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致命性强的全身超敏反应性疾病,肾上腺素是治疗儿童过敏反应的一线抢救用药。近日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一份临床报告,内容包括年指南的更新信息,和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EAs)的使用指导。
1怎么判断儿童是不是发生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典型临床表现很容易识别,但由于过敏反应可累及多个靶器官,所以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当儿童出现了以下3个条件中任意1个应考虑其发生了过敏反应:
急性起病(数分钟或数小时),皮肤和(或)粘膜症状(全身性的荨麻疹皮肤潮红、瘙痒,嘴唇、舌、悬雍垂的肿胀),以及呼吸道梗阻症状(呼吸困难,喘鸣,胸闷,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和(或)循环衰竭症状(血压迅速下降或血压相关事件,如晕厥等)。
暴露于疑似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出现以下情况,满足两个应考虑过敏反应:(1)皮肤粘膜症状(2)呼吸道梗阻症状(3)循环衰竭症状(4)持续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
暴露于已知过敏原后出现血压的骤降:(1)对于婴幼儿,收缩压降低30%以上(2)对于青少年,收缩压低于90mmHg或降低30%以上。
儿童常见的过敏原包括:(1)食物:花生、牛奶、蛋清、牛奶等(2)昆虫叮咬(3)药物:以抗生素最为常见(4)与禽类有关的疫苗。
2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什么?肾上腺素能通过(1)作用于α受体使外周小血管收缩,恢复血管张力和有效血容量(2)激动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性,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3)激动β2受体缓解支气管痉挛,阻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越早应用效果越好。未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和预后不良(包括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及死亡)。
3没有肾上腺素时,其他药物能否缓解症状?H1受体阻滞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可以预防和缓解皮肤粘膜症状,对呼吸道梗阻症状、低血压及休克无效。
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及糖皮质激素:可以作为附加治疗,不能早期和单独使用。
吸入β2受体拮抗剂(沙丁胺醇):可以明显缓解呼吸道梗阻症状,不能早期和单独使用。
4如何使用肾上腺素?正确使用肾上腺素的方法是肌肉注射(IM),部位为大腿中外侧,剂量为0.01mg/kg,儿童最多不超过0.3mg,青少年不超过0.5mg。研究显示6%-19%的儿童需要多次注射才能缓解症状,当首次注射效果不佳时应在5-15分钟内注射第二次或第三次。
5肾上腺素安全吗?肾上腺素是人体中固有的一种激素,只要注射剂量恰当,几乎无副作用。注射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烦躁、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的突然升高可以造成“fightorflight”反应。肌注肾上腺素较皮下注射起效快,较静脉注射安全性高,是目前推荐的使用方法。
6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是什么?如何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Epinephrine-Autosyringes,EAs)也称肾上腺素笔,其内部含有已按1:比例稀释过的盐酸肾上腺素,规格包括0.15mg/支和0.3mg/支两种。平时需常温保存(20℃-25℃)。使用方法为成人和30kg以上的儿童使用0.3mg肌肉注射,15-30kg的儿童肌肉注射0.15mg,或按照医嘱执行。首次注射后症状没有改善的时候,需在5-15分钟内注射第二支或第三支。平时需注意检查药物保质期,若情况紧急,已过期的EAs亦可使用。
7哪些儿童需要在身边常备EAs有过敏反应史的儿童,有可能会再次接触过敏原。例如食物、昆虫的叮咬。
特发性速发型过敏反应。
曾有过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食物(牛奶、坚果、花生等)过敏症状,如腹泻、哮喘,但未发展为全身症状。
有哮喘、荨麻疹等病史。
监护人不能常常陪伴。
各种原因导致发病后无法及时送医。
8过敏反应已发生,除了肌注肾上腺素,还应该进行什么抢救?当儿童疑似发生过敏症状,需让患儿原地平卧,快速检查其各项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皮肤情况,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进行肾上腺素的肌肉注射。解开患儿领口,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温。急医院后,告知医务人员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如注射的肾上腺素剂量和次数。
9孩子是过敏体质,家长能提前做什么?尽量避免儿童接触到过敏原。
学习并保证具备早期识别过敏反应的能力。
掌握正确有效的肌注肾上腺素的技能。
对儿童进行定期教育,如年龄允许,指导其自己注射肾上腺素。
制定过敏反应应急预案,并保证每年更新。
应急反应预案示例
儿童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疾病,早期识别和使用肾上腺素与患儿预后紧密相关。只要诊断及时、治疗正确,绝大多数儿童可以顺利康复。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幸医院麻醉科bjtthneuroanesthesia点击阅读原文
密码:qpmx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