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很多人在我发的问答下留言,质疑北京哪儿有那么多高收入的,怎么动不动就能拿出几百万,甚至还有上千万的?但这是咨询买房啊,又不是买个手机。北京房价这么贵,没几百万能买得起吗?真要是资金少收入低的人家也不会来问,能来问的肯定都是买得起的。自然显得收入都挺高了。
那北京的真实平均收入多少?
其实不高,一直都不高。我从很多年前就有个发现,也就是北京两居室的平均租金,基本等同于平均工资。当然这个平均工资是税后的,是真实落在兜里的数字,大概比官方数字低20%左右。
比如年,北京两居室平均工资左右,当时官方的平均工资是。年,平均工资涨到了多,两居室租金在左右。到了现在,平均工资去年是接近1万,那两居室的平均租金在左右,还是差不多这比例。每年我都会看看这两个数字,有时候工资先涨,有时候房租先涨,但最终涨幅都差不多。所以如果想知道北京平均工资,那就看看两居室的平均租金。
能说明什么呢?
一是说明北京的真实平均工资并不高,二是说明上涨的收入都被房租给吃了呗。如果没买房,那基本上就是给房东打工。对于普通收入者来说,涨出来的工资也都交了房租了。
二
不过再说一点,任何数据一平均就没什么意义了。就跟我和马云平均工资,跟姚明平均身高似的,实在没意义。
北京的工资结构其实是个扁平金字塔,也就是底部非常大,非常宽,大多数人的收入在以下。而如果月薪能过万,那在北京就可以说是高收入了,接近金字塔尖。
可甭美,在金字塔上还有个天线,直插云端,最高收入的连看都看不到。
当然,如果放大到全国,那块钱就是高收入了,甚至是小城市两口子的家庭收入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总收入也就是这些。
前年统计局的数字是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到,举国哗然,但这肯定是真实情况,人家犯不上自己恶心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在北京收入5/就算说得过去,就是中位数,在全国还算高薪了呢。
靠这几千块钱在北京买房是很难了,但之所以人们挣得不太多但生活挺好,是因为北京人70%都有房了。其中更有70%连月供都不用交,更别提房租了。两口子挣1万多就是纯生活费,肯定能满足正常生活,只是攒不下多少而已。当然,如果有孩子花费高的话,也还得动不动让父母帮衬点儿,这就是多数北京人的普通生活。不富裕,但也不憋屈。
三
无论北京还是全国,大多数人的工资并不高,这不仅是统计局所计算出的事实,我认为这也应该是常识,但是这却似乎和很多人的认知不同。大多数人都认为,北京至少应该月入过万,否则没法活,2万都是凑合,5万以上才能生活还行,年入百万也就能过普通人日子。
怎么说呢,这都是让很多博眼球的文章和视频给洗脑了。什么年入万在北京活得像条狗,万以下的在北京攒不下钱,十万的更是根本无法生活什么,都是扯淡。
我前些天还真算了算,以我家三口人的花销,如果不计入孩子的教育费用,那块钱足够了。衣食住行和通讯什么的全包括,当然这是在不交房租和月供,也没什么休闲娱乐的情况下。其实北京和中小城市相差的就是房价,其他的生活花销没什么区别。其他城市如果0能活得不错,北京就都属于多说着了。只不过这里是大城市,花花绿绿的消费诱惑多一些而已。
有一年我被派驻某个小城市,去之前同事都说那儿消费低。我去了之后发现其实比北京还贵,毕竟运费高,超市里连可乐都要贵出一块钱。之所以说消费低,那是因为商场和街上卖的大众货居多,也没几个高档饭馆儿,所以显得花钱少。
尤其是这朋友聚会吃饭,如果都是普通馆子,那无所谓面子,反正大家都一样。而在北京,走几步就是一家高档的店,弄得不好意思不进去,自然消费高了。但把这些消费刨去的话,其实全国一盘棋,哪儿都差不多。
不过这也说明,虽然每个城市都是层级分明,但北京的层级要更多,而且高不见顶。小城市或许能分个三五级,但年入百万的几乎就是最顶尖的了。而北京呢,或许百万以上还分了十级八级呢,最顶尖儿的都无法想象。
四
其实全世界都是这种趋势,因为只要是在和平年代,只要是经济增速放缓,那就意味着机会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财富向顶端聚集,阶层也就更加固化。有人说不是还发生各种危机吗,对于普通人难道不是机会?当然不是,那是你的危险,对大佬们才是机会。
在危机中什么人能活下来,或者什么人能活得更好?肯定不是底层呗,这些人是第一批就被裁员抛弃的,是危机中的炮灰。当然,只要不是战争,那底层百姓也无所谓,反正没什么可失去的,无非是稳定的饭碗而已。
活得更好的也肯定不是中产,他们其实才是最不稳定的阶层,在危机时能坚持不滑落就很不错了。而只有那些体量大实力足信息广后台硬的才能活得更好,危机对他们来说是机会,必定组成联盟互通有无,比一盘散沙的阶层优势大多了。
就像这次危机中的美国,通过铺天盖地的放水,似乎是让百姓们活了下来,也可以说保住了他们那三块五的资产。而大佬们呢,得到的更多更多,是从变成了1万。所以只要是经济总量不增长,那一切都是内部的零和博弈,就算你没减少,那大佬也从别人身上搜刮了财富。
只要经济稳定,那社会财富就会从“二八法则”,发展为“负强法则”,也就是全社会不仅所有的财富都向富人手里集中,中层和底层还得欠着他们的贷款。他们是强者,而你是负数。
历史上也是这种情况,穷人的机会只发生在战争动乱年代,用性命去搏一个出身与翻身的机会。而战争是对一切财富和文明秩序的摧毁,会有众多的大佬家族衰落。这是个革命的过程,是激烈的财富转移与分配。
战争不仅会让社会总财富减少,也会让分配更加均匀。毕竟底层百姓就算不得到,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大佬们一旦站错队或运气不佳,那就有可能成为靶子,什么都剩不下了,财富被别人瓜分。
全世界在工业革命之前,也就是18世纪之前,总财富几乎没有增长,非常的慢。毕竟都是农耕产出,能有什么增长?中国是从牛耕铁器普及之后,一直到解放前,农村亩产几乎都差不多。没有技术革命,就不可能出现生产力提升,也就没有增量。
所以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在工业革命前都是很稳定的社会,虽然战争能崛起一些帝王将相,那人数也非常少,是他们之间的厮杀博弈,底层百姓都是炮灰,打赢了也没怎样,仍然是底层,输了还就没命了。
也就是近多年,科技革命导致财富迅速增加,金融又出现了新玩法,百姓能参与的玩法,战争之后就发生了能让百姓受益的机会。欧美日等国陆续崛起。中国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在解放后实行了土改和工业化,那其实就跟现在的印度差不多,财富总量增长慢,社会内部还层次分明,不可逾越。
五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说马克思预言了,资本主义必定衰亡,而且在逻辑上推导得非常精密。可是在现实中,资本主义活得好好儿的,这是为什么?
长大后才明白,这是因为马克思的理论虽然逻辑严密,但这是从历史中推导出来的。而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工业革命,财富是不增长的,所以他的预言没有实现。
而一旦社会财富不增长,马克思理论或许就真的会预言成真了。毕竟经济增长能掩盖一切社会危机,而一旦不增长,所有的危机就会逐渐积蓄力量,直至爆发。古代是灭国战争,现代则是政权革命。
但这也只是逻辑上的推演,而现实中的统治阶层也是会应对的,比如日本,经济停滞30年了,但上层统治依然很稳定,甚至各阶层都稳定,底层都稳定到躺平了,社会流动性重新回到了工业化之前,所谓的革命至少在现在看来还早着呢。
这是为什么?一方面是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有了巨量的财富积累,老本儿就够吃一阵子。其次,任何一个国家的上层对底层都是提防着的,就怕他们闹事儿。所以在经济增长趋缓之后,就必须强调社会的稳定,让底层发扬工匠精神,也就是世世代代的世袭,别再惦记着翻身成长。另外就是“奶头乐”,让游戏爽文短视频什么的占据普通人的时间和生活,快快乐乐地躺平至死。
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了吗?没有,还早着呢,毕竟咱们实行工业化满打满算才60多年,实现工业化更是才30年,跟西方动辄年的工业史相比差远了。所以各种红利还没吃完,经济依然有增长的潜能。只不过是趋缓的形式已经出现,底层翻身越来越难。
但是,只要底层靠高考翻身的这条路没有被堵死,那就说明仍然有机会。什么时候发展到日本韩国高考那样儿了,也就是穷人除非天生奇才,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富家子弟才能享用的教育资源,那社会就是彻底固化了。
这也可以参照中国古代的阶级固化,代表就是科举制度。别以为古代考上秀才很容易,那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县里前三名,毕竟中秀才的比例是万分之一,你说难不难吧?
中国自隋唐开始科举,到清末废除,年里进士不过是十万人,平均到每年来个。清朝是科举制度的巅峰期了,一共录取了2.6万人,每年97,这数字很高吗?要知道当时也至少都上亿人口了,相当于现在每年全国就多个名额,那竞争得激烈到什么程度?
所以,历朝历代只要进入和平期就是阶级固化,农民永远是农民,工匠世代是工匠,连当兵的和底层公务员都是世袭制,这也就是固化的巅峰。
六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的鼓吹高考,只是说只要这制度还存在作用,那就说明阶层没有完全固化,不用这条路也或许能出头。比如我的一个小同事,前些天辞职了,说是回家去搞电影短视频的剪辑了,就是什么8分钟看一部的那种,每个月纯利好几万,比上班强多了。甚至这也就是几个月,他已经在开班授课带徒弟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他说不怕,因为这个行业游走于版权的边缘,弄不好哪天就会被禁止,所以干脆什么钱都赚,争取在被禁之前挣出第一桶金。他已经看好下一个风口了,神神秘秘的也不说是什么,反正在他看来是大机会。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高考是最公平的上升通道,一旦错过终生也没这种机会了。但毕竟中国还是在经济上升期,各种红利你不抢就有人抢,无论是底层还是中产都有机会。当然大佬们的机会更多,但只要有增量就行,参与的人就能分点儿。
总之,我不认为中国已经彻底阶级固化,也不说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压根儿也没容易过,否则就没寒门了。
现在不能说是最好的时代了,但仍然是经济增长期,寒门子弟去找机会吧,比躺平要强得多。
仅供参考。
我是北京章哥,如果你也有问题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