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
作者:松二
来源:松二先生
年了,又长了一岁,逐渐觉得涨不涨粉好像也不那么重要,有一群不离不弃的朋友就挺好。
虽然越来越不想写长文,但马上过年了,还是得给不离不弃的朋友们送个礼,说说上篇《论持久战》文末说的搭国家顺风车的办法。
这是一个贯穿于宏观和微观的技术——财富再分配术。题目比较大,说的有不太准确的地方,大家还多多包涵。
说到财富,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以货币来计价的财产,但准确的来说,财富是个人占有整体财富的一个比例。
所以即便个人财产没变化,但财富再分配随时在发生,个人财富也就在不停的变化。
1
财富与货币
中国历史上,财富是以白银计价的,直到十八世纪开始,白银大量从美洲流入中国,依靠白银的汇率差,欧洲人卷走了中国巨额的财富。
欧洲人主导人类进入了全球流通时代,黄金由于其流通量和储量的限制,其稀缺性使其登上了世界货币的王位,被欧洲人选定为财富的计价单位。
直至年,人类财富都以黄金计价,即便是年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为了给自己增信,也必须跟黄金挂钩。
在这段时间,由于黄金总量增幅不大,理论上财富跟货币是基本等值的,持有黄金就是持有财富。
而黄金作为货币的局限性同样在于其储量和流通量限制导致的稀缺性。
进入工业化的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入大生产时代,物质第一次实现了富裕。
由于市场产品流通量急剧增多,受黄金约束的流通财富总量基本不变的限制,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压抑生产,消灭一部分商品流通量;要么不断降低流通品价格,保持流通财富量不变。
当然,这两条路都是反人性的,也是反人类的,所以导致了流通商品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社会购买力不足。
简单说就是受黄金的制约,人类将进入无限次的通缩至经济崩盘的死循环。
货币流通量不变与工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数次的经济危机,之前在欧洲社会主导下,有两条路径来解决这个矛盾:一是通过将殖民主义将美洲、澳洲、非洲、亚洲的财富转移到欧洲,二是工业化大生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商品的价格。
但随着殖民地逐渐榨不出油来,或者榨出来的油不再足以支撑欧洲的大工业产品流通循环,和商品的极大丰富导致的不能无限降低商品价格,没有足够的货币来支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终极限制。
夸张的说,人类历史上在年之前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均是拜黄金的世界货币地位所赐。
黄金被抛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能快速发展的最大进步力量。
当然,过程中美国人也在作弊,靠超印美元来扩张自己的货币,靠美元与黄金挂钩,限制别人扩张货币,来偷鸡。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以后,美元靠强权成为了世界货币,黄金被边缘化,人类财富进入纸币时代。
人类也终于打破了自己给自己套上的那个紧箍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此,货币和财富分道扬镳,货币有了印钞术,而财富虽然依然以货币表示,但财富的多少不仅要看自己拥有的财富,还要看财富总量,只能用个人所占有的比例来表达了。
2
虚妄
作为货币,白银是虚妄的,黄金是虚妄的,纸币也是虚妄的,都是靠人类定义和构建出来的。
人类社会除了物理世界,一切都是虚妄的,连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都是虚构出来的,宗教、主义、政府、企业都是人类为了能更好运转而人为定义出来的。
人类社会在未来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奇怪,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要把自己局限在盒子里,那个你我熟悉的盒子可能也是崭新的。毕竟资本主义也不过是年的事情,社会主义不过是年的事情,至于世界货币是年以后的事情,全球一体化是年才开始的事情。
能够靠印钱来解决经济危机,避免由经济危机带来的痛苦和战争,对人类是种幸福。
无限印钱,也只是人类一场实验,是人类寻求社会稳定的走跷跷板的实验。
也许最终终结这一实验,要靠人类寿命足够长导致生育意愿降低,人类社会的根本运行结构发生改变,物质丰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物质需要的时候。
当然,也许人类受几亿年进化形成的贪婪和恐惧基因的影响,财富还会是争夺之物,只是大概率可能不再以纸币计价。
3
印钱
现在,财富以纸币计价,印钱是为了拉动经济,但印钱的过程就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
印钱是个技术活,之前讲过,印钱的过程占主动地位的不完全是国家和政府,如果政府一味的印钞,印的只能是金圆券,只是一张彩色的纸,随之带来的必然是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剧烈的通货膨胀。
印钱,一方面有基本货币的投放,一方面有货币乘数的放大,最后还有汇率的控制。
之前讲过中国依靠房地产印钱的过程,通过个人买房,将房产抵押,个人信用背书和未来流水的保证来借贷实现了印钱的结果。
每次买房的贷款部分就是靠货币乘数新印的钱,而房子的总价代表着财富的数额,当然这一切都要以世界货币计价。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房价上涨的过程中,基本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甚至略有升值。在中国,以房子为代表的财富就得以迅速膨胀,中国人的财富也得以迅速积累。
这个用同一个房子在十几年前卖掉和现在卖掉换成美元能买多少块劳力士就能简单的对比出来,所以,对中国来讲,房价上涨整体是个好事,增加了国家财富。
只是在房价上涨过程中,由于有房和没房,买房早晚,负债规模导致了财富再分配。
最大部分的财富被转移到了政府手中,变成了高铁、地铁、军舰、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而房主只是在这场再分配中的买马者,在年之前,所有买马的人都在挣钱,而直到年才出现了买马赔钱的人。
当然,房价无限上涨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房价必须跟首付的积攒,负债能力和家庭现金流相匹配。
印的这些钱是要靠未来的收入和现金流来偿还的,消耗的是未来的消费能力和再投资的能力。
当负债能力不具备的时候,房价就涨不动了,当家庭现金流被抽干的时候,就等于消灭了需求,等于消耗了未来的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动力,带来的必然是某个阀值时刻的货币急剧贬值,继而由输入型通胀引发的全面通胀。
通过通胀和贬值的方式实现财富再分配,房价不变的情况下,就是财富以世界货币计价缩水的过程,通胀导致的人民币变毛的过程也就是降低债务人负债,缩水资产持有人财富的过程。
在房地产不能再作为支柱产业之后,国家层面面临打造促进财富增长的另一个有效抵押物,而且是可以摇身一变就能提高抵押价值的抵押物。
4
上市
依据美国人的成功经验,股市是可以打造成比楼市更大的资产池的地方,股票是更有效的抵押物,并且由于是虚拟资产,脱离了居住使用的刚性需求限制,膨胀性比房子更好。
其实,上市应该是门生意,有人愿意把企业标准化、透明化就可以申请上市,有人愿意认购股份就能成交,只是跟做所有买卖一样,要有一定交易规模才能维持经营。
在房价起来之前,中国普通人没有什么财富,手里也没多少可投资的资金。
这个增加信用背书、吸收投资、降低资产负债率、可再扩大贷款规模,投入扩大再生产的上市机会成了稀缺资源。
近些年,一直在提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这是个信用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贵的根本在于有一批不讲信用或者按信用规则办事的中小企业拉低了整体的信用评价,在没有手段区分谁好谁坏的情况下,只能由整体去承担融资成本的信用溢价。
而上市是个给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增信的程序,至少在中国上市之后基本能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但中国毕竟是刚开始积累财富的国家,有限的资金还是会根据国家意志分配给战略上更需要的企业。
现在来看,这个机会应该属于有高端产能、专利技术和在未来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因为只有依托这些,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让中国产品从低端的靠劳动力价格优势向知识优势转型,才能在全球竞争和一体化的格局之中,除了产生大量的贸易逆差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利润,来提高国内的劳动收入,来修复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和降低居民整体的负债率水平。
也就是说,国家会把国内的钱驱赶到未来能产生高额利润的领域,实现国家层面的投出产出比最大化,实现国家财富积累。
上市的过程,原始股东的股权财富从原来以净值计价变为以市值计价,市净率多少倍,财富就翻了多少倍,在房地产时代等于实现了地方政府土地变性的收益。
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大量无成本资金,降低了企业负债率,具备了再加杠杆贷款的能力,有资金加持只要能快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规模,让利润随增,就能催动市值快速增长,财富倍增。
同时,上市公司的股东拥有了有效抵押物,可以进行抵押再融资。
上市企业再贷款的过程和股东抵押融资的过程就是印钱的过程,而净值变市值的过程就是财富增长的过程。
靠贷款印的钱,不论到了谁的手里,都会形成投资或者消费,会成为需求,从而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循环。
这种印钱是一种良性印钱,能维持的关键在于现金流的维持,即贷款再投入的新增收益能覆盖融资成本。
5
增长
印钱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但印钱分为良性的印钱和恶性的印钱。
企业上市的过程,是再融资的过程,也是增加再负债能力的过程,之后的投资过程除了带动当地GDP,还带动当地需求,投产后还会带动就业,带动税收,带动GDP。
这种印钱后投入再生产的钱就是良性的钱,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钱。
之前房地产的印的钱,虽然大部分进入了地方财政,其中大部分也都花费到了城市建设和基础建设当中,进入了经济的再循环。
如果靠增加负债借的钱,都用于消费了,而没有用于投资,其印的钱由于没有对应的资产和产生偿还能力,就是恶性印钱了,比如美国不断增长的国债,欧洲为福利负担发的债,不知道这印的钱靠什么来偿还。
对中国的地方政府而言,在房地产失宠、地方负债阳光化后,基本就断了来钱的后门,而企业上市给地方政府开了一个正门。它能拉动当地投资,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充实地方政府的口袋,上海市的领导直接喊出了要加快培育硬核高科技企业的口号。
让地方负债透明化和降低负债是套组合拳,预计未来大量的基础服务设施要重新组合包装上市,通过增加直接融资,降低负债率,增加收益率水平,来盘活政府资产,降低负债率,让公共设施真正的属于人民,恢复政府基础设施的继续投资能力,京沪高铁只是个开始,也是个模板。
上市是创造印钱能力的过程,其副产品就是财富的再分配。这种印钱是良性的印钱,是政府支持的印钱模式。
6
分配
过程中,高科技企业从净值到估值来确定价值的过程,就是昨天亿摇身变成今天0亿的过程,一上市,财富增加了亿。
这亿的财富分配给了上市的原始股股东。
这亿也是对于这群人对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奖励。
而且国家的总账本上,财富也增加了亿,国家是受益者。
而且对国家而言,现在印基本货币虽然不再需要黄金做保证,但还是要以国家综合实力来背书的,这个国家实力的衡量是个外部过程,别人认可你的实力才能保证货币汇率的稳定,如果不认可,就会导致货币超发,形成贬值,发生印金圆券的过程。
科技的强大,经济的强大,军事的强大都是增强背书的过程,所以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过程,也是增强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基础,国家除了亿的财富之外,还有一份额外收入。
这也是有一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收全球铸币税的基础。
未来,高科技企业上市的门槛会越来越低,当然守门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核心要求就一个,允许失败,但不允许欺诈。
国家提供了继房地产之后,第二个财富再分配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的窗口期会远长于房地产的十几年,甚至有可能是个永久的窗口期。
想在财富再分配中获益,就要积极的投入到这个游戏中,要么成为创业者,要么加入这样的队伍,才能共享红利。
对于从技能上不具备参与的大众,如果说有搭顺风车的机会,就是拿钱投票的机会,只是原来买房子是挣多挣少的问题,这次得考验眼光,买对了马才能共享发展,买不对可能就要成为那亿被消灭过程中的买单者。
7
降息
在全球经济疲软,欧美不断增加政府负债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债务不崩盘能偿还利息,降息、低息甚至负利率将是个长期存在。
长期来看,人民币还有降息空间,随着国际实力的增强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没必要对外维持一个大的利率差,免费给外资提供套利空间。
在治好了国人的炒房病和地方政府的房地产依赖症之后,中国会逐步进入降息过程,只是利率会保持在比美元利率略高的水平。
利率低了,同等负债下利息就少了,同等收入下结余增加,自然负债率就会逐步降低,同时负债能力逐步恢复。
同时,由于持有现金的收益降低,持有负债的成本降低,在资产的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持有资产将优于持有现金。
这也会成为驱赶资金进入股市的一个动力,也是催生牛市的动力,也是今年美股屡创新高的秘籍之一。
未雨绸缪,提高投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不然不仅将受到所占财富比例降低的侵蚀,也将受到低利率的侵蚀。
人生,需要在这个虚妄的游戏中进行下去,积攒财富就像打怪升级,虽然最终不一定有什么意义,但只要人类还在前进,这场游戏就要进行下去,身在游戏中,也没有太多选择。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