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城市社会学家内森·格雷泽(NathanGlazer)曾将美国描述为“永远未完成的国家”(permanentlyunfinishedcountry),美国也确实一直是许多人首选的移民国家。
▲内森·格雷泽
早在19世纪40年代,平均每年就有17万移民抵达美国。
到年,外国出生的人占美国万总人口的10%。从19世纪40年代到南北战争,逃离饥荒的爱尔兰天主教移民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为建造运河和修筑铁路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德国、荷兰等国家的移民在中西部地区定居,他们的家庭农场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移民也有所增加,许多中国的劳工开始移民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遇。
▲年,主要来自欧洲国家的移民登陆美国
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移民潮达到新的高峰。到了19世纪80年代,每年约有50多万移民进入美国。这些新移民大部分仍然来自爱尔兰、德国、荷兰等国,英国和加拿大也成为许多新移民的来源。19世纪90年代,欧洲移民模式开始由北欧和西欧转向南欧和东欧,意大利人、希腊人以及来自东欧和犹太人被当时的报纸称为“新移民”。每年入境移民人数上升到接近万。
▲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美国总人口为万,其中13.6%是来自欧洲的外来移民
由于担心移民会改变美国的人口结构,一些舆论人士和领导人呼吁排斥亚洲移民,并实施基于国籍的配额制度减少来自欧洲的移民,特别是来自南部和东部欧洲的移民。年和年,美国国会随之通过了建立严格配额和排斥制度的新立法。从年到年,移民问题在美国生活中不占据重要位置。配额制大大限制了合法准入的外国出生者。此外,大萧条时期的高失业率从经济上对向美国移民产生了很大抑制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阻碍了自愿移民。战争结束后,美国接纳了一些难民,但配额制使得人数有限。
▲在大萧条期间,联邦当局、地方执法部门强行驱逐了50多万墨西哥人,占美国墨西哥人口的三分之一
根据明确的史料记载,中国人最早到达美国至少在年。
这一年,美国商船帕拉斯号(Pallas)从广州回到纽约,船上有3名中国水手。根据美国入境档案,到年间,在旧金山登岸的中国人总数不过14人。华人大规模进入美国是在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以后。到年,涌入加州的华人已达万人。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急需劳工,特地派人到中国招募华工。年,清朝遣蒲安臣使团到美国,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签订允许美国在华招工条约,史称《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也称《蒲安臣条约》(theBurlingameTreaty)。该条约规定:清朝和美国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均听其便,不得禁阻。该条约还规定两国可在对方国互设外事机构。
▲19世纪60年代,一万多名中国男子移民到美国,开始了铺设太平洋铁路的艰苦工作
年代初以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失业率激增,排华活动日甚一日,奉行“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的人士趁机抨击华人以迎合选民,直至酿成年美国*府的排华法令(TheChineseRestrictionAct)。该法令要点为:停止接纳华工;在美华工离美,须到东海岸登记取证,作为返美的依据;各州法院和联邦法院不得接受中国人为公民,到美华人需凭美国驻华使领馆的签证。年,美国国会又通过无限期延长排华法令的议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成为盟国,在美华人也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直接参战的华人有人,占华人总数的17%,是美国少数民族参战比例最高的。
中国人民和美国华人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动摇了美国*界和民间视华人为劣等民族的观念,美国社会废除排华法令的呼声日渐高昂。
年,美国国会通过废除排华法令的《马格纳森法案》(MagnusonAct),允许在美华人加入美国国籍,同时允许每年华人移民配额为人。年美国实行的新移民法,是美国华人社会发展的分水岭。
▲年10月3日,总统林登·约翰逊在纽约自由岛移民法案签署仪式上讲话
年《哈特-塞勒移民法》(Hart-CellerImmigrationAct)的通过成为一个转折点。该法废除了基于种族和国籍原因排斥和限制移民的做法,建立了一个以家庭团聚和职业优先为主的移民框架。这使美国向世界各地敞开大门,让有高学历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移民的大量涌入。每年移民人数开始超过20世纪初的年度移民数量,最重要的是,移民的来源国从欧洲转移到拉丁美洲和亚洲。到年,美国移民的半数以上来自拉丁美洲,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亚洲,而相比之下,近一个世纪前十分之九的移民来自欧洲。
新移民法取消了偏袒欧洲裔移民的名额分配制度,此后大量华人涌入美国,使逐渐式微的美国华人社会重获生机。
新移民法虽然对各国一视同仁,但年代以后,欧洲经济繁荣,乐意移民美国的欧洲人并不多,主要受惠者是亚洲和拉丁美洲人,特别是华人。年代以后华人成为美国人数增长最快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数民族社群。华人社会实力的成长刺激了华人对自身*治权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