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个新闻,说的是一名印度女孩自小被欧洲有钱人家收养,长大后要回来给自己出生的村子捐钱做慈善。
等她回村的时候,村里人专门为女孩修了一条路。
表面上看,这貌似是个暖心的故事,但再细细品,你又会发现,其中还有故事。
原来,女孩属于达利特人,即所谓的“贱民”种姓,位于印度教种姓排序的最底层,被视为“不可接触者”。
在其他种姓眼中,别说和达利特人交往,就算是看见他们,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因此,女孩没有“资格”去走大路进村,否则整个路都会被她“污染”。
但平常留给贱民的土路,周围布满了垃圾,又实在太不体面。
毕竟,女孩是来搞慈善捐钱的。
于是,村里面的长老商量,干脆决定,紧急筹钱修一条路,给她专用。
很明显,在当今的印度农村,即便低种姓有了钱,甚至有海外背景,也远达不到和“高档”人群完全平等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程度。
那么,在城市里呢。
实际上,早在印度在独立之初,从宪法层面就废除了种姓制度,还很委婉地用“部落民”来代指达利特人,并在学校录取、贷款税收减免、公务员招考方面对低种姓群体出台了大量*策倾斜,尤其是*府公职人员系列,必须得按照“平权配额制度”招满一定比例的贱民和首陀罗,否则要受到追责处理。
印度的公务员考试报名现场,平均录取率仅为0.03%
所以,在印度城市,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中,直接问对方的种姓,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更何况,当今的印度总统考文德就是贱民出身(印度总统是虚位元首,起象征性作用,有实权的是他身旁的总理。莫迪总理为吠舍种姓,这个吠舍阶层不算很低贱,流动性比较大,混得好的,可以当高官、学者或者成为众人巴结羡慕的富豪)
印度总统考文德夫妇和总理莫迪迎接懂王夫妇——两女三男的少见场面(一般都是夫妇对夫妇,成双的)
不过,考文德的当选,就和南亚出了不少女总理女总统,但依然改变不了女性地位低下的现状一样,也并非就意味着印度的贱民阶层已经成功翻身做主人了。
至今,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印度“传统文化”的影响仍旧巨大,甚至是无处不在、如影随形。
比如,年发生在印度经济中心,第一大城市孟买的惨剧。
一位手握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女医生,在孟医院的更衣室自杀身亡。
死者名叫帕雅,26岁,是个妇科实习医生,专业水平高,乐观向上,不怕吃苦,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一直饱受三名同事兼学姐的肢体、语言方面的欺凌,向相关领导反映后,反被冷嘲热讽了多次,最终给逼的活不下去了。
帕雅和父母在一起
不久后,她的死因被丈夫和同学公开,就是源于“种姓歧视”。帕雅出身于“部落民”家庭,就是前面说那个“贱民”——达利特种姓。
帕雅之死引发了印度各大城市的反种姓抗议活动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阿米尔·汗主持的一期“真相访谈”节目中。
这期节目的一位女嘉宾,是来自德里大学的教授考沙尔·帕瓦尔博士。
在镜头前,考沙尔讲述了她作为一名女性+达特利人(贱民),在性别和种姓被“双重歧视”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历。
采访现场
当她说到自己在尼赫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坐过的座位,都要被清洗、用烟熏消*,同学总是像对待瘟疫一样回避和嫌弃她时,阿米尔一度听得当场落泪。
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除了外界对考沙尔的歧视,甚至同为“达特利人”的家人中,也有亲属对她的奋斗表示了不满。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当“贱民”,做低下的工作,那都是神早就安排好的事儿,非要逆袭的话,就等于亵渎了神的意志。
而且,即便是遭遇了猛烈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那也不会被认为是别人的错——你出身达特利人,就应该避让高种姓,在学校受到非难,是她自己的问题。
说到这儿,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即便是咱们通常认为的努力读书或者手头有钱这些看似人类世界“共通”的操作,也不见得就能成功改变所谓的“卑贱的出身”。
不过,如果低种姓非要翻身的话,路径倒也并没被完全堵死,具体怎么操作,下面就为大家粗略捋一捋。
1.婚姻
印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因而,包括种姓制度在内的各种印度教习俗,比如高额嫁妆、把“吃素”视为高贵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动物制品属于“不洁之物”)等等,几乎都成了一种印度特色的全民现象。
要说印度向来流行的高额嫁妆风俗,其实很大程度上,就跟种姓制度有关。
按照传统的印度教种姓制度规定,女子只能嫁给高于自己种姓或者同种姓的男人,婚后,她本人和其后代,种姓会随男方。这被称为“顺婚”。
但如果是女高男低的搭配,则将会受到“神”的惩罚——男女双方和他们的后代子孙会自动“降级”为“贱民”,按印度教的说法,连去“轮回”的资格都没有。
这又被叫做“逆婚”。
当然,阶级跃迁是有限的,即便是女性娘家再有钱,她通常也只能嫁给毕竟自己高一级的男人,比如,刹帝利嫁给婆罗门,中间再隔一两级的话,这样的婚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假如你是一个地位低下的首陀罗,就算有幸被婆罗门看上,也变不成侍奉神明的蓝血贵族;但你如果打算同一个吠舍种姓的男人结合,只要拿得出让婆家满意的嫁妆,促成婚姻还是很有希望的。
这么一来,种姓较低的一方要通过结婚来跻身于高一级种姓家族,这种改换门庭的事,当然得出点血了。
所以,印度女孩子出嫁,不但没有男方彩礼一说,反倒还要自带大量经费和生活资料,衣服首饰也得自己买给自己,甚至,即便婚后,仍要不断的给婆家“意思意思”,否则就是各种被“虐”,甚至被活活折磨死。
老实说,印度家庭的女儿嫁妆负担,可是比咱们中国的男孩彩礼压力要大得多——弄不好,容易出人命的。
此情此景下,印度社会普遍不愿生女儿,私下搞胎儿性别鉴定、流产或者溺杀女婴的现象总是屡禁不止。
甚至“祝你生女儿”成了印度人心中最恶*的诅咒。
这又导致,在人为干预下,低种姓、低收入、低受教育水平的印度群体中,适婚女性远少于男性。
数量庞大的“三低”男人们,由于找不到比自己更低或者同样种姓的女性,则成了择偶竞争中的淘汰对象和社会的“治安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
据统计,目前印度男女比例已达到了惊人的悬殊,还有研究预计,到年,该国找不到对象的适婚男子将超过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几乎等于半个德国的人口啊!
所以啊,一些“印度特色”的国情,用“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还真是很难解释得通。
年印度男女人口数量
不过,这番操作,花血本,却只能去抬升自己女儿的种姓。
那么,要是打算全家一起“升级”呢,门路也是有的,叫做——梵化。
这个“梵化”的任务,比嫁闺女的操作和花费,还要繁杂。
第一步,就是改变你的职业和生活环境。
在印度教种姓制中,那些和“残害”动植物有关的职业,比如渔夫、屠夫;或者某些接触“污秽”的人,比如接生婆、浣衣工、清洁工等等,几乎都由低种姓人群承担。
只是,正因为种姓制度是世袭的,其家族传承的职业也几乎成了固定不变的模式,改变职业这方面的难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印度的服务外包业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低种姓人群相对比较容易获得的“体面”职业,但也仅仅是“相对”
第二步,采用“高贵的模式”生活。
所谓印度教中认同的“高贵生活模式”,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里就以吃为例。
一旦你要“抬升”自己的种姓,也同时就意味着,你可以选择的食物,也就变得非常有限了。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在印度教中,动物制品被看成了“不洁之物”,他们认为吃肉会污染身心,将受到神的厌恶,是“下等人”的行为。
因此,种姓越高,就越得远离动物制品。到了最高等级的上层婆罗门(婆罗门內部也有繁多的子种姓,等级分明),连鸡蛋和牛奶都会表示拒绝,给人的感觉,就好似饮点甘露吃个蟠桃就天地同寿了。
比如,印度著名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个高等级婆罗门出身,但是家道中落,经济条件很不好(因为出身太高,很多谋生的职业属于禁忌)。英国数学家哈代(也是华罗庚的导师)发现了他的天赋,推荐拉玛努金去了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那时正赶上一战后期,供应紧张吃不到蔬菜,拉玛努金又不愿意接触任何动物制品,结果身体渐渐垮掉了,刚过完33岁生日就英年早逝了。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
要知道,英国的菜比肉贵多了,就算不打仗,光吃素也是很奢侈。
年有个英国电影,叫做《知无涯者》,演绎的就是这段经历。
《知无涯者》电影海报
试想,拉玛努金如果不是一个“高贵的婆罗门”,而是一个能尽情吃肉的低种姓,大概现在我们根本不必靠着他留下的几本笔记,来感慨和惋惜这位数学天才的伟大和无限潜能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搞清楚了,你如果想生活的“高贵”,顺利“梵化”的任务,吃素自然就是必须的了。
这里桑伯格小姐姐先为你点个赞!
第三步,改姓。
这个工程量超大。因为,需要改的,并非你们一家人的姓氏,而是要包括你的整个家族,直系、旁系,一大群人。
在印度,有时候按照肤色深浅和五官的立体程度,可能并不太靠谱。比如下图婆罗门种姓出身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印度家人。
哈里斯和妹妹、老妈,姥爷姥姥祖孙三代的合影
首陀罗种姓的希里黛玉。
印度宝莱坞的很多影星不是穆斯林就是印度教的中低种姓,他们是印度影视界“*治正确”的“标杆”
但参考对方的职业和姓氏,还是能把种姓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要想彻底“高贵”起来,得把你族人的姓氏一起统统改了。这个花费和消耗的精力,想想都觉得累得慌。
不过,虽然改姓麻烦是麻烦,但总有人会选择迎难而上。比如咱们熟悉的莫迪总理
他的全名是: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其中,莫迪属于“吠舍”种姓,而他另外那个“达摩达尔达斯”中间名,却又属于刹帝利种姓。据印度媒体自己报道,这源于他们家族祖上曾经花钱买了一个本地区的刹帝利姓氏“达摩达尔达斯”,放在名和姓的中间,来提高出身。
而且,半个多世纪以来,莫迪也一直严格按照“梵化”的“高贵模式”生活,坚持吃素,连向来“无肉不欢”的特朗普访问印度时,都搞了一场盛大的“全素国宴”。
然后,面对一堆*色为主,再加点绿的“糊糊”,“懂王”表现出了最后的倔强~一口没吃以示抗议。
一份典型的印度素食
当然,除了上面说的女人“顺婚”,或者整个家族组团“梵化”,对于印度穷苦的低种姓群体而言,还有个特别刺激的翻身方式——去东北部山区的“印度红色走廊”地带,投奔“纳萨尔派”(又叫印度“毛派”),奋起“闹革命”。
“纳萨尔派”的口号是“均贫富”,搞土改,不分种姓、民族、宗教,人人都是“革命同志”,还大力实践男女平等。
在贫困人口占了绝大多数,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印度,特别是北方农村地区,坐拥着不容小觑的群众基础。而且,在这支反*府武装中,女兵和女干部的比例也非常高。
印度电影《无法避免的战争》演绎的就是“纳萨尔派”舍生忘死“闹革命”的事情
《无法避免的战争》截图
纳萨尔派经常遭遇印度*府的各种“清剿”,双方激战后,一般的结果总是“两败俱伤”。反复折腾后,谁拿谁都没有办法,就这么一直僵持了几十年。
不过,这种形式的“翻身做主人”,虽然痛快,但风险性还是太大,因而,被“逼上梁山”的印度低种姓群体仍旧还是少数。
而所谓的“梵化”,代价又过高,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即。
田朴珺女生曾经“充满深情”地说过——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换到印度,低种姓要完成彻底“梵化”通常也是好几代人的长征……
所以呢,大部分印度的低种姓群体,只能寄希望于宗教帮忙画的“大饼”,今生认真“修行”,来保证再次投胎时,被神分配一个高贵的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