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发展中国家,自开国以来,我们的经济就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年年攀升的GDP以及各种经济数据足以显示,中国人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但是哪怕是依靠这样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实力,我们在消费能力上居然落后大洋彼岸人口数量仅3亿多人的美国。根据年统计的消费数据显示,我国的社会消费总额是41万亿元,同时期美国的社会消费总额是43万亿元,在人口差距超十亿的情况下,我国的消费能力却落后2万亿元,造成这样消费差距的原因总体来说有三点。
经济收入差距以及消费观念差距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上与中国像是在玩跷跷板一般,我们高他就低,我们低他就高。虽然在经过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重创,但是他们长时间范围内积攒起来的经济硬实力也不至于让他们从此一蹶不振。美国的国内经济产业总体来说还是在向好的地方发展,而在年的美国人均收入调查中显示,他们的家庭平均月收入为美元,而同时期中国的月人均收入只有美元左右。收入的差距是影响两国消费差异地直接原因。
收入高,相应的消费也就高了起来。与中国不同,美国一直崇尚的是自由随性、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所以大部分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危机意识,基本上是赚一分钱就花一分钱,赚的钱不够就透支信用卡。总之,他们碰到喜欢的东西,只要价格不是特别超出经济范围以外的,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买买。当然这样的消费观念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一旦他们失去经济来源,那么毫不夸张地说,连饭都吃不起。而中国危机意识比较强烈,也养成了爱存钱的好习惯。哪怕在遇到什么灾害时,也能够保证在一定时间内生活不受影响。所以中国人的钱虽然挣得不多,花的也不多,但基本都稳稳当当地存在银行里。这也是造成中美两国消费数据差异地原因之一。
经济压力以及节俭意识差距
如果你问在中国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最费钱?几乎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你,买房的时候最费钱。自年到年,中国一线城市地房价几乎上涨了20倍,然而人们的工资却远远没有追赶上房价的上涨速度。但是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家,更意味着生根发芽。所以中国人为了买房就已经把积蓄掏空了,甚至大多数还要背上数十年的贷款,所以中国人在生活中不得不处处节俭,确保房贷能够正常归还。但是美国就没有这种情况,他们的国土面积和我们差不多,人口却只有我们不到五分之一。所以他们没有什么住房压力,只要不是寸土寸金的纽约、华盛顿等一线城市,基本上都可以住上独栋别墅,少去了房贷压力,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消费水平自然会比我们高得多。
除此以外,美国人的节俭意识十分匮乏,因为本身他们也不缺什么,所以食物浪费、资源浪费等情况都非常普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一天要倒掉的食物重量大约是15万吨!这些食物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实打实地用钱买来的,倒掉多少就相当于浪费了多少钱。在生活中的铺张浪费更是常见,空调一年四季常开,物品使用年限低等等,都导致他们的日常消费增高。所以美国人的钱虽然消费了,但是有一部分几乎就是浪费掉了。
大部分的钱掌握在小部分人手中
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中国实际上有消费能力的只有2亿人口,其他的基本都没什么购买力。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美国,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如此。看世界富豪榜就知道,在符号这一方面,美国上榜的富豪是要比中国略微多一些的,因为他们的经济产业在全世界的扩张更加广泛。二中国的企业基本都是依靠自己国人强势壮大起来的。也就是说,美国很多企业赚的是世界的钱,而中国基本都是赚的是自己人的钱。
美国的富豪比中国富豪多,在消费主力上也就难免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但是一味地攀比消费能力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提倡的事情,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人民意识也就不同。在美国,他们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更加完善一些,所以他们有底气这样去随意消费。但中国人不行,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以防不时之需,这两种消费观念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不过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消费模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