别提SHEIN体量上的庞大,又会在物流端获取多大的成本优势。

图:卖家在地摊上找到SHEIN服装样衣

事实上,跟SHEIN在同一个选品池,对许多卖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幸运的事情。广州独立站卖家Tinner直言,就像吃人家剩下的残羹冷炙一样,对供应商而言,两者的地位上有天然的差距。

Tinner的选品池不仅跟SHEIN重合,也跟跨境通旗下的Zaful等几个快时尚大品牌重合。工厂一般都是先接到SHEIN等头部大企业的订单之后,根据对方订单,再额外多生产一部分。

大批量的订单交付给SHEIN之后,剩下的“汤汤水水”才轮到Tinner挑选。价格上自然是没有竞争力的,毕竟体量比不上大企业,议价权太低。

●售价上的“碾压”

从供应端拿到的成本优势,最直接的会体现在价格优势上。SHEIN对比一般独立站卖家能够拿到5元的产品优势,那么在销售上,必然要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SHEIN赖以成名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便宜。在其独立站上,售价几美元的产品随处可见。

(图:SHEIN上随处可见的低价商品)

一位消费者坦言,近日在SHEIN买到了7美元的包,1.5美元的发夹,近期消费降级到不像话。

(图源:微博)

据国内某私募股权负责人表示,SHEIN上3美元一件的T恤,跟Zara上一件30美元的T恤看上去一模一样。

美国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有钱,尤其是是Z世代年轻人。

美国人过了18岁,学费和生活费,要靠自己打工或者贷款、助学金来支撑。这些兼职的年轻人,是SHEIN低价商品的忠实支持者。

目前,美国青少年的日常开支达到了历史最低,仅为美元,而在年,则达到了0美元。

(数据源:PiperSandler)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选择谁?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SHEIN击败了ZARA、HM,还“碾压”了它们的新对手们,包括Boohoo,ASOS和Missguided。

价格战的本质,是利用成本优势打击对手。

显然,SHEIN具备打价格战的实力,但更多的跨境电商独立站卖家并不具备与SHEIN展开价格战的能力。

据泉州快时尚独立站卖家Anne反馈,同样一件T恤,她们需要卖到20美元才能保证不亏本,但是在SHEIN却低到7美元,巨大的价格差距下,Anne根本不敢有“向SHEIN发起挑战”的勇气。只能在强大的SHEIN背后捡捡漏,捞一捞SHEIN们看不上的小市场。

“这是一个循环,对SHEIN来说是正向良性循环,对我们来说却是恶性循环。”Anne说,SHEIN凭借庞大的采购量压低采购价格,再以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提高之后,消费者的消费体量自然也就大上去了,又造就了SHEIN更大的采购量,进一步压低采购价。

对中小卖家来说,就是一步慢,步步慢,一不留神就会被挤出快时尚DTC品牌市场。

●优先供应权的“碾压”

相较于成本上的压制,进而导致价格上的优势,更让普通DTC快时尚出海品牌绝望的,是优先供应的权限。

广州女装独立站Lily反馈,SHEIN的订单量十分庞大,国内工厂高效而庞大的产能,都无法满足其需求,大量工厂被纳入到其供应体系当中。

Lily此前找工厂拿货,一般5天时间就可以拿到。但跟SHEIN的选品池重叠之后,一切都变了。工厂给Lily的排期排到了下单之后29天,才开始生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Lily只能提前订货,比如3月订4月的货。但这样一来,问题也很明显,快时尚女装产品更新换代十分快,Lily的产品风格跟SHEIN的重合度又高,导致其反应速度往往跟不上。

SHEIN已经卖了一个月的款式,他们才刚刚拿到货。等到他们开始卖,消费者对产品的热度已经下降了。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Lily不得不事先销售虚库存,所谓销售虚库存,就是指产品还未拿到,就先把产品图片挂到网站上卖,消费者可以提前下单。等到产品到了,再行发货。

这样做能够满足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购买到最新款产品,但代价也很重,那就是消费者体验度十分差,下单完一个月,产品才会发货,消费者必然在无尽的等待中消磨掉所有耐心。

如今,Lily正在寻找SHEIN供应链体系外的工厂,想要绕开SHEIN,避免这样的情况。

Lily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上文提到的Wendy也遇到了类似情况。SHEIN给国内某个工厂下满了订单,恰巧这个工厂也是Wendy的供应商之一。这就导致工厂给Wendy的排期延长到了15-20天以后。

无奈之下,Wendy也采取销售虚库存的方法,但却遭遇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滑铁卢。消费者下单之后,由于长时间未能发货,退货订单纷至沓来。

为此,Wendy不得不跟工厂取消货值万的订单,直接导致工厂拒绝跟Wendy的再次合作。

仅仅靠着在供应端的采购优势,SHEIN就能将一大批快时尚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更遑论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太效应在SHEIN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新速度的碾压

除此之外,SHEIN“闪电”般的上新速度,碾压了大量服装同行。

曾几何时,ZARA以3-4周的生产速度,碾压了需要6-9周的传统零售商。然而,随后崛起的Boohoo、ASOS和Missguided又以1-2周的速度,“碾压”了ZARA。

如今,SHEIN以3天的“设计及生产”速度,再度“碾压”ZARA的新对手们。

3天或许是极端情况,但一个SHEIN的顶级供应商表示,从收到订单、面料到将成衣送至SHEIN仓库,只需5天:面料制作1天,裁剪、车缝和收尾3天,二次工艺,比如绣花、印花等,只需1天。

或许,SHEIN的每一件服装的生产周期无法碾压对手,但至少可以说,大部分服装生产周期、上新速度已经超越了同行。

在此情况下,SHEIN的上新速度非常快。其

1
查看完整版本: 独霸供应链,踩着巨轮碾压独立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