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木熙
在传统的经济时代,人们见面喜欢问:你最近忙些什么?答案通常都是“瞎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喜欢回答“穷忙”。这个词来自美国,指那些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人。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勤劳致富,如今新经济时代,反而是穷人越来越忙。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人认为,不要和我谈论富人的想法。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我有投资头脑,只是没有翻身的本钱。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日复一日的工作,却没有攒下本钱?
年,贝佐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财富总和是美国人总财富值的一半。在过去的五年里,美国最富有的家庭收入比例从20.3%上升到23.8%。但是底层家庭的收入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3%。
财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烈。富人和穷人的财富都在增加。但不同的是,富人的财富却是指数型增长,穷人的财富却在缓慢攀升。20世纪70年代,美国前1%的高收入人群掌握着全美10%的财富。经过35年的经济发展和努力奋斗,那些前1%的人已经掌控了美国三分之一的财富。真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技术和资本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重要力量。而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仅仅能够促使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造就出超级富豪。
每一次技术和资本的结合都意味着巨富财富增长效率的显著提高:沃尔顿花了40年时间把沃尔玛打造成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店,而贝佐斯仅花了10年时间把亚马逊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万有超市;Facebook的股票却神速般地三年内翻了6倍。相比之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企业——福特汽车,历经百年之后市值才达到亿美元。互联网技术与资本的结合不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效率,也提高了财富积累的效率。因此,互联网公司也被称为“快公司”。新技术造就了新的财富精英。
为什么穷人越穷越忙?
穷人的工作可替代性较强,收入通常计时计件,所以就算人们再怎么努力工作,也还是会有时间和数量的限制。一旦停止,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来源,甚至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富人则大多从事探索性、知识性、技术性的壁垒工作,这些壁垒都有自己的圈子,而且相当排外。例如,创作、投资、发明等等。规模一旦形成,财富就会以指数增长。因此,富人的收入就像滚雪球式越滚越多,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更多;而穷人的财富在简单的重复劳动中不断缩水,他们被分配的工作时间越来越多,时间的马太效应就如此冰冷的运转。
初级的忙消耗的是时间和体力,中级的忙更多的是方法和能力,高级的忙则是靠远见和勇气。所以忙与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要以为你很忙,你会得到很多回报。别人的忙碌可能比你得更有价值。
为什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首先,穷人在买蔬菜时都会精打细算,会为了一角钱和小商贩进行争论。但他们不明白,食品价格上涨意味着银行存款在贬值。他们愿意为几毛钱花费时间成本,但却不愿意思考如何让现有存款变得更有价值。相反富人更愿意花费时间成本,通过国家经济政策或解读宏观调控,分析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下一步的投资决策。
穷人总是期望通过购买彩票等博彩方式梦想一夜暴富,而富人则通过购买保险转移不确定性的风险。
另外还有一点,穷人厌恶投资风险,喜欢随波逐流,股票越跌越不买,害怕承担风险。而富人普遍认为,风险中蕴含着机遇。如果是一家高质量的公司,股价下跌,将会是一笔大买卖。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正是因为富人有知识、有技术、有资本去战斗,所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富人对自己和下一代的财商教育与穷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即便李嘉诚很忙,他也会每天抽出时间看书看新闻,而普通人却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这些与工作无关,当不了饭吃。因此也就与财富失去联系。
人们最怕的不是你跑得慢,而是在你不断奔跑的道路上失去了自我。真正的强者,在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是寻求解决方法,表现的更多是冷静。如果你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请先走好自己的路。脚踏实地的走在前进的路上,才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本文由逸云财富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