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主演乔·阿尔文。
大量关于片中新技术的评论,往往陷入单一的个人感受——“让我不能入戏”“新技术让表演生硬”等等,这些观后感也许表明部分观众未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但这些言论其实未落实在电影本身的品质上。
文/张硕文
从未有一部作品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一样给李安带来这么多争议,当年的禁忌之作《色,戒》只在剧情上遭到一些意识形态的批评,《中场战事》却让那些刁钻的影评人和观众找到了把柄,质疑李安讲故事的能力。
如今看完这部电影,再翻看媒体和网友的讨论,才明白为什么他会是华语区最声名鼎盛的导演。他是一位作者,他精雕细琢,他钻研文本。上述原因之外,或许更重要的是,谈论李安太容易了。
李安在拍摄《中场战事》。图/screenweek
浅显,但绝非媚俗
《中场战事》虽有高精尖的拍摄技术加持,普通观众难究其肌理,画面上的优胜却一目了然。尽管李安从纵向深挖了很多东西,但对观众来说,他们很容易就把影片的主题归纳为“反战”或“男孩的成长”。这些答案可能都不正确,因为李安在分钟的电影里留下了足够多的细节让人谈论。他从来都是精于此道的作者。
因为入口浅显,这让李安新片引起的回响遍布各个层面,十分杂糅,最后甚至变成鸡同鸭讲,只剩杂音,没有对话。“反战”和“成长”皆不是主题,或者说,在这里战争与成长完全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话题,既不是在讲青春期与荷尔蒙,也不是在用“珍惜生命,和平至上”的口号来做简单的二分法。这些理解比较一厢情愿,试图从西方视角的单薄面来判断,殊不知李安的长处是用东方人的细腻表达西方人文题材,他绝对不是非此即彼那么单纯。
这种“浅入口”,绝非目前大部分华语电影的媚俗手段,不是刻意捏造的各种巧合,煽情和狗血。因此,宣传方不得不以李安父子同拍一部电影,或者fps技术多么叹为观止来做文章。因为此“浅”非彼“浅”,华语电影此前的各种“忧伤”“青春”“此生不变”,通通都不在李安的眼睛里。
李安新片讲述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役中战斗时,击败一名敌人的镜头刚好被人捕捉到,19岁的他回美国后便成为受捧的英雄;在荣耀和光辉围绕着他时,比利同时也渐渐地察觉到现实和战争的背后并不是如此简单。(维基)
新技术虽然生疏,但表演仍然可观
应该这样讲,李安在《中场战事》着重描绘了不同的社群缩影,当男主角不停转换在各个场景时,导演的镜头对准了他的一切细微反应。由这一层出发,fps技术其实相当合理。因为这种技术深切捕捉了演员的每一个细致的微表情,让他们的皮肤纹理也可以演戏;还大大优化了同一场景内,人与人、人与景的立体关系。他们的远近和距离变得极为逼真。
所以,李安的技术是用得出师有名,并不是任何新、难、贵的技术他都照单全收,而是这种技术真的会帮助他仔细铺排每一个场景对人物心理的捕捉。不久之后,这种新技术也许便会大放异彩。
新技术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量关于片中新技术的评论,往往陷入单一的个人感受——“让我不能入戏”“新技术让表演生硬”等等,这些观后感也许表明部分观众未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但这些言论其实未落实在电影本身的品质上。
李安用了大量观点镜头,使镜头和演员视角合一,这些主观镜头的确为演员的表演节奏带来很大困难。新技术带来的是一种摆拍般的氛围,那些被放大的表情,被放大的动作,也难以说明李安的尝试成功了。因为这些动作之间的停顿,仍然有些许的不自然。
新技术有时带来了一种摆拍般的氛围。
演员们互动的方式用新技术拍摄后带来的问题,与低劣剧本和拙劣演技完成的电影,显然不可相提并论。李安把对白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已经梳理得很充分,这是他一贯的优点,对白和处境的真实可信,从来不会在李安电影里缺席。只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细细琢磨新技术与演员表演的磨合,电影里留下太多冲撞式的痕迹也就不足为奇了。相较之下,男主角JoeAlwyn面对新的拍摄技术时,依然可以不动声色地做出各种微妙表情,表演最为可观。
电影不断描绘的各种社群缩影,尤其以德州为背景,加上全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