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哔哩哔哩
我是EyeOpener年国庆5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并震惊世界的“”工程三代主战坦克
坦克
被誉为“陆战之王”
年10月1日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
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
正当观众们还沉浸在
刚刚结束的各徒步方队
那整齐划一、气势恢弘的阵容
和铿锵有力的步伐之时
一款造型与当时人们所了解的国产坦克
59式、69式、79式
三款半球形炮塔的中型坦克
所截然不同的新型坦克
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地
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它甚至看起来比前边出现的主战坦克
88式和96式还更加现代
这款坦克
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99式主战坦克的原型车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59式中型坦克(陈虞文摄)
6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
国庆50周年阅兵式上的88式主战坦克
96式主战坦克(来源:中国军网)
它的亮相,震惊了世界
中外军事专家们沸腾了
“世界最先进主战坦克之一!”
海内外炎黄子孙们振奋了
“我们有自己的现代化坦克了!”
而此时,面对此情此景
观礼嘉宾席上
一位耄耋老人早已泪流满面
他就是这款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第三代坦克的总设计师
祝榆生
花甲老人重出“江湖”
镜头回溯到年1月
刚刚离休
正准备回家的祝榆生
又一次迎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
他就是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
邹家华
此时,祝榆生已是66岁的花甲老人
但国产坦克发展远远落后于
其他世界军事强国的严峻情况
让大家不得不再次找到祝榆生
苏/俄T-80BV主战坦克
反映苏军T-72B主战坦克参加红场阅兵的画作
反映苏军T-64A年型主战坦克进行演习的画作
99式主战坦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唯一一个
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直接下达研制任务的
陆军装备重点项目
当时面临的艰巨情况是
在国外
第三代主战坦克
已被多国定型和装备
苏联的T-64、T-72和T-80主战坦克
联邦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
美国的M1主战坦克
英国的“挑战者”-1主战坦克
……
联邦德国豹2A4主战坦克
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海湾战争中的英军“挑战者”-1主战坦克
这些先进的坦克,整整领先
当时老迈却仍为我军主力坦克的
59式中型坦克两代
而当时的我军
甚至连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
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需求
和当时我国装甲车辆技术限制的局势下
谁有资格担此重任?
谁有能量拉近和国外先进坦克
相差几十年的差距?
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
坚决地提出了一个人选:祝榆生
并三顾茅庐,力邀其出山
担任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
为何选择祝榆生担此重任
据99式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傅宝玉介绍
一、祝榆生打过仗,知道部队需要什么样的武器二、他参与过大量武器装备改进工作,经验丰富三、他一生坚持学习,学识渊博
可此时的祝榆生已经离休
且之前长期负责的
是火炮方面的项目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他对担当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重任
曾心存顾虑
为此,上级大胆给予祝榆生“三权”
即三代坦克研制的用人权
财务权和技术决策权
这类似于现在的项目经理
祝榆生因此也成为
我国国防工业领域第一个
“经理式”的总设计师
凭着对军工事业的一腔热血
祝榆生毅然重出“江湖”
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他的事业巅峰
竟创造于离休之后
曾经的“高光时刻”
抗日根据地内的兵工厂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岁的银行职员祝榆生辞去工作
如愿考取了黄埔军校
可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
还没等军装发下来
年1月
祝榆生辗转来到延安
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军事
同年10月
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后,祝榆生先后担任
参谋、作训部长
年到年
他参加了30多次战斗
年的祝榆生
在战争期间
祝榆生就展现了过人的兵工天赋
“我就喜欢搞这个东西”
祝榆生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那时只要缴获敌人的武器
他都要研究一番
看不懂日文说明书
就比照手中的实物反复操作
竟也能连蒙带猜地搞明白怎么用
当时八路军炸药威力不够
他就想出坑道定向爆破的主意
把敌人据点的围子和炮楼一起炸掉了
八路军埋的地雷隐蔽性不够
他就想到了地雷延时爆炸技术
即使敌人发现了地雷
也逃不过被炸的结局
他还发明了迫击炮平射法
把原本只能曲线发射
打击威力和精度
都不尽如人意的武器
变成几炮就能打掉一个小据点的作战利器
……
就这样
祝榆生边打仗边钻研
先后改进了20多种武器和战斗器材
并评为“拔据点专家”和全国战斗英雄
年
在一次迫击炮实验教学中
一发炮弹发射失败
祝榆生太想搞明白为什么了
也没顾上拉回栓钉
就伸手去检查炮弹是否装好
没想到突然一声巨响
炮弹爆炸
祝榆生从此永远失去右臂
可即便这样也没有动摇
他改进武器装备的事业追求
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现场
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期间,祝榆生的个人简介
年
祝榆生被他的同志和战友们
推选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他和全国的战斗英雄们一起抵达北京
受到了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祝榆生
年5月
祝榆生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和二级解放勋章
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祝榆生曾在多所军事院校任职
其中包括著名的哈军工
在这期间
他既当领导,也当学生
他口袋里装了一张课程表
学员上什么课一清二楚
带着这张课程表
他有空就经常到教室听课
定期到图书馆查阅最新科技资料
主动向每一位有特长的教授请教
已是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的祝榆生
就这样把炮兵系的课程系统学了一遍
“祝总师用这种方式把在部队中的感性知识
升华成了理性知识”
99式主战坦克副总设计师傅宝玉说
祝榆生年标准照
另一个关键节点是年
祝榆生调任兵器科学研究所
在这家陆军武器系统科研单位
他接触到了发动机和坦克装甲车辆
把知识面从最熟悉的火炮领域
扩展到整个兵器系统
在这里,他还参与了压制、防空
反坦克兵器等大型武器的研制
傅宝玉认为
“这为他负责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
奠定了基础”
走中国特色的坦克研制道路
如今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位于北京西南槐树岭的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车辆研究所
是三代主战坦克研制的总部所在地
从年的夏天开始
祝榆生带领的科研人员
悄然展开了一场鲜为人知的
国防高科技攻坚战
当时,中央军委给祝榆生的任务是
“能够跟先进的坦克相抗衡”
然而祝榆生却把目标瞄得更远
“打个平手有什么用啊,非得把它打掉!”
他深知,对现代陆军来说
坦克的性能如何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兵种的战斗力
中国有漫长的陆地边境
主战坦克的性能意义重大
然而,困难是巨大的
80年代中期
我国兵器工业的基础
远远地落后于美苏等军事强国
在设计能力、工艺水平
和工艺装备等方面
都存在着巨大差距
我国此前研制的
59式中型坦克、69式中型坦克等
尚处于仿制阶段
独立自主研制坦克的经验十分缺乏
且受到当时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
兵器工业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又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行业亏损状态
科研工作举步维艰
要在这样的基础上
研制出匹敌世界先进水平的主战坦克
祝榆生所承担的压力
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年,祝榆生主持型号论证会议
坦克的战斗力
一般取决于四大性能
即火力、防护、机动、火控
为了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指标
尽快赶上美苏等军事强国
并尽快确定99式主战坦克设计理念
祝榆生提出了
“高综合、系统取胜”
的研制理念
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
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
来达到最优的坦克性能设计
为了实践这个理念
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考察
国外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实车
从而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
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
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同志视察从罗马尼亚获得的苏制T-72主战坦克
根据考察的结果
在99式主战坦克研制时
祝榆生把火力放在第一位
一定要超过西方坦克
抢占火力制高点
因此,99式的主炮口径选择
成为坦克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祝榆生为99式主战坦克
选择了毫米滑膛炮
与苏联的几款第三代主战坦克
主炮的口径相同
当时西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采用毫米火炮
只有苏联采用了毫米火炮
而在年的海湾战争中
伊拉克的苏制T-72M1主战坦克
却被美军M1A1主战坦克所击败
99式主战坦克选择毫米口径火炮
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质疑
海湾战争中被击毁的伊拉克军队苏制T-72M1主战坦克
正在生产中的国产毫米坦克炮
针对这一质疑
以及有人认为应该采用
以美国为代表的
西方坦克设计风格的舆论
祝榆生特意指出
伊军装备的T-72M1之所以在
海湾战争中惨败
有各方面原因
绝不仅仅是因为炮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是苏联出口给伊拉克的并非先进型号
所配用的弹药穿甲威力太低
加上美国的宣传
从而造成了人们对“炮”不行的误解
祝榆生还认为
不应该在新型坦克上
搞这种东西方风格之分
应该按照研制目标总要求
来设计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
不管东方西方
只要能打得赢就行
要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发
体现中国特色
考虑实战需求的研制道路
炮威力更大
更具发展潜力
能够获得比毫米火炮
更大的射程
进行行进间射击测试的“”工程三代主战坦克
后来的现实证明
99式坦克选用毫米火炮
是正确的决定
中国研发出来的毫米火炮
威力甚至远超于
苏制T-72主战坦克的
毫米主炮
99式主战坦克主炮的炮口动能
比T-72主战坦克高45%
比美国M1系列主战坦克的
毫米炮高出30%以上
勇铸世界一流坦克
年在试车现场,祝榆生(右二)与试验人员一起合影
研制期间
祝榆生奔波于各个试验场地
从那时起
他再也没休过假
据99式主战坦克副总师傅宝玉回忆
“他每天一起床就开始研究问题,不是在看书,就是在试验场了解情况,要么就是组织召开技术研讨会。”
由于没有右臂
他行走有时会失去平衡
而最让大家担心的
是这位倔强的古稀老人
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
经常夹着十几斤重的资料包
跟着坦克一起下部队
有时还硬要亲自往坦克上爬
这些年祝榆生跌过多少跟头
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参试人员与参试坦克样车的合影
“”工程三代主战坦克样车进行寒区试验
武器是用来打仗的
那就得经受极端环境的考验
武器试验的不同寻常之处
就是专找各种极端地理环境
极端气候条件
去考验武器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夏天最热的时候去海南
冬天最冷的时候去漠河
高原、沙漠、山地、丛林
哪里环境恶劣就去哪里
但祝榆生不顾年迈
坚持亲赴一线
几乎每次试验都不缺席
祝榆生(右一)在察看坦克配装发动机的运行情况
年
在去包头协调有关技术问题的路上
祝榆生又重重地跌了一跤
他顾不上胸口的剧痛
一只手抓住公文包
乘坐颠簸的汽车
如期赶到会议现场
持续了几个小时的研讨结束了
祝榆生艰难地扶着桌沿
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随行人员这才发现了异样
医院
这才发现72岁的他
已经摔断了三根肋骨
即使这样
他仍然坚持在病床上
听完了三个研制单位的技术汇报
……
“”工程三代主战坦克交付部队
99式主战坦克上的光电对抗系统
历经十余载的艰苦努力
到年底
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主战坦克
终于完成设计定型任务
在完成参加建国50周年阅兵的任务后
该坦克进行了改进并定型
正式被称为99式主战坦克
经检测,99式主战坦克
在火力、火控、装甲防护性能
以及一些高新科技的应用上
不亚于美国M1、德国豹2
日本90式等先进主战坦克
比如其独特的光电对抗系统
可干扰或破坏敌方坦克的观瞄系统
使敌方坦克无法有效瞄准
祝榆生与“”工程三代主战坦克合影
此外
祝榆生在坦克的外形上
还采取了组合式的结构
很多部件都可以拆卸和更换
不仅减轻了车身的重量
更为将来的坦克技术发展
留下了改造升级的空间
更令人惊叹的是
由于祝榆生提出并实行了
“边投资,边收回,良性循环”
的型号项目运营方式
99式主战坦克在定型之前
就收回了全部成本
到了99式主战坦克定型时
产值效益已经达到
型号科研投入的近6倍
这在我国的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中
十分罕见
“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中的99式主战坦克群(来源:中国军网)
年7月
在中俄“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中
99式主战坦克成为
中方最受瞩目的武器装备
这是它自年问世以来首次驶出国门
而在这次军演中
它也凭借出色的表现
证实了之前人们
对其卓越性能的种种猜测
不愧为我国陆军装备的“军中神”
“要靠你们了”
年
99式主战坦克项目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年,祝榆生获得
“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
作为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师
祝榆生绝对有资格站在褒奖的浪尖
但他却像当初平静地接受任务时一样
默默无闻地退到了聚光灯之外
晚年的祝榆生
其实,祝榆生的谦逊
贯穿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始终
面对采访
他总是不停地“推卸”着功劳
“三代主战坦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大家一起做的工作”
在科研工作历次评奖或奖励中
他都首先把名誉和利益让给下属
有人问其原因
祝榆生淡淡地笑着说
“年轻人比我更需要鼓励和荣誉”
99式主战坦克在年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
年国庆阅兵
由于年事已高
祝榆生第一次
没有在天安门现场观礼
在电视里
他看到了倾注20多年心血的
99式主战坦克
他知道
他带队设计的99式主战坦克
是开放式系统
只要有可行的新技术就能引用
如今已经又进了一步
他还在想着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技术
要和学生谈一谈
祝榆生在家中
兵器工业集团
首席专家李春明
去看望他时,祝榆生说
我国第一、二代坦克是仿制的
第三代终于实现自主研制
坦克技术实现跨越
要靠你们了”
年10月23日
96岁的祝榆生在北京逝世
追思会后,天色渐晚
人们纷纷离开了会场
在槐树岭的大院
这个祝榆生和他们
一起工作了30年的地方
不少房间亮起了灯
那是一群科研人员
在争分夺秒进行新的坦克研究
……
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由毛明担任总设计师设计的99A主战坦克威风凛凛地驶过天安门广场,99A主战坦克是当下我军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也是中国首款“信息化坦克”,而毛明印象最深的就是坐在沙发里孜孜不倦看书学习的祝榆生
编
辑丨陈虞文
校
对丨陈乐艺
校
审丨张 铭
值班编委丨王小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