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图说美军谁指挥陆战濒海团一文看懂美国
TUhjnbcbe - 2021/3/26 14:33:00
美*近年来提出来多个聚焦于第一岛链的作战概念,不少名词很新,但其实都是老思路。这些思路带有不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对决定影子,只不过是融入了最新的装备、技术与战术。其中一个概念就是远征前进基地概念(EABO),而作为该概念的重要支撑单位之一,就是陆战濒海团(MLR)。陆战濒海团这种新部队,美*都还在处于试验过程中,具体到战术分队级的编制体系尚未对外公开,要找到它的薄弱点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但即便是新部队的组建,也是要融入到一支*队的特色和总体发展背景之中。因此,我们在这篇文章之中将为大家梳理陆战濒海团可能的上级指挥单位。而进行这样的梳理,对于我们寻找到它的要害很关键。陆战濒海团指挥链梳理美*实施作战的传统,是采用合成战组织(CompositeWarfareOrganization)这个思路,即合成战司令部(CompositeWarfareCommander)。在合成战组织指挥结构之下,美*可以比较自如地同时实施针对多个目标和威胁的进攻与防御作战。美*在海上作战的合成战司令部,就是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JointForceMaritimeComponentCommander,JFMCC)。战术司令部(OfficerinTacticalCommand,OTC)采用任务编组形式,在其下面设置特遣部队(Taskforce)。而在特遣部队之下,又有特遣群(TaskGroup)、特遣分队(TaskUnit)和特遣作战单元(TaskElement)。一个特遣部队配属4个特遣大队,后者下属特遣分队和特遣作战单元。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的战术司令部。那么,远征前进基地是如何集成到战术司令部之下的呢?依据美国海*陆战队作战实验室相关文件(MarineCorpsWarfightingLab-FuturesDirectorate)的描述,远征前进基地的部队是使用一种机动、低成本的能力组合,临时前出作战,且充当舰队/联合部队海上作战司令部(Fleet/JFMCC)作战的一部分。按照这个界定,可以将远征前进基地作战视为海上作战的组成部分。而实施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的陆战濒海团,不过是陆基化的海战部队。正是由于这个界定,远征前进基地作战部队,即陆战濒海团应当紧密地融入到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的指挥链之中。通过这种安排,陆战濒海团可以充分利用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拥有的一切其他部队的资源。也就是说,陆战濒海团由海上部队指挥官负责指挥(不管这支海上部队的指挥官究竟来自海*,或是海*陆战队)。弄清了这层关系之后,可以对陆战濒海团的更上层关系进行梳理。实施某个地区的作战时,美*将组建一个联合特遣部队(JointTaskforce)。在该联合特遣部队之下,设置有联合部队空中司令部(JointForceAirComponentCommander,JFACC)、联合部队地面司令部(,JointForceLandComponentCommander,JFLCC)、联合部队特种作战司令部(JointForceSpecialOperationsCommand,JFSOC)和联合部队海上部队司令部(JFMCC)。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是一个战术司令部,下属多个特遣部队,以濒海特遣队(LittoralTaskforce)的形式存在。在濒海特遣队的形式下,则配属有3个濒海战斗群(LittoralCombatGroup)。濒海战斗群之下,配属3个濒海特遣分队(LittoralTaskforce)。濒海特遣分队之下,配属3个濒海特遣作战单元(LittoralTaskElement)。按照美国海*陆战队相关文献的构想,濒海战斗群(LittoralCombatGroup)配备的兵力包括:1艘两栖攻击舰、1艘远征前进基地舰(ESB)、1艘T-ATS、1艘FSF/SWATH、3艘濒海战斗舰(1艘反舰、1艘扫雷、1艘反潜)、1艘“伯克”级驱逐舰;1支远征前进基地作战部队,即陆战濒海团的分队。而这些兵力,将根据作战需要分别配属到3个濒海特遣分队之中。

内线与外线部队的区分

远征前进基地概念里面,有两种非常关键的部队,即内线部队(InsideForce)和外线部队(Stand-InForce)。外线部队用于威慑对手,并从多个方向上同时实施作战,给以敌方决定性打击的机动力量。内线部队是在威慑失败后,在敌方远程打击火力的范围内与敌对抗,并确保外线部队获得介入的可能性和余地。按照这个区分,负责运营远征前进基地的陆战濒海团属于内线作战力量。内线作战力量具备的功能包括: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岸基反舰作战和对陆打击作战;防空作战;前方武装与加油点;舰艇和潜艇的重新装弹。通过在远征前进基地作战,陆战濒海团可以实现对敌方力量的拒止,使之无法使用关键区域,从而为外线部队的增援和展开决定性反击赢得空间与时间。那么,外线部队应当由什么样的力量来构成呢?外线部队主要是陆战濒海团的支援力量,以及在外围遂行独立机动作战的部队。其配置就是濒海战斗群之中的1艘两栖攻击舰、1艘远征前进基地舰(ESB)、1艘T-ATS、1艘FSF/SWATH、3艘濒海战斗舰(1艘反舰、1艘扫雷、1艘反潜)、1艘“伯克”级驱逐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任务编组形式,濒海战斗群的编制可大可小,因此其配备的兵力也是可以调节的。最小编制情况下,濒海战斗群只需要配备1艘“伯克”级驱逐舰和1艘“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在最大编制情况下,濒海战斗群甚至可以融入一个航母打击群,并强化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零碎。大规模的联合特遣部队,可以将3个航母打击群纳入到3个濒海战斗群之中。如果美*的联合海上部队海上司令部的配属扩大到这种规模,那肯定是要在第一岛链上进行一场中高级别的战役了。目前,美*进行的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演习虽然让人眼花缭乱,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规模都很小,具体的可能要到年的“大规模演习”才能看出更多的端倪。

要害究竟在哪里?

美*现在搞的这些作战概念,带有浓厚的分散式作战特征。它的部署速度很快,最快的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搞定,并形成作战能力。依赖于航空平台的投送,像陆战濒海团这样的快速部队,非常难以捕捉。它们建立起来的远征前进基地,又不是固定的,随时都有可能运动到下一个小岛。要反制这种部队,非常不容易。你得需要足够强的侦察资源,才能够确保找到它们。而即便是找到它们,航空兵进入攻击阵位,或者是导弹飞临目标,这样的部队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而在第一岛链上,这样的岛屿非常之多。运作远征前进基地的陆战濒海团就像是在给你玩“打地鼠”游戏一般。不管能不能有效挫败这些部队的行动,比如摧毁它建立的机场,打掉其反舰导弹/远程对陆打击武器,实际上只要你选择反制这些分散的作战力量,在战略上就已经明显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所以,解决问题还是需找要害。那么,远征前进基地的要害在哪里呢?就是它的上级指挥部,也就是联合部队海上部队司令部。航母打击群虽然具备一定的两栖作战保障和指挥功能,但远远没有两栖攻击舰专业。因此,远征前进基地的上级司令部联合部队海上部队司令部,通常在一艘两栖攻击舰之上。而濒海战斗群的司令部,若不在两栖攻击舰上,也肯定会在一艘“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上。若美*实施中高烈度的作战,其指挥部队架子会很大,因此需要由一种专用大型舰艇来承载。这种舰艇就是“蓝岭”级两栖指挥舰,不过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的这种载舰通常会离前沿作战部队很远,可能会超过上千公里,因此第一岛链(及之内)的文章,得从第一岛链之外做起。如此远距离的对抗,又绝对不是一两种武器能办到的事情,需要调用很大的资源,才能捕捉到和消灭掉。核动力航母的最大航速可以超过30节,而相比之下两栖攻击舰的航速一般在22节左右,“圣安东尼奥”级船坞运输舰的航速大致相仿,“蓝岭”级指挥舰的航速为23节。在航渡状态时,三种舰艇的速度只有10多节。同航母打击群相比,这些两栖舰艇的防御能力要弱很多。用反舰弹道导弹对其实施攻击,效果肯定优于攻击航母。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讲到,美*之所以要搞远征前进基地作战,是因为F-35隐身战斗机如果在千米的距离上作战,其前沿持续作战飞机将锐减,需要用十多架飞机,才能够保障2架F-35隐身战斗机的随时存在。咬死了远征前进基地的关键指挥环节,就相当于又将美*逼回到传统的远距作战之中。这只是一种设想,美*这几年概念细化做得很周全,很深入,可能已经采取先手,构思和试验了不少反制手段。全文完。
  址 
  价 8元/册 全年96元投稿邮箱 jswz

.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说美军谁指挥陆战濒海团一文看懂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