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美国核战略演变及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
TUhjnbcbe - 2024/5/20 20:11: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从地区性遏制、大规模报复到灵活反应

殷雄吴春喜

美国是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始作俑者,最初具有核垄断的绝对优势。但是,年8月29日,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结束了美国的垄断地位。当时,斯大林说:“从此不会有战争了。”的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两国没有发生直接战争。但是,核战争的阴霾却一直笼罩着世界。即便是苏联解体之后,美俄双方也没有因为世界形势的缓和而放弃各自的核威慑战略。尤其是美国,始终把核威慑战略作为维护美国所谓的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

二战之后,美国的核战略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几经调整,有时候甚至是根本性的演变。但始终把核武器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国家战略威慑力量。当然,其本质就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与称霸世界的野心。

本文将通过系统梳理,分上、中、下三篇展现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核战略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核垄断和绝对优势:杜鲁门时期的核战略——地区性遏制战略(—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最强大的军事大国。同时,美国的军力也达到新的巅峰。二战之前,美军总兵力只有30多万人,国防预算1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美军总兵力达到万人,国防开支攀升到亿美元。除了陆军稍逊于苏联之外,空军和海军的力量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美国还利用战胜国的优势,大肆扩张势力范围,在全球建立了多处军事基地,世界上每一个海域几乎都被美国纳入其势力范围。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在对外政策上,美国从战前的孤立主义迅速转向全球扩张主义。

在美国野心急剧膨胀之际,苏联也开始崛起。在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达到了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和仅次于美国的海军和空军。苏联军队不仅解放了本国的全部领土,而且帮助许多国家获得解放。由于在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所产生的政治影响,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

由于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分歧,这两大力量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当苏联获取与东欧诸国连成一大片的有利形势时,美国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提出通过威慑和最后通牒的方式让苏联势力退回去的“回推战略”。但是,曾任美国驻苏联外交官的国务院计划室主任乔治·凯南认为美国应该通过“消除共产主义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软弱和脆弱地区”的办法来“遏制”苏联,即所谓“遏制”政策。由于凯南的“遏制”政策能够反映战后初期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适应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遂被美国政府实际采纳为对外政策。后来,这一理论逐渐演化成美国战后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企图称霸世界、以“冷战”为表现形式的“遏制战略”。

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涌入”,等等。美国决心“承担无限的责任,领导自由世界,对极权主义政权进行一场全球性的圣战”。“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乘战后英法被削弱的时机,利用美援排挤英法势力,干涉他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它和“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推行扩张政策的基础。

“遏制战略”的基础是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尽管美国当时拥有的核武器数量非常有限,而且苏联在欧洲拥有地面部队的优势,但美国仍然坚持“美国堡垒政策”。当时,美国只把核武器作为增强空军战略轰炸威力的一种手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核战略理论。他们反对美国派军队进驻西欧,认为核力量可以慑止苏联的“侵略”。这就是所谓“遏制战略”的实力基础。

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结束了美国对原子弹的垄断地位。西欧诸国开始怀疑美国的核武器能否抵消苏联的地面部队优势。但是,由于西欧在战后力量脆弱,经济、政治和军事都仰仗美国扶植,特别是在军事上,面对苏联优势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

年12月1日,北约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防务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防御北大西洋区域的战略概念》的报告,强调原子弹与常规力量两手并用的方针,主要阐述了“地区性遏制战略”,它是美国在核垄断时期实施的力图发展常规力量和设施,加强边缘火力,对苏联、东欧进行遏制并包围的战略。

“地区性遏制战略”是战后一段时期内美国实行的军事战略,也是北约成立初期奉行的军事战略。该战略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经验,主要依靠强大的陆军兵团取胜。为此,北约强调把发展陆军部队、提高常规作战能力作为军队建设的重心,力图利用当时美国和北约集团拥有的强大地面部队的优势,并在一定数量的战术核武器的支援下,依靠地面作战击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可能发动的大规模常规军事进攻。该战略没有把核武器作为整个战略的主体部分。北约认为,美国当时拥有的核武器数量不多,尚不具备对苏联实施大规模核袭击的实力基础,欧洲战争仍将是常规战争。

“地区性遏制战略”反映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军队传统的作战思想和军事理论,受到当时武器装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战略要求具有足够的常规力量,以对付强大的苏联常规力量优势。但是,当时苏联在保持强大的常规力量的同时,正在努力发展核力量,而且据一般估计很快就会赶上美国,从而形成核僵局。这样,苏联常规力量的优势就会更加具有威胁性。面对这种现实的情况,美国及北约的“地区性遏制战略”就难以为继了,不得不寻找新的军事战略。

二、美国核优势:艾森豪威尔时期的核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年)

苏联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后,促使美国开始重视核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并郑重研究核战略理论。

年,美国开始制造氢弹。年以后,美国首先加速使原子弹战术化,并开始制造多种能携带核弹头的武器来装备部队。此时,美国虽然丧失了核垄断地位,但仍占据核优势的地位。

朝鲜战争使美军认识到单靠常规力量已经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加之北约实际上无力完成预定的庞大建军计划,已不可能实施“地区性遏制战略”。年1月,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确立了两大政策目标,一是要使美国尽快摆脱朝鲜战争的羁绊;二是使美国不再重蹈朝鲜战争的覆辙。对于如何实现第二个目标,艾森豪威尔设想要制定一项新的战略,既能遏制全面战争和苏联的扩张,又能阻止类似朝鲜战争的有限战争爆发,还不至于过多地加重美国的经济负担。

艾森豪威尔在批判杜鲁门“遏制战略”的同时,也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他认为,杜鲁门政府基于苏联威胁的判断和建立实力地位来遏制其扩张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为此过度增加军费开支。在艾森豪威尔看来,要想发展军事力量,维持自由世界的和平,必须首先要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认为苏联的威胁是长期存在的,在同苏联的对抗中,保持美国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的均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年12月,艾森豪威尔政府还未正式执政之前就作出了“大平衡”的基本决策,即在最小限度的必需的军事力量与最大限度的经济力量之间保持平衡,或者说“在不使美国经济破产的前提下维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

艾森豪威尔政府把注意力转移到核武器方面,认为保持美国的核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台伊始,他就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新的战略。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先颁布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号文件,强调美国在武装力量的建设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并信赖战略空军和核力量。为了彻底改变前任政府的军事政策,艾森豪威尔对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了全面改组。8月,新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向艾森豪威尔呈报了一份报告,首次引入了“大规模报复”这一概念,准备放慢常规力量的发展,转而大力扩充核报复能力,加快核军备竞赛。美国政府在这份报告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第号文件的基础上,形成了题为《基本国家安全政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第—2号文件。10月30日,艾森豪威尔正式批准将该文件作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这一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与杜鲁门政府的安全政策一样,这一安全战略充满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该战略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以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该战略强调,美国必须建立适当的军事力量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遏制苏联,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同苏联进行谈判,缓和苏联所造成的威胁。

“新面貌战略”遵循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该战略指出,美国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苏联形成有效的威慑,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和发展核打击力量。这一战略规定,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军队必须拥有“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保持对苏联的优势。无论何时,如果苏联或华约组织对西欧发动常规进攻,美国依仗其核武器并以战略空军为主要手段,可在任何地方进行核报复,打“闪电式”的核战争。美国不仅要使用战略空军投掷的核武器,而且强调使用刚刚投入现役的战术核武器;不仅重视在全面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而且要求在有限战争中也使用核武器。

“大规模报复战略”作为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军事战略,其主要内容就是准备打全面核大战。美国依仗其核优势玩弄核讹诈政策,明确提出以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为中心来制定所有的战略计划。美国认为未来的战争要么不打,要打就是全面核大战。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强调战争初期的战略胜利,企图以战略核武器对敌人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在军事和心理上给敌人以有力打击,求得速战速决。在打击目标的选择方面,侧重打击主要经济和军事目标,要求首次即能摧毁敌方的主要工业基地、核基地以及战略轰炸机部队。在核力量的规模方面,强调拥有能给敌方造成巨大损伤的“第一次打击力量”,以使敌方丧失还击能力。

#该战略对未来战争的设想是:

——战争不经过传统的明显的威胁阶段就突然爆发;

——战争没有明显的前后方之分,交战双方的前后方都会同时遭到攻击,美国本土也不能幸免于难;

——由于使用核武器,战争的破坏力急剧增大,交战双方的战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遭到摧毁;

——战争进程短,几个月之内就会分出胜负,结束战争。

-年,美国对未来战争的计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强调在战争中要使用核武器。计划规定,只要发生美苏直接牵连的冲突,美国在一开始就要动用核武器。为此,艾森豪威尔授权武装部队,不仅可以在大战的情况下使用核武器,而且在大战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军事上的需要使用核武器。为了让部队更好地抓住战机,艾森豪威尔甚至将核武器的使用权提前授予部队。

“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另外一项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核武器,保持美国的核优势地位,对苏联形成威慑,使之不敢发动任何形式的战争;一旦威慑失败,美国将以核力量为“剑”,以常规力量为“盾”,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报复,取得最后胜利。

在美国进行军事战略转变之后,北约从年起正式采纳了“大规模报复战略”。由于当时美国已经拥有从欧洲基地直接打击苏联本土的核力量,而后者则缺乏远程运载工具,无法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因此北约盟国认为该战略有较大的可靠性。

“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首先使用核武器”来遏制苏联和华约集团对美国和西欧盟国发动的进攻,因此它带有明显的进攻性质,是一种先发制人的积极进攻战略。该战略设想核战争是未来战争的唯一形式。在战争初期,北约把装备核武器的美国、英国空军作为“剑”,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发动核突击,摧毁华约集团的战略要地、作战部队、军事基地、主要工业区、人口和交通中心,使对方丧失作战能力。北约的地面部队则为“盾”,在前沿地带起“警铃”和“绊索”作用,为核打击争取有利的时间,并伺机利用核突击的效果,东进扫荡残敌。因此,这种战略也称“剑盾战略”。

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刺激了苏联加快发展核力量,而且发展速度超过了美国的预想。苏联在成功地试验了原子弹之后,于年8月12日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时间只比美国晚10个月。同时,在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方面,苏联M—4远程战略轰炸机也让美国人忐忑不安。

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预测到年,苏联携带氢弹的远程轰炸机就能直接攻击美国本土,即使美国提前一个月进行预警,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防御,从而使美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艾森豪威尔政府于年对“新面貌战略”进行了修改,称为“新新面貌战略”。从本质上讲,这种战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同之处在于,修改后的战略主张以“充足”威慑代替“优势”威慑。

如果说苏联的核武器及轰炸机的研制使美国人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的话,那么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速度则彻底动摇了这一战略的基础。年8月3日,苏联的SS—6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其速度接近于第一宇宙速度。随后苏联在《真理报》上发表的政府公告指出,洲际弹道导弹制造问题的解决,使其可以达到遥远的地区,而不需要使用战略航空兵。苏联在战略核武器的发展方面,已经占据领先地位。这表明,苏联巨型火箭的运载能力也已经走到了美国的前面。如果说美国可以用核武器“大规模地报复”苏联的话,那么苏联也可以同样回敬美国。于是,北约提出了“新剑盾战略”。为了实施这个战略,美国提出了“中程导弹加海外基地等于洲际导弹”的理论,力图在没有洲际导弹的情况下仍能发挥“核宝剑”的作用,并要求继续加强“盾”的建设,以便在不使用“剑”的情况下,先抵挡第一回合,达到“以盾护剑”的作用。-年,美国先后在英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建立了“雷神”、“丘比特”等中程导弹基地。同时,北约还注意发展常规力量,尤其加快了“武装西德”的步伐。

大规模报复必然引起反报复,结果是两败俱伤。许多美国人认为,这种情况给“大规模报复战略”带来了最终的打击,洲际导弹已经完全剥夺了美国以往在战略上不受攻击的地位。

“大规模报复战略”认为,只要拥有了强大的核报复力量,就可以威慑对方,使其不敢发动任何战争。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50年代发生的许多事件都表明,在“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原则之下,美国既不敢打全面战争,也不敢打局部战争。可以说,这一战略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鉴于“大规模报复战略”濒临绝境,因此-年期间,美国和西欧的许多军事问题专家致力于寻求适应新的力量对比状况的军事战略。

三、相互易受攻击:肯尼迪和约翰逊时期的核战略——灵活反应与确保摧毁战略(—年)

自从苏联有了核武器之后,美国的军事理论界就一直存在“战略一元论”和“战略多元论”两种战略思想之争。艾森豪威尔政府主要奉行“战略一元论”,主张依靠占优势的核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战略”,以核武器的威慑力量慑止对手,争霸世界。“战略多元论”则主张美国在争霸世界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核武器上,还应加强常规军队的建设,要有能力应付除大规模战争之外的小规模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拥有了直接对美国本土进行核打击的能力,美苏形成了相互威慑的僵持局面。“大规模报复战略”遇到了日益增多的问题。如果欧洲发生战争,美国在是否使用核武器上将面临困难的抉择。

年11月,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一直对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大规模报复战略”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大规模报复战略”固然可以有效地对付核战争,但是在并不能阻止那些“规模较小,不值得冒巨大风险去进行“大规模报复的”对美国安全的逐步侵害。因此,他指责“大规模报复战略”把美国赶进了死胡同,留给美国的唯一抉择是要么毁灭世界,要么向敌人屈服。这样做的结果是,“必然使美国在战争边缘上犹豫不决,把主动权拱手让给敌人”。

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不久就作出用“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明确提出了打“有限战争”和对付游击战的观念,并提出与苏联的裁军谈判应包括禁止越过“自由世界边界”向不发达地区运送武器。

年3月28日,肯尼迪向国会提交了一项特别国情咨文,指出美国的战略思想“必须是灵活的,但同时又是坚决的”,提出新的军事战略——“灵活反应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以核力量为“盾”,以常规部队为“剑”,必须准备进行各种战争,不论世界大战还是局部战争,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是大战还是小战。咨文强调,美国及其盟国必须拥有使用常规力量进行有限战争的能力。

肯尼迪虽然批评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但是他并没有否认核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他认为,由于意外事故和判断失误,核大战是可能发生的,但对美国来说,核大战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美国陆军在年版的《作战纲要》中指出:“全面战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冲突,只有当国家不能以其它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才会进行这种战争。”逐步升级的战争理论,其实就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这种理论的实质在于逐步增大军事压力,逐步扩大战争,力求把军事行动限制在较低的水平上迫使对方让步,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美国律师协会的讲话中,正式宣布美国开始执行“灵活反应战略”。这种战略要求美国在继续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同时,大力加强常规兵力,使美国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或地区战争、世界大战。5月,麦克纳马拉在雅典举行的北约理事会会议上正式提出这一战略,用以代替“大规模报复战略”。但是,由于事先没有同其北约盟国进行充分磋商,引起不少盟国的不满,因此新战略在当时没有为北约所接受。

北约的一些欧洲盟国反对这一战略的主要原因,一是按照“灵活反应战略”的设想,在欧洲大陆也可能打一场有限战争,这势必在美苏双方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先把欧洲国家投入“毁灭性的战争”,因此希望保持“大规模报复战略”,使苏联不敢在欧洲发动有限战争。二是“灵活反应战略”重视常规力量的作用,而大多数西欧国家由于经济困难或政治牵制而不愿意大规模扩充常规力量,因此希望维持依靠美国核力量的威慑作用为基础的旧战略。三是按照“灵活反应战略”,一旦遭到敌人进攻,不象旧战略那样很快就会自动实施核力量的还击,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逐步升级地作出反应。由于核武器的使用权主要操在美国手中,因此这种反应的选择权也取决于美国,这就更突出了美国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

在这种背景下,麦克纳马拉又修订了核战略方针,于年正式提出了“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把城市和工业中心作为主要核打击目标,以在报复性核打击中摧毁对方城市相威胁,使对手不敢对美国发动核袭击。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应当拥有一支在遭到苏联核袭击后仍然能够在还击中一举摧毁苏联20%—25%的人口和50%的工业能力的“第二次打击力量”。这样严重的损失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由于美国和苏联都具有第二次打击能力,美国和苏联就象是一只瓶子里的两只蝎子,除非想自杀,否则谁也不敢轻易去攻击对方。因此,这种核战略又被称为“打击财富战略”或“相互威慑战略”。

年5月,北约成员国(法国除外)的外交、国防部长组成的防务计划委员会在巴黎举行会议,正式采纳了“灵活反应战略”。同年12月,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按照“灵活反应战略”制订了新的防务计划。与“大规模报复战略”相比较,“灵活反应战略”重视常规战争的运用,但该战略的核心仍然是核威慑,具有灵活性和战略主动性,既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也是一种咄咄逼人的具有进攻意识的战略。这种战略的基本思想是:北约应根据国际政治局势作出灵活反应,视不同情况使用武器,准备打不同类型与不同规模的战争。战争可能按常规战争、地区核战争、全面核战争这样一个“逐步升级”的方式进行。为此,北约应建立由战略核力量、战术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威慑力量,以便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以适当的武器和部队作出反应。在平时,北约依靠灵活地运用这支综合力量威慑敌人,使战争不至于发生。在战时,北约又可运用这支综合力量进行任何类型的战争。它要求建立强大的前沿防御,以击退对方或把对方遏制在靠近“铁幕”的地方。该战略还要求北约拥有多种多样的作战能力,可以根据对方进攻的规模和特点,以相应的和适当的规模与方式抗击对方,在必要时还可以根据需要使战争逐步升级,甚至首先使用核武器。为了实施该战略,北约还要求在欧洲地区保持一定的制空权和有效地控制某些重要海域。该战略最后还要依靠美国的战略核力量,根据这种战略,北约在遭到大规模常规武器进攻时,可以选择核武器进行反击,以全面战争作为可选择的最后手段。

为了有效实施“灵活反应战略”,北约同时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主要由前沿防御、纵深打击、紧急增援、逐步升级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北约将战争设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约将主要通过使用常规力量来抗击敌人的有限进攻,并坚持到后续部队和美国战略预备队等援军到达后实施反击,收复失地。如果常规力量顶不住敌人的进攻时,北约就在“审慎的控制下进行战争升级”,“有选择和有限度地使用核武器”。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跨进核门槛后,最初是发射“核警告弹”,如果核警告无效,就升级到“在欧洲战场的地理界限内进行有限核战争”。如果有限核战争仍无法控制局势,就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阶段,即美国与苏联之间相互进行核打击。这一阶段根据形势还可分级逐步进行。最初是用战略核武器摧毁苏联本土的若干军事目标或战略设施,如果战争继续扩大,北约使用战略核武器打击苏联战略目标的范围和规模也将随之扩大,直到把摧毁苏联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作为“最后的出路”。

美国新的军事战略出台后,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战略,更好地同苏联争霸全球,满足新军事战略对军备的需求,肯尼迪政府废除了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大平衡”思想,打破了对国防预算的限制。在军费得到保障之后,美国首先扩大其核武库。肯尼迪就任总统之后,对美苏两国的核武器状况进行了评估。美国认为,从数量上看,苏联拥有的核武器比美国多,美国拥有的远程导弹数量太少。另外,美国还认为,以前部署在苏联周边的“丘比特”导弹已经过时,这种导弹易受到苏联的攻击,不太安全。因此,需要研制新的导弹,主要是“北极星”潜射导弹和“民兵”导弹,它们的优点是不易被击中,即使击中后大部分还具有第二次打击能力。

为了落实新军事战略中核力量的“第二次打击能力”,美国大力发展了“三位一体”的进攻性战略核力量。从年到年,美国战略导弹的数量从枚增加到枚,其中洲际弹道导弹由63枚增加到枚,潜射导弹由96枚增加到枚。

“灵活反应战略”是在美苏形成相互威慑的“核僵局”的形势下制定的。此后直到冷战结束,虽然在不同时期北约的军事战略重点有所不同,而且“灵活反应战略”在执行中也不断暴露出一些弊病,但它一直是北约的正式军事战略。

随着苏联核力量的发展,美苏都不敢贸然发动一场全面的核战争。基辛格认为,因为常规力量不足而依赖核武器,但所处的战略环境又有动用核武器的威胁;即使使用核武器,其威慑价值也越来越不可信,北约因此而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境地。“灵活反应战略”逐渐丧失了其最初的优势,北约与苏联陷入了某种核均势的僵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核战略演变及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