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二战进入尾声,在纳粹德国投降不久,苏联和美国从南北两大方向对日本发起夹击,日*节节败退,与此同时,年7月,美国成功研制出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并将其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内外交迫之下,年8月,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对于日本的投降,可以说当时的美苏两国谁都没有想到,可能我这样说很奇怪,其实日本投降是必然的,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这点美苏两国都心知肚明,但它们做梦都没想不到的是日本的投降时间比它们预想的提前了许多,因为当时的美苏两*都还没有攻入日本的本土核心四岛,而按美国原本最初的设想认为至少还需要再牺牲一百万美国士兵和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彻底占领整个日本,同样苏联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斯大林前期才一直在和罗斯福打马虎眼,一直迟迟拖延不肯出兵东北。面对日本突如其来的主动提前投降,这一情况让美苏两国都有点措手不及,当时战场的形势是美*主要集中于距离日本核心本土最前沿的冲绳岛,而苏*则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北地区。在得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美*近水楼台先得月,依靠强大的海空*力量,迅速登陆日本核心四岛,等苏联这边还来不及登陆日本做出反应美*就已经完成了对日本的*事占领,全面接管了整个日本,至此美国在日本一家独大,日本则彻底沦为美国的附庸,时至今日。可同样的,在日本宣告投降后,已经出兵东北尽灭70万关东*的苏联*队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始越过鸭绿江继续向朝鲜半岛挺进,当时的美*因为忙于抢占日本,根本无暇顾及朝鲜半岛,时此朝鲜半岛上无美*的一兵一卒。眼见整个朝鲜半岛即将全部落入苏联之手,为此,美国高层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朝鲜半岛的苏联势力扩张,最终这一任务落到了当时美*总参谋长马歇尔的肩上,因为时间紧迫,马歇尔命令手下助理麦克洛伊必须在30分钟内提交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就这样,一个从没去过朝鲜的美国人仅仅靠着一张悬挂在办公室里的*用地图随手在朝鲜半岛的腰部位置划了一条曲线,就此成为了朝鲜半岛的南北分界线,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 。尔后马歇尔将这一方案上报给了美国总统杜鲁门,同年8月,杜鲁门正式向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发出密电,以 为美苏双方各自受降区,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并下令已经越过 的苏联*队全都撤回到 以北,此后美苏双方各自在自己的降区里成立了自己的亲附*权。说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苏联可以容忍美国单独占领日本,而自己却不选择单独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呢?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苏*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啊!苏联完全可以仿照美*独占日本那样将整个朝鲜半岛收入囊中,为何苏联要将到嘴的“食物”分给美国一半?
如果要说明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要从日本的战败投降原因说起。对于日本的主动投降,后世很多人认为是苏联的参战和美国的原子弹才迫使日本提前投降,放弃抵抗,不然日本很可能还会继续负隅顽抗,不肯罢手。其实日本的投降与苏联的参战和原子弹的关联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日本投降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原因是德国的原因。众所周知,德国比日本早投降了三个月,事实上德国的投降对于日本而言其影响和冲击是非常之巨大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在二战刚爆发时,德国可以说是横扫欧洲,攻势凌厉,打的一众欧洲强国抱头鼠窜,满地找牙,而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德*更是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摧枯拉朽,突飞猛进,德*仅用半年时间就打到了苏联首府莫斯科,反观战场上的苏*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大批*队被俘虏围歼。纵观整个二战前期德*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其抢眼,大放异彩,但也正如有句话说的,开局有多完美,结局就有多狼狈。二战后期,德国被美苏两面夹击,东面苏*一路反攻,德*无力抵挡,节节败退;西面美英联*发起诺曼底登陆,多点开花,德*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年4月,美苏两*正式会师易北河,随后苏*发起柏林战役,希特勒眼见败局已定,开枪自尽,最终德国战败投降。所以说,当日本国内上下看到即使像德国那样如此强大、如此厉害的角色也最终难逃战败的命运,而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一路节节败退,完全处于劣势的日*想必最终结果也是如此,德国的下场就是日本不久的将来。换句话说,日本深知自己和德国是绑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德国能够多支撑一秒,日本必然也会继续咬牙抵抗下去,可以说德国的战败与否对日本的抵抗程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德国一旦倒下,日本必然也无心再战,对其心理上的打击作用极其巨大,正因如此德国的投降让日本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对日本的狂轰滥炸。从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美*对日本发起全面反攻,美*战机亦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轰炸,而到了年之后,美*飞机对日本的轰炸更是频繁。年2月,美*架B-29远程轰炸机对东京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空袭,焚毁和重创东京约2.6平方公里的城区。同年3月,美国再次派出架B-29远程轰炸机对东京进行空袭,直接烧毁东京41平方公里的建筑,此次空袭造成日本八万多人丧生,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东京20%的工业设施被毁灭,其威力堪比原子弹。此后,日本的大阪、神户和名古屋等众多大城市都被美*飞机陆续轰炸。从6月中旬开始,美*飞机轰炸目标延伸到中小城市,日本25个人口在6.2万至32.3万的中小型城市被纳入打击目标。至8月初,美*对日本的轰炸全面升级,8月1日,架B-29远程轰炸机同时出动,对日本的多个城市进行轮番空袭,轰炸的最高潮出现在8月中旬,美*将最新研制出的两颗原子弹分别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进行投放,顷刻间两座城市化为乌有,一片涂炭。在美*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日本国内一片哀嚎,满目凄凉,美*就是要用空袭行动表明,日本如果继续在顽抗下去,只会增加伤亡,徒劳无益,最终的结果只会被彻底毁灭,以此打击日本的抵抗意志。
第三个原因是冲绳战役的失败。我们都知道,瓜岛之战后,美*对日*发起了越岛反击,战场上的日*疲于招架,顾此失彼,随着美*的步步推进,年4月,美日两*在琉球群岛海域展开了冲绳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前后历时两个多月,此战日*伤亡十万余人,而美*也好不到哪去,伤亡了八万余人,可谓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冲绳岛战役是美日双方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岛屿争夺战,也是美日两*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打得最为激烈、最为惨重的一场战役,这一战为何美*打的如此艰难?原因就在于冲绳岛的地理位置特殊,冲绳岛位于日本本土核心四岛的最前沿,距日本的九州岛仅公里,是守卫日本的南大门。冲绳的得失对于日本至关重要,冲绳岛一旦失守,日本本土与朝鲜、台湾以及中国沿海地区的海上联系将全部被切断,届时美国不用说打了,困都能活活把日本困死,而且美*占领冲绳后,在其上面修建飞机场,将大大缩短美*飞机对日本的飞行距离,可以实施对日本更加密集的轰炸,届时整个日本都将被炸的稀巴烂。冲绳岛战役的失败,意味着日本的本土门户已经洞开,美*登陆日本已经势在必行,同时冲绳岛战役的失败,让日本的投降事宜提上日程,日本的失败命运已经无法逆转。
第四个原因是战败结局因素。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年过后,日本*府就开始单方面和美国接触商量求和事宜了,原因很简单,随着美*对日本本土的步步推进,日本战败是迟早的事情,这点日本*府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为何不趁早寻求一份体面的求和呢?因为当时太平洋战场上的美*还没有攻入日本的核心防御圈,日本还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战场形势并没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日本*府想借此和美国讨价还价,寻求体面的求和,言外之意就是有条件的投降。何谓有条件的投降?就是日本投降之后可以保留现役*队,保留常规武器装备、保留“台湾”、“朝鲜”等占有领土,保留主权完整不用被驻*等等。但可想而知,对于日本*府的这种想法,美国直接强硬拒绝,只允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由此双方不欢而散。时间转眼来到下半年,此时德国早已战败投降,而美*也发动了冲绳战役,攻入了日本的核心防御圈,日本败局已定,这时候的日本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结局了。现在的日本已经没有和美国谈判的筹码了,虽然日本丧失了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却可以选择投降的契机。冲绳战役过后,日本自知大势已去,在看到德国被美苏分割占领的下场后,为了避免这种后果,日本*府决定趁苏联尚未出兵之时,提前主动向盟*投降。日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是因为日本和纳粹德国一样,都是极其仇视苏联的,所以德国战败的时候很多德*高级将领都选择向盟*投降,日本当然也会出于这样考虑。
由此,正是因为看到德国的失败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日本独木难支,无心再战;再加上美*飞机的狂轰滥炸,让日本内外交困,心力交瘁;而冲绳岛战役的失败,更是使得日本明白已无力阻挡美*对日本的登陆占领,日本大势已去;在加上对战败因素的综合考量,所以在冲绳战役过后不久,日本便宣布无条件投降了。日本的投降让一个人看到了天皇的重要性,这个人就是当时盟*最高总司令 ,因为在这之前日本*人的好战是出了名的,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就像打了鸡血似的,可就是因为天皇的一声令下,百万日*瞬间全部放下武器,束手待擒,这让当时的 看到了天皇在日本国内的威望和信仰,由此向美国*府提出了赦免天皇和保留天皇的决定,最终使得日本天皇逃过了战争审判。现在日本人之所以会对天皇如此膜拜和崇敬,原因就在于日本崛起和没落的过程中天皇都发挥了无比关键的作用,日本崛起于明治维新,虽然明治维新是日本自下而上进行的一场改革自救,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明治维新都是以明治天皇为核心而展开的,明治天皇在此期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日本的没落则是裕仁天皇这次,裕仁天皇的提前主动投降使得日本避免了被美苏分割占领的结局,保存了国家的统一完整,为二战日后整个日本的经济复苏崛起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由此所以说日本的投降与原子弹的关联并不大,即使没有原子弹的出现,日本其实也会提前投降的,只不过是晚几天罢了。而对于苏联的参战,则更是微乎其微,事实上并不是苏联的参战才导致日本提前投降,事情的真相反而是苏联先前得知了日本准备要提前投降,所以才赶忙趁势出兵,怕到时候出兵晚了日本全部势力被美国照单全收。其实在德国战败投降之后,斯大林就将注意力转向了远东这边,一边密切