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我们的邻国之一,也是亚洲的一个人口大国。提到印度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到那些印度公交车、火车的图片,都是人满为患的样子,还有很多人甚至要“挂”在车厢外面,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印度的人口数量是多么惊人。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也是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包括大力发展经济,改良农作物等等。现在印度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3亿之多,可以说是和中国相差无几,而印度的国土面积却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不到,为什么可以养活和中国差不多的十几亿人口?
首先第一点就是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十分优越的。印度虽然国土不算是最大的,但可用的耕地面积却排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耕地在国土中所占的比例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世界主要的大国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印度可以大面积地种植粮食作物。
第二点,除了地理环境之外,印度的气候也非常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地处南亚的印度降雨量丰富,气候较为炎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基本上所有的作物在印度都可以做到一年两到三熟,这和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的作物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
第三点,印度不光是耕地面积广,气候适宜,其整个大陆上的水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境内河流众多,即使是遇到干旱的时候也能够通过河流来对农田进行灌溉,因此印度很少因为灌溉问题发愁,这都属于得天独厚的的环境优势。
第四点,除了本国生产的粮食以外,印度也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为什么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多的耕地面积,却依然需要不断地进口粮食?在进口和大量地出口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而印度如何能够达到平衡?
印度社会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社会,贫富差距十分明显,大多数人口还过着相当落后的小农经济生活,而印度的赤贫人口也长期处于世界第一,因此农民就算在印度这样肥沃的土地上耕种,也依然会遇到吃不饱肚子的问题。
印度现在出口的粮食主要来自现代化的农场,这些农场采用了机械化的耕作方式,拥有着大量的土地,因而印度也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面对着小农和机械化的差异,印度政府采用了进口粮食的方式来弥补,因此印度也在不断地进口粮食。
印度之所以能够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一方面是因为印度的国土本身就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环境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印度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带来的,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印度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而国内的粮食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印度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还是要从贸易产品开始下手,如果只把出口粮食当作自己赚取外汇的唯一手段,那么这样的困境还会持续下去。只有不断地进行发展,完善自身的工业体系,印度才能够真正摆脱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