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美关系已质变丨慢点观察直新闻
TUhjnbcbe - 2025/5/9 0:57:00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关的议题,都被西方意识形态化,比如香港、台湾、新疆、西藏等等,本来是主权问题、反恐问题,但都被异化成意识形态问题,变成了所谓“民主和人权受打压”的问题。这其中有何玄机?

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通过所谓“年战略竞争法案”,针对的重大目标只有一个:中国。这个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的法案一旦落地,美国选择“与中国对抗”将从政策层面拉升到战略高度。这是否意味着大国竞争将更加激烈?美国朝野两党一致反华,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发生质变?美国政客患上“中国恐惧症”,是意识形态偏见,还是为了搞国内政治动员?

对于美国继续打压中国的政策,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傅立民在5月9日发文《华盛顿正与北京玩一场注定失败的游戏》,称美国发动贸易战和军事施压,效果是适得其反的。美国的农民、美国的经济受到重大损失,而中国并没有停止大踏步前进的步伐。如果美国继续对抗,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立。美国已然损失惨重,拜登上台后,为何还要延续“遏华游戏”?除了贸易战科技战以外,中美意识形态对抗为何加剧?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近日就一系列中美关系新焦点,专访了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

深圳卫视直新闻万霞:拜登上台后,除了贸易战科技战,意识形态对抗为什么也被放大?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我觉得这里面实际上涉及到中美战略竞争的一个新的议题,甚至就是一个新的战场。最近十多年,中美的矛盾其实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应该是从年开始。

年中美建交之后,实际上我觉得中美关系是搁置了意识形态的,这种搁置将近30年。然后年以后,开始在贸易、汇率、台海的问题上出现意识形态的冲突。当时还是一些分散或者单独的问题,没有连在一起;到年,我觉得中美关系在发生一个质变。

在最近这大半年时间,尤其是拜登上台之后,已经把意识形态作为一张很重要的牌来打。中美之间除了经济、地缘政治军事竞争之外,意识形态变成了非常热的一个议题,我觉得甚至是根本的议题之一。

美国在挑战中美关系的基本底线,包括所谓新疆“人权”议题,包括这两天炒得比较热的所谓“中国媒体”议题(注:《纽约时报》5月10日发文《中国正如何改变全球媒体格局?》),其实质就是美国人还承不承认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就好像两个人,过去虽然理念不同,但还能搞搞合作,虽然有过节,但很快翻篇了。但现在是,其中一人翻脸了,说“你这个人品有问题”,或者说,“你为人处事这个方式,我接受不了”。就有点类似这种对“人品”的彻底否定。

目前,中美双方可能已经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境地,这可能是严重性所在。我认为,中美关系已经发生质变,进入一个全新的大周期。

万霞:现在中美在气候问题上展现合作姿态,拜登政府上台,中美关系会不会低开高走,出现缓和?就像当年克林顿、小布什阶段那样?美国拜登政府会不会因为面临的现实矛盾和困境,在对华关系上做一些回调?

孙兴杰:这可能太乐观了。我觉得,因为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周期。之前的经验,比如说低开高走,那是在美国所谓的“接触”周期里面,他们没把你当做对手,有些小摩擦就解决了。当时中美共同的前提还是要维护发展双方的关系。

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明确,就是战略竞争对手,有些方面甚至是“敌人”。所以,以前的一些经验,可能没法用在目前中美关系的大周期里,比如通过经贸交流来促进关系的和缓。

包括美国对华商业利益上,实际上,商界的影响力在降低。现在美国人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美关系已质变丨慢点观察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