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航天熟悉的老对手,对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来说,10月的天空无疑是黑色的,那是日本国产火箭发射失败后凌空爆炸所产生的浓烟的颜色,而这抹不祥的颜色同时也预示着日本航空那灰暗的未来。
日本这次发射失败的火箭名叫“埃普西隆”,这是“埃普西隆”的第6次发射,也是其第一次商业发射。然而很不幸,初次参加商战就炸了个大烟花。
按照JAXA的说法,“埃普西隆”是在升空过程中被人为炸毁的,因为JAXA方面判定,发射后的“埃普西隆”存在安全隐患,继续飞下去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风险,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得已对其发出了自毁指令。
平心而论,“埃普西隆”的这次发射失败代表不了日本航天的整体水平,但作为一个缩影却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因为在目前日本的一众国产运载火箭当中,“埃普西隆”的商业化前景最为光明。它的发射成本被控制到了万美元以下,能将千克的载荷送上太阳同步轨道,又或者是将1.5吨的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考虑到日本的潜在用户大多对卫星发射的质量要求都不高,因此“埃普西隆”的这个运载水平已经够用了。
今后日本要是有幸能再搞定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埃普西隆”的发射成本还可以被压得更低。这样一来,在中低端发射市场上,日本甚至有希望和中印这两位以性价比而著称的玩家掰掰腕子。
然而,随着“埃普西隆”的首次商业发射失败,这样光明的前景无疑已经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埃普西隆”这次发射是日本今年进行的首次航天发射任务,受此次失利影响,JAXA有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选择保守策略,宁可以一次失败的发射任务作为年的收尾,也不再冒险把面子挣回来了。
早在年,日本就用自主研发的L-4S运载火箭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日本也因此成为了继苏联、美国和法国之后,第四个掌握人造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比中国都早。
此后,踩着昭和末年和平成初年的经济泡沫,日本航天一路高歌猛进,于年发射了哈雷彗星观测卫星“先驱”,并于年发射了亚洲首颗火星探测器“希望”,虽然“希望”最终没能成功抵达火星轨道,但毫无疑问,此时日本的航天实力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当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10年,虽然此时日本的经济优势已不复当初,但日本航天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年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以及年发射的月球探测器“月桂女神”。这两次探测任务最后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日本在航天领域的声望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
与此同时,随着杨利伟的凯旋,成功迈过了载人航天这道大关的中国航天也开始自己的崛起之路,在此后十多年间,不仅先后完成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而且还成功探索了月球和火星,并且独立建造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在这些如烈日般着眼的成就面前,日本航天逐渐被比了下去。
同样是航天工程,载人的和不载人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可比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日本航天现在的尴尬处境,其实早在他们选择从载人航天这条赛道上淡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
如今,仰望着“埃普西隆”在天空中留下的滚滚浓烟,大概会有日本人回想起今年7月,中国用长征5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问天”实验舱,并让其和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的旧闻。
在知道了中国是全凭一己之力取得如此成就的时候,有位日本网民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已经不是羡慕了,我真的有点嫉妒了”
如果说日本人那时的心情还是嫉妒的话,那么现在再抬头仰望中国空间站,他们的心中恐怕就只剩下悲哀了。
在“埃普西隆”发射失败大约两周之后,中国将在海南的文昌发射场用长征5号将另一个实验舱“梦天”送上轨道。如果届时一切进展顺利,那么到了11月,一个完整版的中国空间站就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将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建设宇宙空间站的国家,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唯一。
反观日本,从领先到被追平再到被赶超,随着日后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日本航天已经被中国航天远远甩在了身后。现在的日本再也没有资格争夺亚洲航天的头把交椅了,要是“埃普西隆”的不幸事故再发生几次,日本恐怕连现在的位置都未必能守住。
因为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印度将会按计划推进自己的载人航天工程“加冈扬”。如果届时印度成功地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然后再把他们平安地接回来,那么印度就会成为继俄美中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成载人航天壮举的国家。有了如此成就的加成,世人还认不认日本亚洲航天二哥的名头,可就真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