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增长现拐点 新业务力不从心
在尝试新品销售,品类扩张,以及开放平台后,唯品会还是遇到了规模增长上的瓶颈。随着零售业库存水品的整体下降,唯品会也在积极摆脱对尾货清理的依赖。而此前培养的消费者心智,使得唯品会在新业务尝试上力不从心。 【中国经营注】随着零售业库存水品的整体下降,唯品会也在积极摆脱对尾货清理的依赖。而此前培养的消费者心智,使得唯品会在新业务尝试上力不从心。本文来自百度百家。并非BAT遭遇增长的瓶颈。闪购电商唯品会在连续10个季度保持3位数增长率后,营收首次迎来同比75%的增长率。在尝试新品销售,品类扩张,以及开放平台后,唯品会还是遇到了规模增长上的瓶颈。随着零售业库存水品的整体下降,唯品会也在积极摆脱对尾货清理的依赖。而此前培养的消费者心智,使得唯品会在新业务尝试上力不从心。 增长出现拐点通过下面的图就不难发现,唯品会的营收增长速度已经跌破100%,成逐年下降的趋势。与高峰时期的207%的营收增长率来看,唯品会的高增长期已过,并出现了拐点。唯品会的CFO杨东皓说,唯品会的模式就是清理商家的库存。话虽简单粗暴了点,但对于唯品会来说,这是发家之本,但现在也成为增长的镣铐。时间回到2011年,中国服饰产能过剩,几百亿元的库存,压得服饰厂商喘不过气来。根据wind数据,纺织服装行业87家上市公司中,2012年中期累计库存量达732亿元,相比2011年的699亿元和2010年的501亿元有所上升。同时,服装纺织类87家公司中有超过6成的公司存货周转率相较2011年中期下降,其中34家公司连续两年存货周转率下降。库存压顶迫使服饰企业寻找新的出路。雅戈尔、浪莎股份、森马、李宁、美特斯邦威等服饰企业开始转向线上,投资布局电子商务,一方面扩大销售通路,另一方面则是缓解线下压力,清理库存。作为当时定位精准,模式新颖的唯品会来说,服饰商家找到了除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外,最轻松的甩货平台。相比天猫、凡客来说,商家确实在唯品会上卖货要更加省心省力。在商品端,唯品会选择的是“买货进库,统一快递。”商家无需在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上做太多的加减法,只需将库存的商品提供给唯品会,在消费者端的售前和售后都由唯品会承担。商家认为,能够清理库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确定性的服务。市场需求放大了唯品会模式的前景。唯品会在2012年3月23日登陆纽交所,逆市IPO。5个月后,另一家闪购电商聚尚宣布融资3000万的B轮融资,投资方分别是A轮的IDG、清科资本,跟投的SK资本和银瑞达。几乎同时,天品宣布获得软银中国和蓝驰创投1000万美元的投资,依然是名品折扣的闪购模式。这时的唯品会已经安稳度过市场观望期,亏损收窄,股价一路飙升。唯品会迎来了增长*金期。从2012年Q4开始,唯品会的营收保持10个季度100%以上的增长,其中2013年Q1同比增长率更是超过200%。随之而来的,唯品会开始盈利,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盈利的电商公司。兵无常势。随着电商流量批发的红利期结束,唯品会自身增长也遇到了瓶颈。从2014年Q4开始,唯品会的营收增长开始逐年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唯品会营收增长率跌破100%,低至75%。此外,经过这几年的库存清理,服饰商家的库存压力得到缓解,不再像前几年排队上唯品会一样。特别是对于好的品牌商,和唯品会的利益分配也在此消彼长。单纯的特卖模式已经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俏物悄语、天品、聚尚等这些闪购电商相继倒下。诚然,企业倒闭有多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靠清理库存一条路是行不通了。唯品会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商品端,唯品会向新品延伸;在品类上,往母婴、居家、美妆等类目上拓展;在模式上,开放平台一直在谨小慎微地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