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以美国为例银行是如何肆无忌惮掠夺财富的
TUhjnbcbe - 2025/1/9 22:29:00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从分配财富到掠夺财富

成立银行最初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作为市场中的中介者帮助资金流动实现财富的合理分配。那些获得资本盈余的人将剩余财富放到银行手中保管,银行负责为储户稳妥地创造财富,并且将存款以贷款的形式交给那些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企业手中,让这些企业通过生产获利,最终实现整体市场繁荣,而银行作为中介者也能获取收益,是三赢的选择。

然而银行在经济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道德败坏的银行家不甘于仅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而是要利用手中的优势两头通吃来成为主导经济的机构,于是银行逐渐转变成经济体当中财富的主要掠夺者。

银行的残暴体现在不计后果的掠夺性贷款、滥用信用支付、操纵汇率、利率以及和评级机构等金融机构狼狈为奸合作实施大规模的诈骗。在市场当中信誉往往是维持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而银行所做的反而是透支信誉不停地欺骗客户赚取利润。像美国的十大银行平日里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比如富国银行大小官司缠身,就是因为该银行盗取人们的合法信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开设账户并进行非法交易造成损失。许多银行在发放信用卡之后,不通知用户便随意调整信用评级修改利率,恶意造成用户拖欠收取高额滞纳金。

平民百姓在号称法治国家的美国根本不能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当被银行欺骗之后,他们在法院很难告赢财大气粗的银行。美国司法系统办事效率差,银行完全可以拖延造成原告无力持续被迫选择和解,遇到少数的刺头如果数额不大就赔钱了事。如果说对方不依不饶或者是数额较高,那么银行就与政党之间勾结,给政客蝇头小利影响庭审结果。

银行在美国民间毫无声望可言,越是大的银行就越可能欺骗客户。比如著名的高盛集团,在本世纪初设计了多款注定失败的证券产品,然后将这些产品卖给客户,高盛回头就开始做空这些产品以赚取中间差价。将来客户发现损失追究也没用,因为高盛就是在利用自己与客户之间的金融知识差距来诈骗牟利。

在美国金融界,道德是不存在的,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在接受美国国会质询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的宣称“对银行来说信誉早已成为过时的古董”、“只有傻瓜才会信任银行家”。特朗普的硅谷顾问、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也多次表示“只有输家会选择竞争”,只要能赢那么使用任何手段都是被允许的,即使那是不道德的。

所有的美国金融机构现在都只重视短期利益,其短视已经到了都不考虑下一个季度的程度,所以你才能明白为什么次贷危机在银行明知道有巨大风险的情况下仍然会爆发的原因。银行只想从中赚钱,他们创造了金融衍生品主要抵押贷款债券RMBS,该产品要求发起人和投资人必须签署一种被视为等同于退款保证的协议,银行必须保证自己要回购该产品。但是当出现爆雷时,银行立刻撕毁协议拒绝履行回购承诺,死猪不怕开水烫等着对方打官司。

银行吸血的主要手段

一、扩大个人信用消费业务

银行想赚钱却不愿承担太大的风险,所以银行的主要业务开始从储蓄者和企业之间的链条当中转移出来,演变成储户和有透支消费习惯消费者之间的中介者。因为个人的力量与企业相比十分渺小,单次违约的风险也比企业低,所以银行非常喜欢推行信用卡,收取客户的高利贷利息、滞纳金和其他千奇百怪的费用。

因为信用卡的泛滥导致了消费总量的虚假上涨,实质社会整体消费没有根本性提高,很多人寅吃卯粮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企业因为虚假的消费而过度提高了生产力。到这些人无法还款资金链断链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发生。

个人消费业务的增加让中小企业处于困境,银行更倾向于给大企业和个人贷款,中小企业因此很难获得贷款。美国年中小企业贷款额比例比年低了14%,不少企业缺乏资金而倒闭,实际失业率因此快速上升,让社会整体消费力进一步下降,美联储心心念念的通膨率说什么也上不了2%就是这个原因。

二、不承担责任的金融赌博

华尔街实际就是披着金融外衣的赌场,各类金融衍生品实质上赌的就是利率、汇率和油价的涨跌,信用违约互换赌的是某些企业或者银行会不会破产。各路的富人在这个庞大的赌局当中流连忘返,作为庄家之一的银行在这里干着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赌赢了那么自然是赢家通吃,如果赌输了造成损失,那么就等着美国政府来救,因为这些银行“大到不能倒”,政府只好花纳税人的钱来救他们。像美国国际集团在金融危机时就获得了亿美元的紧急援助金,这笔金额超过了其前10年来所有对儿童福利的扶贫补助之和。

三、收购大企业实行垄断

一些大企业经营不善但是在行业内处于优势地位,那么银行会出资兼并或者收购大企业,让其实力更上一层楼实现行业垄断。而当出现垄断时,消费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四、帮助企业和富人逃税

银行帮助那些大企业和富人逃避税收,将他们的收入从高税收地区转移到低税收地区。比如苹果就是典型的例子,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境外资产不需要缴税,只有资金转入境内时才缴纳企业税。为了能够将资本转移回国内又想避税,苹果先将自己的收入全部转移到税率很低的爱尔兰,然后将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转回国内避开企业税。最终通过金融市场的借款来支付股息,这样苹果的股东们便获得了公司的巨额利润。

能成为像苹果这样大公司主要股东的人大多都是富人,这些人不仅享受着逃税的好处,还获得美国政府减税的帮助。在年12月特朗普政府税改之后,富人将省下来的绝大部分税钱拿来用于股票回购,年12月6日企业回购股票价值达到亿美元,之后就再也没有低于1万亿美元过。

富人躺着赚钱穷人却为最低工资挣扎

富人的这种回购进一步刺激了股票上涨,他们的身价翻番上涨,但是富人对实体经济的帮助几乎为零。富人在本国的消费能力有限,很多钱被用来购买房地产,结果快速推高了房地产的价格让普通人生活成本急剧增加。富人还有许多钱被用来进行海外投资、赌博和购买金融衍生品,用于支持美国实体经济的投资微乎其微,年的减税政策最终只是让工人工资平均每小时上涨了2美分,家大企业节省的税金仅有6%用于工人,这样富人与穷人财富的增长速度再一次拉大,贫富差距更加悬殊,社会矛盾就更加尖锐。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美国为例银行是如何肆无忌惮掠夺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